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孔村人,為山區群眾打開了“致富門”

“精準扶貧”概念的提出,為扶貧工作指明瞭方向,除政府部門之外,很多企業也主動履行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到扶貧攻堅熱潮當中。在孔村鎮北毛峪村,就有這麼一家企業,它把精準扶貧與公司業務相結合,為山區貧困群眾打開了一扇“致富之門”,它就是——濟南玫鄉山裡人農副產品開發有限公司。

這個孔村人,為山區群眾打開了“致富門”

走進濟南玫鄉山裡人農副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工人們正緊張有序的忙碌著,剝核桃、精煉核桃油、穀子脫皮、包裝小米..... 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是王少成,他出生於1957年4月,是土生土長的孔村鎮人。開公司之前,王少成在做收購和販賣當地特色農副產品的生意,由於經營規模小,在市場中沒有話語權,價格總是賣不上去。於是,王少成決定自己成立公司。

這個孔村人,為山區群眾打開了“致富門”

公司於2006年正式掛牌成立。成立之初,王少成親自跑業務,吃了不少閉門羹,但隨著他的堅持和努力,慢慢的客戶越來越多,公司業務越做越大。但王少成並沒有止步於此,2018年4月,他開始涉及電商,將公司作為孔村鎮搭建“農副產品對外銷售平臺”的主體,採用電商、超市直供“兩步走”的形式統一對外銷售當地農副產品,減少了中間環節,增加了公司和農戶的收益。

這個孔村人,為山區群眾打開了“致富門”

成立至今,王少成的公司規模從小到大,經營種類從少到多,並具有了一定的深加工和科技研發能力。年總產值從當初的200多萬元增長到今天的上千萬元。另外,他實施的“玫瑰靈芝茶”生產項目被列入了科技部星火計劃項目。

這個孔村人,為山區群眾打開了“致富門”

在企業不斷髮展壯大的同時,王少成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社會責任。北毛峪村所在的孔村鎮西部山區由於受客觀因素限制,貧困村及貧困戶數量都居於全鎮前列。王少成採取“公司+農戶”的方式,免費提供種子並簽訂回購協議,以高於市場價5%進行回購。他還與縣林業局合作,進行核桃豐產栽培技術研究與推廣,並無償幫助農戶對劣質核桃品種進行改良嫁接,惠及30餘貧困戶。

這個孔村人,為山區群眾打開了“致富門”

同時,王少成把公司內一些簡單體力勞動的崗位拿出來,面向殘疾人和貧困戶招工,幫扶安置困難群眾,讓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自孔村鎮開展扶貧攻堅工作以來,王少成幫扶貧困戶近百戶,佔到全鎮總數的1/5左右。

這個孔村人,為山區群眾打開了“致富門”

王少成說,只有公司做大做強,才能更好地帶動周邊群眾增收致富。王少成在建立了自己的事業後,沒有忘記家鄉父老,他以實際行動助力家鄉建設和鄉親們致富。下一步,他將擴大經營規模,更好地服務社會,帶領更多的群眾走上致富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