一線醫務人員待遇如何落實?新冠肺炎患者有哪些醫保政策保障?「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權威發佈會系列問答」

一線醫務人員待遇如何落實?新冠肺炎患者有哪些醫保政策保障?「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權威發佈會系列問答」

一線醫務人員待遇如何落實?新冠肺炎患者有哪些醫保政策保障?「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權威發佈會系列問答」

1、國家衛生健康委採取了什麼措施,改善一線醫務工作者的工作條件,保障他們的健康?

國家衛生健康委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積極行動,迅速出臺了《關於全力做好一線醫務人員及其家屬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從生活、心理、人文、安全、待遇等方面為一線醫務人員提供保障支持,關心關愛一線醫務人員。

同時,國家衛生健康委積極與有關部門協調溝通,在人社部、財政部等相關部門大力支持下,在短時間之內快速出臺了一系列待遇保障的政策。一是出臺了工傷認定政策,明確醫務人員因履行工作職責而感染新冠肺炎的應認定為工傷。二是落實醫務人員的待遇政策,向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發放臨時工作補助。三是申請提高衛生防疫津貼標準,此項津貼標準已由國務院批准將於近日下發。四是向承擔疫情防控任務的醫療衛生機構核增績效工資總額,允許醫療衛生機構向一線的醫務人員額外發放工作補助。

下一步,一方面要落實好已經出臺的政策,另一方面將繼續瞭解一線醫務人員的需求,積極研究相關舉措,切實解決一線醫務人員的困難,積極有效地對一線醫務人員提供支持保障。

2、確診和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可以享受哪些醫保政策保障?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對患者發生的醫療費用具體是如何報銷和補助的?

疫情發生以後,習近平總書記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全力做好防控工作。國家醫保局立足本職,在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要求,以疫情防控為第一要務,一切圍繞打贏防控阻擊戰這個目標,統籌安排各項工作,為做好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會同財政部、衛生健康委兩次發出緊急明電,明確提出了“兩個確保”的要求,也就是確保患者不因費用問題影響就醫;確保收治醫院不因支付政策影響救治。對於衛生健康部門認定的確診和疑似患者,無論是本地的還是異地的患者都實行先救治後結算,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按規定支付後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給予補助。異地就醫醫保支付的費用由就醫地醫保部門先行墊付,疫情結束後全國統一組織清算。動態調整醫保的支付範圍,將國家衛生健康委診療方案中涉及到的藥品和診療項目臨時納入醫保支付,打消患者和醫療機構的顧慮。各地醫保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國家醫保局要求,成立了由主要負責人牽頭的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轉發了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制定了落實政策的具體措施,細化了流程、標準等內容。總體上來看,醫保系統貫徹中央的要求堅決、應對措施到位,為救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3、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期間醫務人員防護工作的通知》,接下來會採取哪些措施加強醫護人員的防護?

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了一系列的電視電話會議來落實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嚴格落實感染感控的各項要求,進一步指導醫療機構加大相關制度標準指南的落實。針對前方的醫務人員,要落實好排班,充分休息,保證醫務人員得到良好的照護,保證充沛的精力抗擊疫情。

二是繼續加大防護用品的合理使用力度。繼續配合聯防聯控機制的保障組加大醫用防護用品的保障力度。同時根據診療操作的危險程度進行分層管理、分級管理,高風險的防護級別相應要提高,進一步降低感染風險。

三是加強醫務人員的健康監測和報告制度。現在所有醫務人員每天都要測體溫、上報,監測健康情況變化,及時發現可能的感染情況,及時進行處理和隔離,我們醫院每天發熱門診的醫生都要報備發熱等情況。

四是做好醫護人員的醫療救治。一旦感染了,要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及時對醫務人員進行相應救治,控制病情進展,最大限度降低病死風險。

五是落實醫務人員待遇。通過落實對醫務人員的待遇、補貼、補助等等來體現國家對醫務人員的關心和關愛,國家衛生健康委也將配合相關部門做好醫務人員待遇的落實情況。

4、目前國家是否放寬慢性病患者開藥量?對於新冠肺炎患者醫保報銷是否有綠色通道?對於受疫情影響比較嚴重的、無法按時繳納醫保和醫保報銷的人,有何具體解決辦法?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聯防聯控機制要求,國家醫保局要求各地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醫保經辦工作。具體提出了五個方面的措施,一是通過線上辦理,試行容缺受理和事後補交材料的方式,常規事項“不見面辦”。二是開通醫療機構協議管理、定點確立、資金撥付和結算等“綠色通道”,緊急事項“及時辦”。三是實施“長處方”報銷政策,特殊事項“便民辦”。四是對受疫情影響無法按時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用等部分醫保經辦業務,實行非急事項“延期辦”。五是做好醫保經辦機構場地的防護,消除隱患“放心辦”。

國家把慢性病患者需要長期服藥的問題作為“便民辦”的重要內容。支持醫療機構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合理增加單次處方用藥量,減少病人到醫療機構就診配藥次數。各地也積極進行落實,例如山東、海南、重慶、四川等省市,對於門特病等患者,支持根據病情需要取藥量放寬到3個月。北京市支持所有門診用藥在遵醫囑、保安全的情況下,開藥量放寬至3個月。

對於確診和疑似的參保患者,要求統一為醫保資金的撥付和結算開闢“綠色通道”,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優先處理。對於持卡患者,在醫療機構做直接結算,醫保支付的部分由醫療機構和醫保部門再去做結算。對於未持卡或者醫保待遇異常的患者,各地特別是湖北省等患者較多的省(區、市)普遍採用了醫院記賬的形式,醫保也以預付金為醫院提供資金保障,待疫情結束後將統一組織清算。

對於因疫情影響無法按時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等部分醫保的經辦業務,實行非急事項“延期辦”,明確參保單位和個人可以延期緩繳醫保費,緩繳期間不影響享受醫保待遇。


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中國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