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短情長:疫情下的中國理髮師

2月17日,愛心理發師團隊為青海省西寧市第二人民醫院待命出征湖北的醫護人員理髮。

新華社西寧2月20日電(記者李琳海)本月24日,將迎來農曆二月初二。這一天,很多中國人會去修剪頭髮。

民間有這樣的說法,“二月二,龍抬頭,一年都有精神頭”。

今年的二月初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理髮師陳有芳的店面將關門。從春節到現在,她經歷了幹理髮行業30年來最冷清的一段日子。

发短情长:疫情下的中国理发师

陳有芳對鏡子看口罩是否佩戴好。新華社記者李琳海 攝

剪刀下的悲喜

50歲的陳有芳個頭不高,微胖,不像一些外表時尚的理髮師,她打扮得中規中矩。從小就對理髮感興趣的她做這行已有30年。她說,這是一個能給顧客帶來美的行業。

按照往年,大年初五她一定會開店,初五破五,即便顧客少,她也要先開個張,算是一年生意的開始。

但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很多人的工作生活節奏。這段日子陳有芳只能無聊地呆在家裡,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看電視玩手機。

有一天,她在朋友圈看到一條消息,一些青海西寧的愛心理發師號召為抗疫一線的民警和醫護人員上門剪髮。陳有芳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從一人的號召到一百多人愛心團隊的建起,不到一天時間。

按照統一安排,大家按片區為提前聯繫好的抗疫一線民警服務。測體溫,消毒,互相監督口罩是否佩戴正確⋯⋯疫情期間理髮師們需要做更多。

陳有芳說,當拿起梳子的那一刻,她的眼淚差點流下來。很多男民警疫情期間因為執勤不能回家,被汗“裹”住的頭髮成了一團。

“說實話,在疫情期間能為社會做一點事,我特別有職業尊嚴感。”陳有芳說。

32歲的盧家康是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公安分局小橋派出所的民警。春節期間,他們需要堅守在收費站等地,做好車輛和人員檢查。

當愛心理發團隊為盧家康剪完發,他有些俏皮地說:“理髮師們為我們解決了‘頭等大事’。他們剪去了民警的疲憊,留下了煥發的精神。”

短短5天時間裡,團隊累計為千名一線抗疫人員服務。

戰鬥者的力量

42歲的王美燦老家在安徽池州,已在青海做了13年生意的他把家安在了這裡。

參加愛心剪髮活動時遇到的一個場景,讓他有點不知所措。他面前戴著口罩的“顧客”名叫楊清香,33歲,是西寧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的一名護士。

青海已派出援助湖北的醫護人員共計235名。該醫院黨委書記王裕祥說,當日剪髮的16名醫護人員都是隨時待命去湖北前線的,現在她們處在“備戰”狀態,剪頭髮是為了儘可能讓醫護人員減少感染風險。

发短情长:疫情下的中国理发师

理髮師王美燦為楊清香剪髮。新華社記者李琳海 攝

遞交請戰書時,楊清香毅然決然。當王美燦剪下她20多公分的長髮時,她的淚水再也沒有控制住,她低著頭,眼淚滴在衣服上。

“除了當初生孩子因為掉髮我剪過外,平時我很少剪頭,現在我成了短髮。”她不捨地說。

看到此情此景,王美燦也有些難受,連忙安慰她,然後小心翼翼地將剪下的頭髮用報紙包好後交給楊清香。

在一旁的理髮師劉東豪說:“哪能不心酸啊?平時我們為顧客剪個劉海都要確認好幾遍,何況是這麼長的秀髮。”

劉東豪是本次愛心活動最早的參與者之一,每天除了安排好各片區的人員安排,他最關心的就是對理髮師和服務者的保護。他介紹說:“我們嚴格做到一人一消毒,剪髮時儘量少說話。”

見證發短情長

離西寧近300公里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是個以旅遊和畜牧業為支柱的小縣,每年旅遊人數超百萬。

疫情發生以來,小縣城沒有了往日的熱鬧,變得很寧靜。

41歲的楊生海是祁連本地人,3年前,他們在當地民政部門註冊了“祁連希望之光愛心公益協會”,會員有300多人。

近日,當他們瞭解到很多防疫卡子上的工作人員需要理髮時,便號召協會的理髮師們為他們服務。

楊生海的想法很快得到了11名理髮師的回應。他們的足跡遍佈了祁連縣所轄的7個鄉鎮。從祁連縣城到最遠的央隆鄉有200多公里,理髮師們早晨出發晚上才能回來,車輛等都是自行解決。

很多時候,理髮師們只能在路上吃上一碗泡麵充飢,但大家沒有一句怨言。

发短情长:疫情下的中国理发师

護士張霞正在理髮中。新華社記者王豔 攝

當30歲的理髮師謝曉晶剪去同樣30歲的醫護人員張霞的一頭秀髮時,他覺得自己有些“狠心”,但幾天的愛心活動讓他明白:人活著絕不只是為了自己,有些付出會很有意義。

謝曉晶說,他特別喜歡一句話:“如果每一個人都有一束光,散發一點熱,螢火也能變成星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