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何是個“開掛”的國度?

隨著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外國簽證政策的越發開放,出國旅遊的中國人越來越多


有這麼一個國家,中國人一直是又怕又愛,去的人也比較少,這個國家全稱叫做——印度共和國 Republic of India


咖喱味的英文口音…


印度為何是個“開掛”的國度?


開掛的火車…

印度為何是個“開掛”的國度?

炎熱的氣溫…

印度為何是個“開掛”的國度?

髒亂的環境…

印度為何是個“開掛”的國度?

新聞上頻繁報道的強姦案

印度為何是個“開掛”的國度?

以及與中國之間的緊張關係

印度為何是個“開掛”的國度?

印度作為古老東方文明的代表,如今卻被廣大網民戲稱為“阿三”、“開掛民族”


為什麼說印度人“開掛”了呢?


拋開現狀不談,印度的文化背景本就是極為混雜的


1、種姓制度。眾所周知,古印度將人嚴格分為5個等級:

印度為何是個“開掛”的國度?

婆羅門,掌管祭祀、教育的僧侶

剎帝利,掌管軍政的王侯將相

吠舍,經商的平民

首陀羅,打雜的傭人

達利特,不能接觸的賤民


在印度人眼裡,我們中國具備強大的實力,屬於剎帝利種姓


目前印度雖已立法取締不平等的種姓制度,但仍然殘留著巨大的影響,人們的生活、思想依然受著限制


2、民族雜燴。印度龐大的13億人口下,有100多個民族,比中國還要多


3、宗教繁盛。如果說想要找一個宗教最齊全的國家,那就是印度;世界各大總宗教在印度都有信徒,印度教的人數佔印度總人口的80.5%,穆斯林佔13.4%,基督教2.3%,錫克教佔1.9%,佛教、耆那教等其它教派佔1.8%,無宗教信仰或不明者,僅有0.1%

印度為何是個“開掛”的國度?

4、文化多樣。就拿飲食文化來舉個例子,印度教徒不吃牛肉而吃豬肉,穆斯林不吃豬肉卻吃牛肉,這兩個印度最大的宗教經常因此產生衝突


5、古印度的百家爭鳴


在孔雀王朝統一天竺之前,印度一直處在分裂狀態,也就是“列國時期”


列國時期興起了“沙門思潮”,各大學說門派林立,人們的精神生活十分活躍,各路神仙相繼出世:


印度除了崇尚靈性,在現代社會建設上,它也有些很多國家都不如的優秀制度:


比如印度有免費的醫療:


無論是心臟病,還是感冒牙痛,都可以在印度的各類醫院裡接受免費治療,治療期間還有標準為10美元/日的營養補貼,也就是說,住院期間的飲食支出也是全免的。


印度還有免費的教育制度:


在印度,所有適齡兒童都必須強制入學接受教育,但是並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學校方面還提供免費的午餐,而且這個免費教育的範圍是從幼兒園到大學的


為了鼓勵一些外來移民和印度的少數民族就讀普通的學校,以融入印度社會,政府還對此有補貼。


印度的高等教育體系承襲英國的高等教育制度,是目前最完善的高等教育制度,印度頒發的高等教育文憑,所有的英聯邦國家都承認


印度理工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理工大學,在美國和印度的教育界有“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到麻省理工來的”的說法。


以及免費的火車:


相比於美國這樣的大農村,印度的交通非常發達,你要想去印度的任何一個角落,就沒有去不了的車


而且印度國營鐵路是免費的,人們可以隨時上車,隨時下車;儘管每年依賴印度政府財政補貼,但是印度國營鐵路一直拒絕出售車票牟利。


印度國營鐵路的社長Lakeshi.Mohan表示:納稅人修築的鐵路就應該無償的為印度人民服務。


印度一些政策措施都是為人民所考慮的,印度的鐵路從來都是以慢速運行,方便人民可以隨時上車下車。


印度針對寺廟還有福利政策:


印度對修行人非常尊重,政府每年都會給寺廟撥糧食


這些寺廟則可以提供食物給苦修者、遊客、居民等


印度的經濟發展也非常迅速


去年,印度的經濟增長全球第一,超過了中國的6.6%,增速達到了8.2%


現在印度已經建立起完善的工業體系,在化工及鋼鐵方面均為世界第一,例如世界第一的鋼鐵企業安賽樂米塔爾。印度在製藥和IT技術方面也僅次於美國


並且,由於印度沒有計劃生育政策,人口即將趕上中國


可以看出,印度並沒有頹廢,它正在發展,未來是難以估量的


總之,我們應當用更廣闊的視角、更友好的態度去看待這個和我們一樣歷史悠久而充滿苦難的東方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