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縣市場監管局:“三禁、三防、三控、三保”拉起疫情阻擊警戒線

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民勤縣市場監管局全局上下提升站位、強化擔當、突出重點、加強監管,上街道、入門店、進市場,落實落細“三禁、三防、三控、三保”疫情防控措施,與人民群眾一道拉起疫情阻擊警戒線。

一、健全機制,壓實責任

一是建立以“基層監管單位網格化監管到人、局班子成員分組一線檢查,市場監管組組長副組長帶隊督查”的“三級督查落實防控”責任機制體系,層層壓實責任,嚴格工作要求,確保疫情防控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二是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成立由局班子成員牽頭負責的7個“疫情防控黨員先鋒隊”,組織開展“市場監管黨員先鋒隊疫情防控”主題黨日活動。

三是建立微信群調度制度,實行微信群動態管理,動態檢查,確保疫情防控各項工作措施靶向精準、落實落地。

四是印發《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靠實責任,分管領導、股室責任到人,形成嚴密的網格化組織落實體系,做到早部署、早實施、早查找隱患、早排除風險。

二、加強宣傳,聯防聯控

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見事早,行動快,做到“三個在先”,積極調動經營者的積極性,形成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局面。

一是宣傳引導在先。1月22日,制定印發了《2020年春節食品安全倡議書》,通過微信群、張貼等方式提醒廣大消費者外出購物、聚餐儘量錯開人流高峰時段,出門記得佩戴口罩預防傳染病的傳播風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充分利用縣電視臺、微信公眾號、頭條、沿街LED顯示屏、執法車廣播、購買7個“喊話器”分發城區超市滾動播放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標語等多種形式開展市場檢查、宣傳活動,引導廣大群眾正確認識疫情、科學預防疫情,擴大知曉度和宣傳面。

二是約談培訓在先。1月23日組織大型商場、超市等重點場所負責人160多人,由疾控中心負責人進行消毒工作集中培訓、指導。同時印製消毒記錄簿2300多本,對每天3次的消毒工作進行詳細記載,督促落實責任。1月26日召集城區開門營業的25家藥品經營單位負責人進行約談,簽訂約談記錄表和承諾書。

三是防控措施落實在先。春節前夕,對春節期間承辦“年夜飯”經營的16家餐飲單位,103桌年夜飯全部登記造冊,明確責任單位、人員,對餐單進行了審核,對原輔料採購提前介入,嚴把關口。督促餐廳、餐館配備體溫計,落實晨檢制度、從業人員戴口罩上崗制度、嚴禁購進、加工銷售野生動物和活禽制度、肉及肉製品檢驗檢疫證和索證索票制度,引導消費者錯峰上市購買年貨,不在人流集中的場所長時間逗留。

三、措施果斷,精準施策

嚴防死守,盯緊看牢,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落細,做到“三禁、三防、三控、三保”。

(一)嚴防死守“三禁”環節。一是禁止野生動物交易。二是禁止活禽宰殺。全面關閉取締活禽市場和屠宰門店,對門店招牌、廣告牌、宣傳橫幅進行徹底清除,關閉取締城鄉殺雞店20家。督促4家畜類屠宰市場(企業)全部停業,並實時進行巡查督查,嚴防死守,確保關閉到位。三是禁止集體聚餐。1月27日,印發《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禁止一切集體聚餐活動的通告》,全縣944家餐飲服務單位自動歇業582家、督促關停361家,取消集體聚餐備案單位32家、宴席480桌。

(二)全面落實“三防”措施。一是不戴口罩、謝絕入內,防傳染。在所有經營門店入口醒目位置廣泛張貼“不戴口罩,謝絕入內”警示提醒。二是體溫不測、杜絕進入,防傳播。在4家大型超市、61家零售藥店入口設置體溫檢測臺,其它經營門店配備紅外線體溫檢測儀、體溫計,入店顧客必須測溫登記,體溫超過37.3℃的顧客杜絕入內,並引導到指定醫院就診。三是質量存疑、杜絕進貨,防假冒。督促經營者嚴格落實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制度,在商超懸掛溫馨提示牌,統一製作明碼標價公示牌,隨時接受公眾監督。

(三)落實落細“三控”要求。一是嚴控消毒措施。嚴格落實一日三次清潔消毒,並詳細記載。二是嚴控保潔通風。保持環境衛生清潔通風,垃圾要做到分類管理,日產日清。餐飲單位須設置廢棄口罩回收、餐廚廢棄物、生活垃圾等專用容器(腳踏式),嚴格落實餐廚廢棄物處置“三書一臺賬”制度,堅決防止二次汙染。

