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1956年定陵發掘現場:代價慘痛,圖九萬曆皇帝屍骨被燒掉


20世紀50年代中期,當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和吳晗等人向國務院申請發掘朱棣的長陵,但是長陵的規模太大,這一申請遭到了一些人的理智反對。於是他們決定先發掘規模小一點的定陵積累經驗,為日後發掘長陵做準備。定陵是明朝萬曆皇帝的陵墓,是明十三陵最大的三個陵墓之一,在1956年的時候被“實驗性發掘”。這是中國第一份由歷史學家正式提出的挖掘古代皇陵的考古計劃。照片中人們找到定陵地宮入口。

1956年5月,“試掘”正式開始。考古隊在定陵寶城一處城磚脫落的位置挖開第一條探溝。探溝剛挖到1米多深,就在寶城內側的牆壁上發現一塊砌在牆裡的石條,擦去石條上的泥土,3個刻在石條上的字顯露出來:“隧道門”。在“試掘”了三個多月後,考古人員終於在地下發現了一塊石碑,上面寫著“此石距金剛牆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於是大家按照石碑上的記載找到了定陵的“金剛牆”。照片中人們正在拿金剛牆上的磚。

考古隊在通向寶頂中心的方向開挖了第三條探溝。到第二年5月,考古隊穿透厚厚的土層,找到了墳墓的外牆——金剛牆。在金剛牆上,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個神秘的梯形開口。它應該就是萬曆皇帝入葬時的入口。照片中考古人員正在小心翼翼的將金剛牆上的磚一塊一塊拿下來,並做好標記。


“金剛牆”上的磚被取掉後,一扇漢白玉大門赫然出現在眼前,這就是萬曆皇帝地宮的大門,它是由整塊的漢白玉石雕刻而成的。在大門的後面是一塊“自來石”,它主要是在墓裡面擋著石門不叫人進來的。照片中考古人員正在用工具將“自來石”推開。

進入中殿後出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三個漢白玉的寶座和一堆陪葬品。其中正中央的那個漢白玉寶座是定陵墓主萬曆皇帝的,左右兩個是萬曆皇帝的兩個皇后孝端顯皇后王氏與孝靖皇后王氏的。照片中是未清理前地宮中殿,從照片中的三個大龍缸裡面放的是香油,不過當陵墓打開的時候都已經凝固了,上面還帶著一些黴點。

照片中考古人員打開了的棺材正在清理棺槨裡陪葬品用手拿出棺材裡面的文物,由於當時技術有限,所以很多文物在拿出來不久因氧化被破壞,這也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這張照片拍攝的是中殿後面後殿裡的場景,後殿中存放著萬曆帝和他兩位皇后的棺槨。萬曆帝的棺槨存放在寶床的中間,而兩位皇后的棺槨則在萬曆帝兩邊,不過當考古人員進入後殿時,卻發現後來遷入定陵的孝靖皇后的棺槨,腐朽的情況就要嚴重一些。照片中是萬曆皇帝之棺槨,左右兩側分別為孝靖、孝端皇后棺槨。

當時在定陵挖掘期間共出土各類器物三千多件,多麼驚人的數字,其中這些器物中有金器、銀器、玉器、珠寶和金冠等等,無論如何說,萬曆皇帝的定陵挖掘為研究明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但是在出土的三千多件文物中實際上被毀了的文物更多,可以說在這些文物堪稱無價之寶,有些被毀壞的絲織品至今無法復原。照片中郭沫若正在現場指導。

萬曆皇帝的棺材打開後已經腐爛的差不多了,但是骨架卻特別完整。但很可惜的是現在已經看不見了,在六十年代的時候萬曆皇帝和皇后的骨架都被燒成了骨灰,好多的陪葬品和棺材也被扔到山溝裡了。雖然這次挖掘發現了很多的古董,但同時也付出了巨大代價。所以現在國家規定在技術還不成熟的時候,不得擅自挖掘帝王陵墓。照片中是萬曆皇帝的遺體,左面的是穿龍袍的萬曆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