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大地多“蜂忙”,為親辛苦為親甜

錦繡大地多“蜂忙”,為親辛苦為親甜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首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我們勢必會如期兌現“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莊嚴承諾。

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以來,全市上下以“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和魄力,貫徹落實“四級書記抓扶貧”,層層立下軍令狀、簽訂責任書。各級黨委政府、掛聯單位和企業,緊跟中央和省委步調,把脫貧攻堅作為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抓牢抓實。

千餘名駐村扶貧幹部奔赴“前線”,錦繡大地,只要是有群眾、有貧困的地方,就有他們忙碌的身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有更迭,卻從未間斷。新春佳節、疫情面前,他們是最早奔赴一線堅守崗位的人群之一;他們用行動踐行著一名黨員幹部的初心使命,譜寫出一幅幅“為親辛苦為親甜”的唯美畫卷。

過去的6年,全市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402億元,累計貧困鄉鎮脫貧退出21個,貧困村脫貧出列278個,貧困人口脫貧退出7.9萬戶33.4萬人,全市貧困人口減少到5.56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2.67%。2019年,基本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的全面解決。

產業扶貧、教育扶貧、社會扶貧……多點開花;對口幫扶、滬滇協作、“萬企幫萬村”……碩果累累。全市“掛包幫”“轉走訪”工作呈現出一派生動景象:單位、企業與貧困社區的關係,從最初的“完成政治任務”到如今的“榮辱與共”;幹群關係從最初的“結對幫扶”昇華至“血濃於水”。

行百里者半於九十。眼下,脫貧攻堅的許多地方、許多層面、許多工作都到了“攻堅拔寨”“啃硬骨頭”的關鍵時刻,扶貧幹部要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鬥志,以“晝無為、夜難寐”的擔當和作為,以成功必然有我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向消除貧困發起最後衝鋒;主責部門、掛聯單位必須以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堅決打贏這場硬仗,確保與全國全省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看脫貧攻堅工作做得怎麼樣”。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不僅是在兌現我們黨的莊嚴承諾,也是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262萬人民邁向幸福生活的關鍵一步,是保山實現高質量跨越發展的“開山斧”,建設現代化大城市的“奠基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光榮。在決勝小康的征途中,我們一路快馬加鞭、所向告捷,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偉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如今,振興鄉村的“考卷”已經展開,讓我們繼續以“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為精神指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遞好時代的接力棒,做歷史的奮鬥者!

李活順

編審:王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