三是嚴控人員聚集。全面啟動智慧監管,在所有營業門店張貼“智慧武威”愛心提示二維碼,入店人員必須掃碼登記,詳細記錄來源地、身份證和電話號碼,做到來源去向可追可溯。

(四)深入開展“三保”行動。一是保價格。張貼《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規範市場價格行為提醒告誡書》《相關產品市場價格行為提醒告誡書》600多份,對藥品經營單位及時進行告誡。在城區4家大中型超市、8家蔬菜店設置價格監測點,建立臺帳,每天對價格進行統計對比分析,掌握整個市場行情。二是保質量。組織開展“紅盾護農保春耕”專項執法行動。加強質量抽檢,開展“你點我檢”食品安全宣傳與快速檢測活動,檢測蔬菜、水果等食品 30 批次,合格率100%;接待群眾諮詢 50 餘人次、發放食品安全宣傳手冊100 餘份。加強藥品監管。抽檢連花清瘟膠囊、板藍根顆粒、廣藿香、淡竹葉4批次。三是保供應。暢通綠色通道,保障米麵糧油、蔬菜和肉蛋奶供應,發放了綠色通行證73張;在城區劃分東西南北4個片區確定36家保供單位,與長安樂客超市、凱爾亮超市、興隆麵粉廠、太和糧油公司等7家保供單位簽訂了“疫情防控生活必需物資供應協議”,保障物資供應充足。

四、分類指導,主動服務

分類指導,主動服務,分業態、分類別推進市場經營主體有序恢復營業,做到“兩必須、兩清楚、三到位、一優化”。

(一)做到“兩個必須”。一是恢復營業的條件必須知道。通過微信群、今日頭條、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方式廣泛宣傳“致全縣廣大零售、餐飲、住宿經營者的一封信”,讓經營者必須知道恢復營業必備的條件。二是恢復營業的流程必須知道。下發了《關於加強疫情防控期間零售企業餐飲和住宿單位恢復營業監管工作的通知》,明確恢復營業範圍、條件、申報程序、營業方式及規程,通過嚴格申報程序、嚴格現場檢查、嚴格核准等相關程序,積極穩妥推進市場經營主體恢復營業。

(二)做到“兩個清楚”。一是防控應急預案要清楚。明確單位法人是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負責人,全面負責設計有效的應對工作流程,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組,制定應急預案,確保及時有效處置突發事件。

二是人員摸排要清楚。全面摸排從業人員信息,瞭解春節期間員工動態,春節期間是否外出,去過哪裡;是否有發熱、呼吸道感染等症狀;是否居家觀察過14日以上;是否接觸過疫情地區的人員等基本信息,如實填寫《民勤縣經營門店疫情防控排查摸底表》,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三)做到“三個到位”。一是主動告知到位。通過微信群等“不見面”方式進行宣傳,“廣而告之”,讓經營者瞭解特殊時期申請恢復營業前應該做好什麼準備、具備什麼條件,哪些市場經營主體暫停營業、哪些需要通過現場核查即可恢復營業、哪些需要嚴格按照“申請、核查、核准”的恢復營業流程進行審批。通過精準施策,支持防控措施落實到位的市場經營主體恢復營業。是防控措施到位。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市場監管的通告》,對疫情防控期間恢復營業所具備的防控措施做出要求,對達不到恢復營業條件,或恢復營業後不能持續落實疫情防控相關措施的,堅決予以關閉。支持餐飲單位採取“無接觸配送”“窗口售賣”“顧客門店自提”等經營模式,在避免感染的前提下從事經營活動;引導農資經營門店開展送貨上門,理髮店、手機店等開展電話、微信預約服務,減少人員往來,防止顧客扎堆。

三是行業監管到位。召集農業農村、商務、文旅、供銷、城管等單位負責人先後召開了4次市場監管組成員單位疫情防控工作調度會議,明確行業主管責任,明確各行業領域恢復營業的基本條件,明確恢復營業的程序,明確各行業排查摸底的市場主體,明確誰監管誰負責的監管責任,充分發揮行業監管、部門聯動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

(四)優化服務環境。一是出臺10項措施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幫助企業渡難關、保穩定、促發展,為全縣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提供堅強的市場監管保障。二是加強食品藥品抽檢、快檢,“打通食品藥品安全最後一公里”,切實消除群眾焦慮情緒,保障疫情防控期間食品藥品質量安全。三是開通綠色通道,優化審批流程,推行“不見面審批”。發放《電子營業執照》25件,電話指導網上提交和刷臉身份驗證等業務2件,辦理年報聯絡員備案審批36件。四是暢通12315投訴舉報渠道,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處理疫情防控期間投訴舉報和違法行為。受理購買84消毒液、口罩價格、設辦家宴等投訴舉報23起,調解處理23起,調處率100%,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0.123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