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心理醫生我來啦!我要把“樂觀”帶給武漢

我是心理醫生我來啦!我要把“樂觀”帶給武漢

時間:2020年2月21日

地點:武漢市新鴻運賓館

記錄人:上海市援鄂醫療隊隊員、奉賢區精神衛生中心 李超

我是心理医生我来啦!我要把“乐观”带给武汉

我和我未婚妻魏嘉欣都是黑龍江人,她是我的大學同學,我們相識相知於齊齊哈爾醫學院。

2019年8月末,我倆在結束了一階段培訓後。無縫銜接到了現在這個家-奉賢區精神衛生中心。醫院的領導和同事在我們來的那天就都知道了我倆的關係,看到我們常常笑嘻嘻的跟我們說,“你們倆就是一起來的小倆口吧,挺好的,大家庭歡迎你們,生活工作有什麼困難儘管對我們講。”工作做的很舒心,每天一起起床,一起上下班。哈哈,我的辦公室就在她樓上,見面特別方便。

今年大年夜她去上班,我在家做了10個菜一起來歡度我倆第一次沒有返回老家過的二人春節。新的一年我們要十全十美。可是在2019年底,新聞報道出武漢出現了不明原因的肺炎感染。起初我們並沒有過度關注,但是隨著疫情進展,逐漸認識到這是個很嚴峻的事情,可能會對我們的生活會造成巨大的影響。

我倆一方面積極與親朋好友聯繫,告訴他們一定要做好防護,不要出門,一方面時刻關注著疫情變化。

但是起初我感覺好無力,身為醫務人員,在面對這樣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特別想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希望自己能夠奔赴一線與戰友共同拼搏。無奈專業受限,我倆作為精神心理科的醫生,並不能在第一時間奔赴前線。在新聞中看到全國各地的同行奔赴武漢,心中對他們由衷的欽佩和羨慕,他們是最美逆行者,他們實現了作為醫者的榮耀。同時自己內心也焦急著,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讓我們去療愈他們的心裡創傷。但我心裡面是有譜的,我知道這些年來國家對於國民心理健康的關注。所以我一直在等,等待著國家的號召,同時我也在積極的補充著有關心理救援的知識。

2月2日,終於等到了通知,群裡發出來通知,希望我們到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做心理支援。我興奮地打開文件,但是看到了報名要求為1.主治醫師;2.黨員。但是我這兩點都不是,當時真的特別沮喪。我想既然沒有機會,我就在目前的病房裡好好工作,治療好我手底下的病人,也算是做出了一點特殊時期的貢獻。

昨晚6:27,剛剛和女朋友吃完飯,這時候微信突然頻頻響起,拿起手機一看,援鄂兩個字好像在我眼前突然被放大了。我點開文件快速滑到要求:職稱不限!這時我退出文件計劃報名的時候,已經有好幾位同行報名了,我也趕快在文字框輸入了“李超報名”四個字。然後抬起頭看到了我的女朋友。她看我表情不對,問我怎麼了。我說援鄂報名。她一愣,眼眶立馬就紅了。“報上就一定會去嗎?”她問到。我說“也許吧,不一定。”“你想去就報吧,不管怎麼樣,我都支持你。”

我是心理医生我来啦!我要把“乐观”带给武汉

晚七點三十,群裡接到通知,我被入選為第一批次的奔赴武漢的三位醫生之一。

她搶過手機,拿到眼前仔仔細細的在看。然後豆大的眼淚就像決堤一樣,止不住的流。我笑著說道:“你不是說都支持我的嘛,沒事沒事,這條路是一個醫者一定要走的路。現在舉國的醫務人員都在和疫情拼殺,作為一個精神心理科醫生,到了我該出力的時候了。我想走下去。”

她哭到:“我知道這個道理,可我就是心疼你,如果沒有疫情這件事,咱倆本來是要這幾天就回家領結婚證的。超超,你走了我自己在家,我得咋辦啊?咱倆從來沒有離開過對方這麼長時間,我怕我受不了啊!”“沒事沒事,放心吧,我這麼聰明,我很棒的,等我凱旋迴來,咱們等疫情平穩就立馬回家領結婚證。”嘉欣哭著說“你帶我也去武漢吧,我不想一個人在這,我也要申請去武漢。咱倆一起去的話,我一點也不害怕。”“乖,咱家我去就可以了,你就在家好好待著,這一個月不見你可別偷偷自己減了肥啊,我會不定時跟你視頻抽查的,你要是敢瘦了,你就廢了。”這一夜,我們基本無眠,她一直在哭。

今晨收拾好行囊,告別愛人,開始做奔赴武漢的鋪墊工作。真得很感謝市裡給提供了那麼多基礎物資,然後又給我們細緻的講解防護服的穿脫。心中很受鼓舞,也滿是平安。背後堅固的後盾足以支撐我走下去。

不過,說實話我心中難免也會有擔憂,此次行程未知太多,可能會被感染,可能生命受到威脅,當然最好就是平平安安返滬。不過我和未婚妻都是獨生子女,雙方父母都在東北老家,援鄂這件事我也沒有告訴父母,開不了口也不敢開口,我相信國家既然把我借到武漢,就一定會把我好好的送到我家人身邊。雖然忐忑,但我有勇氣面對。

我是心理医生我来啦!我要把“乐观”带给武汉

在剛剛登上飛機,臨關機前,翻到了未婚妻發的朋友圈,這一刻我的眼淚也沒有忍住,真的覺得好虧欠她,讓她在家裡獨自承受這麼大的痛苦。疫情結束後,一定立即回家,回家登記結婚,回家見見爸媽。

隨著飛機播報的廣播,已然成功抵達武漢。落地之後真好像是石頭落地。武漢人民的熱情撲面而來。伴隨著一種接機人員。他們鼓掌一直吶喊著“歡迎上海!感謝上海!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感受到大家有這種決心和凝聚力,瞬間覺得疫情渺小了好多,中國人在危難之際更能彰顯出民族大義。受到大家的鼓舞,我的心情逐漸緩和,我甚至和同組的同事開起了玩笑。不僅感嘆啊,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儘快把我這樂觀積極的態度傳播給受苦受難的患者,讓他們感受到希望的美好。我已準備好明天奔赴一線,展開心理救援!

最後分享一段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我也必將其作為座右銘而時刻鞭策自己。“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託也;非聰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 此役必勝!

我是心理医生我来啦!我要把“乐观”带给武汉

【專題聚焦】戰“疫”日記——“我們一定能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