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鄉村產業工作要點:促進AI等新一代技術與農業融合

 2月13日,農業農村部印發了《2020年鄉村產業工作要點》(以下簡稱"《鄉村產業工作要點》"),緊扣鄉村產業振興目標,聚焦重點產業、聚集資源要素,從七大方面聚焦2020年的鄉村產業工作:

  一是加力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提升鄉村產業層次水平;二是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夯實鄉村產業發展基礎;三是聚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展鄉村產業發展空間;四是壯大龍頭企業隊伍,構建鄉村產業發展"雁陣";五是積極發展鄉村休閒旅遊,增添鄉村產業發展亮點;六是促進農村創新創業升級,增強鄉村產業發展動能;七是大力推動產業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其中,在加力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提升鄉村產業層次水平的工作中提出務實推進業態融合。跨界配置農業與現代產業要素深度交叉融合,形成"農業+"多業態發展態勢。以加工流通帶動業態融合,引導各地發展中央廚房、直供直銷、會員農業等業態。以功能拓展帶動業態融合,促進農業與文化、旅遊、教育、康養、服務等現代產業高位嫁接、交叉重組、滲透融合,積極發展創意農業、親子體驗、功能農業等業態。以信息技術帶動業態融合,促進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5G、生物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融合,發展數字農業、智慧農業、信任農業、認養農業、可視農業等業態。2020年,推介一批農村產業融合模式創新、聯結機制創建、業態類型創造典型案例。

  從這條工作要點看出,數字農業將成為備受關注的領域之一。數字農業是將數字化信息作為農業新的生產要素,用數字信息技術對農業對象、環境和全過程進行可視化表達、數字化設計、信息化管理的新興農業發展形態,是數字經濟範疇下用數字化重組方式對傳統產業進行變革和升級的典型應用之一。

  從"人"到"數據"的關鍵決策因素轉換。傳統農業主要包括養殖產業鏈和種植產業鏈等,其中的環節有育種、灌溉、施肥、飼養、疾病防治、運輸和銷售等,均是以"人"為核心,主要是依靠過去積累的經驗或手藝來進行判斷決策和執行,這也導致了整體生產環節效率低、波動性大、農作物或農產品質量無法控制等問題。而在數字農業模式中,通過數字化設備比如田間攝像頭、溫度溼度監控、土壤監控、無人機航拍等,以實時"數據"為核心來幫助生產決策的管控和精準實施,並通過海量數據和人工智能對設備的預防性維護、智能物流、多樣化風險管理手段進行數據和技術支持,進而大幅提升農業產業鏈運營效率並優化資源配置效率等。

  數字化將有效賦能傳統農業,解決傳統農業痛點。鄉村振興相關政策+5G時代來臨將共同助力數字農業步入快速發展期!目前,已在相關領域進行佈局的上市公司或有望率先分享數字農業高速發展的紅利

  AI等新興技術助力農業數字化

  近年來,我國農業產業日益向數字化升級,數字農業漸趨走向落地。特別是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崛起,機器人與無人機等智能科技產品的應用,數字農業迎來了新的突破契機。

  人工智能助力數字農業新變革

  2月28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29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9.6%;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農村網民規模達2.22億。正是得益於發達的互聯網技術與較高的普及率,以及龐大的網民規模,我國在大數據產業發展上才能取得領先優勢。

  具體到數字農業發展而言,物聯網系統的部署以及農業無人機的應用,對於促進數字農業的進一步發展,以及提升數字農業的信息化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日益增長的農業大數據,也亟待進行分析、利用,發揮出其巨大價值。

  現如今,人工智能熱潮席捲全球,引發各國競相佈局。人工智能"包羅萬象",其中、機器算法等技術是核心細分領域,對於人工智能自身發展以及對應用行業的影響都非常大。而深度學習、機器算法等技術對於數據的需求是海量的,人工智能與數據兩者之間的關係可謂是相輔相成。

  因此,數字農業的發展在依託數據價值呈現的同時,也需要藉助人工智能技術來予以實現。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將有效助力數字農業發展進入新的變革期,進而推動數字農業在商業模式和市場規模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無人機助推農業數字化發展

  在民用無人機領域整體積極形勢影響下,我國工業級無人機市場快速擴張,各型無人機、特別是多旋翼無人機在農業植保、農業監測、地理測繪、海洋巡查、消防救援、交通執法、影視拍攝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其中,農業是無人機企業最為看重的市場之一,這也推動了農業無人機概念的興起。

  實際上,農業無人機主要是指植保無人機。以往,傳統植保方式多以人工進行作業,不僅效率較低、成本較高,而且還會對作業人員造成一定安全隱患,施藥量過多也會影響生態環境。而植保無人機的應用則很好地破解了上述難題,既降低了人力成本投入,又提升了作業效率,還能減少用藥量,避免汙染土壤、水源。

  無人機的應用,意味著能夠更加有效地利用土地、農藥等相關資源,還能借助平臺特性,及時、精準地蒐集農業數據,提升數字農業的透明度,為農戶和農業企業制定、調整相關舉措提供參考。此外,消費者也能借此獲知農業產品的來源,增強消費信心。

  當然,對於目前的農業無人機應用而言,還面臨著一些挑戰,如確保數據安全、加快完善標準、降低生產成本以及提高產品性能等。在數字農業背景下,數據安全與隱私安全是重中之重。要知道,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快速發展,產業化落地日趨深入的情況下,數據的價值正水漲船高。

  很多信息技術對農業農村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農業角度來說,要繼續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擴大農業物聯網示範應用,推進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加強國家數字農業農村系統建設;包括繼續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

  從農村角度來講,通過大數據來提升鄉村治理能力,提高農村社會綜合治理精細化、現代化水平,推進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也是重要內容;包括全面推進信息進村入戶,依託“互聯網+”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

  從產業融合角度,互聯網平臺和數字文化產業的發展給鄉村旅遊帶來了新的便利和可能性,大大降低了生產和傳播美好事物的門檻,讓鄉村旅遊+產業模式有了新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