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這部《去他媽的世界》,千萬不要被名字給欺騙了,滿分神劇。

悶在紳士裡暴躁,英國陰雨纏綿抑制潛藏的躁動。這樣陰鬱的感覺很得我心。我偶然接觸到英國青春喪劇,這是國內絕對偽造不出來的。國內的片,十七八歲的都在三角戀暗戀墮胎高考與父母青春叛逆還有一貫的奮鬥奮鬥。好像國內的小孩沒有思想也都不會迷茫,各種導演對於青春的認識也不過停留在祖國的花朵蓬勃生長上。這部片是最野的路子,第一季八級先是未成年人離家出走私闖民宅殺人拋屍待罪潛逃最後一個槍殺真的看到心都碎完。第二季是SM心理的完美詮釋加上覆仇審判覺悟靈魂再回歸。三句四個髒話,暴躁老妹完虐全場。英國人那種抑鬱在來回切換的語言和心理之間體現,讓一切感覺更真實。這部劇所有的表演沒有大的動作,哪怕面部肌肉的抽搐,只是在眼睛裡透露給你一點點,但情感給你的很滿。所以看這部劇一定不會大哭大笑的,但絕對是動心的。電影的配樂非常優秀,有英倫搖滾的豁達自然,輕鬆的哼唱出了不該有的沉重與頹廢,是最好的時間伴侶。

推薦這部《去他媽的世界》,千萬不要被名字給欺騙了,滿分神劇。

還有個感觸,就是覺得第二季沒有第一季那麼過癮,總在想是不是編劇出了問題,但也沒看出哪裡不對勁。劇末的一段質問中Alyssa那句:‘ 我不知道,我當時才17歲。'我好像明白了。為什麼!第二季感覺整體很沉很悶,因為他們長大了。這兩年期間,James中槍傷,恢復,再行走,緩刑,喪父; Alyssa輟學,打工,早婚。已經不再是少年,被束縛在過去的事裡面,他們經歷的太多。第一季中,Alyssa一直說要逃離,即使沒有方向,也一直往前,沒有後顧之憂,就是隨著性子肆意妄為。這樣的任性讓人很痛快。第二季的Alyssa,說到了要回去,要回家,要見未婚夫,告訴媽媽很喜歡婚禮。被責任義務社會規律拘束的Alyssa不再那麼討人喜歡了。包括第一季的Alyssa對於死者強作鎮定勉強可以解決問題,第二季就剩噩夢糾纏被折磨到黯然失色。在第二季末的一段兩人與復仇女孩很長的質問對話,對應了第一季與父親的對話。五分鐘緊湊的對話Alyssa回答質問的層次變多了。敘述案件,找到復仇女的痛點,揭露死者的變態傾向,灌輸給復仇女讓她接受,殺人時的無知,殺人後的折磨,面對陰影,對未來未知的安然。當初那個發覺一直依戀的父親並不愛自己時只會傷心的Alyssa長大了。安定下來的人,總要更多的去發掘他的內秀,才會覺得很美。 總是要更難讀懂點,但脫離了感官體驗的理解總是更深刻點。

推薦這部《去他媽的世界》,千萬不要被名字給欺騙了,滿分神劇。

這段迷茫無助的時刻我們真的很無能為力。我們一遍遍逃走,一遍遍迴歸。聽著別人的理解,走著另一條不歸路。還沒試過害怕,胡作非為打發著自暴自棄的時光。不斷寄託希望給別人,不斷揭露失望的真相。

推薦這部《去他媽的世界》,千萬不要被名字給欺騙了,滿分神劇。

這是一段,道理 放肆,抑制都無法拯救的時光。每個時代的青春都是不一樣的。我常聽前輩們自豪的懷緬自己的青春過往,應和唏噓幾句。但這是我的時代,我的青春。 前輩的道理只是放著我們走著彎路,卻沒辦法給我創造另一個終點。

推薦這部《去他媽的世界》,千萬不要被名字給欺騙了,滿分神劇。


我們走在跨越世紀的利刃上,往前往後都是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