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萬多名黨員一線“集結”,130餘支黨員先鋒隊衝鋒在前——讓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

疫情,是對一個地方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也是對各級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的考驗。

面對疫情防控嚴峻形勢,臨朐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1月20日晚,全縣緊急召開會議,科學研判,統一了“先過關後過年”的思想,第一時間成立了全縣防控工作領導小組,12個專項防控工作組就位,重心下移、力量下沉;21日,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帶頭,縣級領導班子全部下沉,奔鄉村、赴醫院、進企業,統籌縣、鎮、村、企四級做好疫情監測、排查等各項工作;22日,接到可疑病例報告,第一時間組織救治、第一時間採樣上報、第一時間展開流調、第一時間隔離觀察,嚴陣以待的6854名醫護人員火線投入戰鬥。

拜年走親叫停、節會活動取消、公交出租停運、景區關門,全縣上下迅速落實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系列指導文件果斷出臺,嚴格執行疫情防控監測“日報告”“零報告”、24小時值班制度,迅速建立起堅決有力、有效科學的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工作體系。

不想當“第一”,但“第一”卻不期而至。1月23日,該縣確診全市首例輸入性新冠肺炎患者;1月25日,確診第二例;2月1日,確診第三例。

臨朐直面“第一”勇擔當,把患者救治放在首位,設立27處發熱門診,組建6個流動醫療救治專家組,確定了縣人民醫院作為定點救助醫療機構,集中患者、集中資源、集中專家、集中收治,全力以赴做好確診病例的救治工作。

——對收治的3名輸入性確診患者,成立30多名醫護人員組成的精銳團隊,吸納有中醫、西醫治療經驗的專家,市專家組多次現場和遠程會診指導,確定了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案,全力以赴做好救治工作。

——在嚴格執行國家診療方案的前提下,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組織了中醫、感染、呼吸、重症、內分泌、護理等組成的“一患者一團隊”,因人而異制定實施“一患者一方案”個性化診療,並根據病情變化隨時適時調整診治方案,輔以心理、營養干預,進一步提升了治療效果。為病人提供營養支持,均衡飲食,提高了病人自身抗病能力和免疫力。

——結合市專家組新冠肺炎中醫藥預防建議方案,綜合運用中醫中藥等多種手段,甚至舌苔照相中醫會診、艾灸按摩。

——科學做好預檢分診工作,啟用隔離病房和2處集中隔離點,做好患者篩查隔離和留置觀察,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打通源頭控制、疫情監測、科學處置鏈條。

——醫學治療與人文關懷相結合,組織心理醫生進病房,對確診患者開展“一對一”心理疏導,待病人如親人,建立起了信任關係,堅定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加快了患者康復痊癒的進程。

2月15日,濰坊市首例確診、也是3例中最後一個治癒的患者出院時感動地直落淚:“謝謝黨和政府,謝謝大夫護士。”

從收治首例輸入性確診病例到“清零”,看似平常的23天,卻凝聚了全縣上下無盡的艱辛和努力。

東城街道128個村在全縣率先封村,黨工委書記李守成“釘”在一線,1660餘名鎮村幹部逐村逐戶進行地毯式摸排,設立384個關卡;九山鎮黨委書記賀志健帶頭包靠湖北等重點地區返鄉人員,劃分5級211個網格……全縣搭建起了“橫到邊、縱到底”的網格化防控體系。

縣人民醫院發熱門診10名一線工作人員火線遞交入黨申請書;戰“疫”推遲婚期的臨朐特巡警大隊輔警黨員竇浩;防控一線“夫妻檔”疾控人張海宗與鄉鎮社區主任江燕……連日來,臨朐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挺身而出、無私奉獻,用實際行動詮釋責任擔當,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鮮紅的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彰顯責任擔當。疫情發生以來,各級黨委政府和“一把手”帶頭抓、“一把手”負總責,4萬多名黨員幹部第一時間到崗到位,130餘支黨員先鋒隊衝鋒在前,以責任擔當之勇、科學防控之智、統籌兼顧之謀、組織實施之能,確保疫情防控措施覆蓋到戶、落實到人,織密信息共享、部門聯動、聯防聯控的疫情防控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