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變身“防疫員”,各大場景顯神通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展的嚴峻形勢,許多科技企業紛紛加入戰場大顯身手,以無人機為載體的空中防控尤為突出。最近在不少新聞、視頻平臺中都能看到無人機巡邏喊話的小視頻,這些輕鬆搞笑的小視頻在調節面對疫情帶來的緊張情緒之外,不禁讓人感慨現代科技的進步。像這樣的無人機已經應用到疫情防控的各個角落,無論是一二線城市,還是偏遠的山村,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無人機在消毒防控工作的應用


消毒殺菌作為防疫工作的重要一環,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進行落實,而無人機的應用,則有效改善了傳統人力噴灑消毒的弊端。據悉,一架農業無人機每天能完成60至70萬平方米的消毒作業,比人工作業效率提高了5倍,並且能夠實現人疫隔離、安全消殺,降低了環境感染的風險,可以有效保護操作人員。

無人機消毒殺菌不僅具有覆蓋面積大、無死角、效率高的特點,還可以快速鎖定噴灑區域,實行精準噴灑,有效降低表面接觸傳播病毒的風險,同時避免了人工作業的交叉感染風險,從而有力地保障公共衛生安全。

無人機變身“防疫員”,各大場景顯神通

無人機變身“防疫員”,各大場景顯神通

在蘇州工業園區斜塘街道蓮韻社區,無人機緩緩升起,裝載的消毒水便同步噴灑開來。相比以往的人工噴灑消殺,這噴灑無人機既適用於表面消毒作業,也適合於空氣消毒作業。

“我們做的是一個空氣消殺的策略,相當於攔截下來,讓它不能在空中繼續飄散,就是說能夠快速地把藥液霧化成大量的30微米的霧滴,在空中可以形成霧團,就像網一樣把病毒飛沫直接攔截,然後包裹並且消殺。霧滴在空中就會沉降下來,沉澱下來以後它也能起到一定的表面消殺的作用,一舉兩得,能夠快速阻斷飛沫病毒的傳播。”蘇州極目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噴灑系統設計總監劉厚臣介紹到。


無人機在巡邏疏導工作中的應用


無人機變身“防疫員”,各大場景顯神通

無人機變身“防疫員”,各大場景顯神通

大疆巡邏喊話無人機

無人機作為一種新型高科技裝備,具有俯視範圍廣、聲音擴散大、操控靈活、機動性強等優勢。高空飛行,可以最大範圍遠離人群進行防疫宣傳和信息傳播,同時避免執勤工作人員和群眾的面對面接觸,避免聚集性感染。

通過無人機對街道、鄉村、主幹道路進行巡邏, 及時發現各類聚集人群,進行預警疏散,督促佩戴口罩。通過無人機遠程監控擁堵的道路,對車輛進行疏導。可以提前規劃好的航線,對固定區域進行巡邏,到達普通宣傳車無法進入的小街小巷等各種宣傳死角,做到村莊角落全覆蓋,打通疫情防控宣傳工作的每個角落。

無人機變身“防疫員”,各大場景顯神通

近日,南京城管小姐姐通過無人機喊話勸走聚集釣友走紅網絡

“不收杆就一直喊、一直喊,釣不到、釣不到……”

“各位釣友們,大家好,疫情期間請大家不要聚集釣魚!”

“小野魚都在水裡居家隔離啦!請大家不要誘惑它騙它們出門!”。


無人機在體溫篩選工作中的應用


隨著各地復工復產人員流動節奏加快,快速測量體溫也成了各城市頭疼的難題。無人機搭載熱成像鏡頭能幫助快速部署公共場所的無接觸體溫篩選工作,減輕一線崗位工作壓力與感染風險等優點。但這種熱成像鏡頭原本是為工業場景設計,對測量目標與環境溫度的差異較敏感。而測量體溫這樣精細的絕對溫度時,容易出現準確性不足,有時誤差達到4到5攝氏度,無法滿足室外的體溫篩查需求。

無人機變身“防疫員”,各大場景顯神通

增加測溫標定支架的御2行業雙光版無人機

無人機變身“防疫員”,各大場景顯神通

獲取棉花棒溫度界面

大疆行業應用的工程師團隊在瞭解具體的應用場景後,經過幾輪討論,迅速確定了“熱成像傳感器+黑體”這一研發方向。黑體必須很輕,重了影響飛行安全性;必須要有良好的熱力學特性,自身溫度不易變化;還必須容易獲得和製造,最好是抗疫前線隨手可得的簡單物品。最終,有一位工程師想到了“棉花棒”這個小物件。在無風無陽光直射的情況下,這一突擊攻關出來的解決方案,將大疆御2行業雙光版在體溫檢測中的精度提升到了正負0.5攝氏度。

無人機變身“防疫員”,各大場景顯神通

無人機對貨車司機進行體溫檢測

大疆行業應用相關負責人張曉楠介紹道,“御2行業雙光版在經過軟硬件調試和不同場景試驗驗證,可滿足2到3米距離下,對高速路口外地人員、小區高層隔離人員等各類人員的無接觸篩查需求,一旦發現溫度異常個體,就會通過無人機遙控器屏幕顯示體溫異常,提醒現場工作人員進一步核查,安全又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