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為什麼古人動不動喝好幾壇都不會醉呢?

從古至今,喝酒在我國飯桌文化上,都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文化。用現在的話來說,不喝酒就辦不成事兒。

不過大家也發現一個問題,千百年來人類各方面都在進步,可酒量彷彿大不如古人了。我們喝酒用酒盅,古人卻是用碗、用壇,而且隨隨便便喝個十來碗那都不是事兒!

比如《水滸傳》中的武松,酒家“三碗不過崗,他一連喝了十八碗,然後上山打死了一隻老虎,一戰成名。

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為什麼古人動不動喝好幾壇都不會醉呢?

還有古代各朝文人墨客也很是愛救,甚至說是無酒不歡: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世賢。”

......

動輒“一飲三百杯”、“飲如長鯨吸百川”...什麼小酌怡情,在他們眼裡根本就不存在的。

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為什麼古人動不動喝好幾壇都不會醉呢?

那麼,為什麼古人都這麼能喝呢?難道他們的酒都是白水嗎?彆著急,往下看你就明白了。

釀酒技術不高

雖然酒文化是中華特色文明,但咱們早前的釀酒技術還是比較簡略粗糙的。

我國的釀酒文明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文明之前——史前時代。

原始部落的人們採集的野果在經過長期的儲存後發黴,然後形成酒的氣味。經過最初的品嚐後,他們認為,發黴後果子流出的水也很好喝,於是,就開始了釀酒文化。


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為什麼古人動不動喝好幾壇都不會醉呢?


考古學家,也發現了距今5000多年曆史的仰韶文化時期,所使用的盛酒陶器和釀酒用具。也就是說,黃帝時期、夏禹時期,釀酒工藝就已經出現了。

這個時候的酒還是用五穀或者果子釀造而成,那些含糖豐富的食物,經過自然界中酵母菌的發酵,自然形成酒精,才產生了“酒”,這種酒因其顏色黃亮,被稱為黃酒,也是我國最古老的飲料酒。

春秋戰國時期,關於酒的記載也有很多,《詩經·小雅吉日》:“以御賓客且以酌醴。”這裡的醴也是酒的一種,系甜酒


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為什麼古人動不動喝好幾壇都不會醉呢?


到了漢代,以櫱釀造的醴逐漸消失,漢人制曲,多以麥為原料,有大麥、小麥、細餅等多種酒麴。到唐代,釀酒技藝較之魏晉有了很大的進步,首先出現了以大米為原料,直接由曲母培養而成的紅曲,有更強的糖化力和酒精發酵力。度數達到8、9度上下。

北宋釀酒技術有了進一步的提升,人們採用了“連渣拌飯法”,將酒精的度數提到了11~18度。直到北宋末年,遊牧民族將蒸餾酒工藝傳入我國,從此白酒成為中國人飲用的主要酒類。

所謂蒸餾酒,就是把從前的釀造酒,經過一次或多次的蒸餾,提取出高純度酒液。


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為什麼古人動不動喝好幾壇都不會醉呢?


現代蒸餾酒的度數都在40°以上,最高可達68°,像國外的白蘭地、伏特加、朗姆酒等等,也都是蒸餾酒。

酒的度數不高

因為早前釀造工藝比較粗糙,那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酒精的含量也很低。

現代的白酒一般在28°~56°之間,而正常人就算每天喝38°的白酒,時間一久也容易酒精中毒,古人身體素質再強的人,想要大碗痛飲現代的白酒也是萬萬不能的。

那麼古代的酒一般都是多少度呢?

像上文介紹的民間釀造酒,一般度數都在十度以下,最高不會超過十五度,技術再差點的可能就三五度了。


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為什麼古人動不動喝好幾壇都不會醉呢?


這時候的酒,口感更偏甜美醇香,不容易上頭。味道就好比女生喜歡喝的果酒,在古人看來大約就等於飲料了,以解渴為主要特點,所以就算喝上幾碗,頂多也是個微醺狀態。

所以說,武松上景陽岡打虎前喝了十八碗酒,就相當於喝了六七瓶啤酒那麼多。

另外,關於古代酒的度數很低這一點,我們從歷史記載的史料中得到證實。

《史記》中有一處關於古人酒量的記載,戰國時期齊威王分淳于髡能喝多少酒?淳于髡回答:“最開心的時候,可以喝上八斗酒

“八斗酒”是個什麼概念呢?按照當時齊國的計算方式,一斗不到現在的5斤,八斗也就是不到40斤!一個人喝40斤的酒而不醉,足見早期的酒度數之低。

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為什麼古人動不動喝好幾壇都不會醉呢?

雖然說宋朝發明了蒸餾酒工藝,但這種技術僅僅存在於皇室。一直到了元朝時期,蒸餾酒才在民間慢慢風靡起來。並且由於受技術條件限制,古代的蒸餾酒也只能提煉出10~20°左右的白酒。

當然了,就算元朝起已經風靡了蒸餾酒,但不代表那些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人也都是喝的純度高的白酒。就如同現代也有人更喜歡喝純度較低的紅酒、啤酒等。

因此,古代喝酒,考驗的根本不是酒量,而是肚量。


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為什麼古人動不動喝好幾壇都不會醉呢?


總結

其實,在近代出土的東漢文物中,也出現了蒸餾酒具,這也說明可能在北宋更早以前就出現了濃度比較高的蒸餾酒。但也許是因為人們習慣飲用度數比較低的釀造酒,所以在很長一段歷史當中,蒸餾酒都沒有得到人們的喜歡。

知道元朝時期,北方豪放的遊牧民族得以壯大,與中原文化的交流中和,才使得蒸餾酒在元朝被快速接納。

即便發展到如今,喜歡蒸餾酒的人也並不在大多數,喝酒已經成為一種業務必要,而非人生樂事。也許這也是“酒文化”走向衰落的一大重要因素。

-完-

上文所有圖片除水印說明,全部來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謝謝你看完!喜歡歷史的朋友,可以多多關注【巴巴歷史】,支持下作者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