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走進西安大明宮遺址公園


富麗堂皇的北京故宮吸引著來自全世界的遊客前來參觀,相比之下,古都西安的這座宮殿就略顯低調。在盛世唐朝,它的地位相當於明清時期的紫禁城,只不過它在唐末的戰亂之中毀了原貌,如今只剩下斷壁殘垣和復原模型,它就是西安大明宮遺址。

大明宮,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年間,是大唐長安城內規模最大的主要宮殿之一,其佔地面積約3.2平方千米,遠遠大於紫禁城。大明宮是唐朝的政治中心,從高宗開始先後曾有十餘位皇帝在大明宮處理國家大事。

如今的大明宮並沒有太多的宮殿建築,更多的是宮殿遺址和復原模型。從大明宮景區進去,首先看見的是鬱鬱蔥蔥的樹木,感覺像是一個幽靜的公園,漸漸走進核心區,才看到各處遺址和模型,如紫宸殿、光順門等等,這些當年富麗堂皇的建築如今都已化為塵土。


圖為大明宮遺址博物館,位於大明宮遺址含元殿東北側,2010年建成後對外開放。博物館通過一系列出土文物、微縮宮殿、復原模型展示大唐的文化和歷史。大明宮遺址博物館不單獨收費,它的門票包含在大明宮遺址公園門票中。

走進遺址博物館,眾多展櫃呈現眼前,陶灶、銅鏡等等出土文物數不勝數。雖然它們的顏色不再似當年清晰明亮,但歲月的磨礪並沒有消磨掉它們的輪廓,相反,那精緻的造型在展櫃中清晰可見,讓人不僅讚揚大唐的藝術和先人的智慧。

這張圖片清晰地展示了唐朝的磚紋,圖中的古磚塊也是大明宮遺址博物館的一件展品。雖然沒有現代磚塊這般鮮亮的顏色和平滑的表面,但方正的輪廓、整齊的圖案、優美的花紋、精緻的工藝即使放到今天也同樣令人讚歎欽佩。

圖為大明宮遺址內唐朝宮殿的微縮模型,站在觀景臺上,便可俯瞰大唐宮殿全貌,其規模之宏大、佈局之美觀、建築之輝煌令人震撼。而向遠望去,一片片現代高樓映入眼簾,與這眼前的大唐宮殿形成對應,更是增添了視覺美。

大明宮雖為皇家宮殿,但宮殿樓宇、花草樹木並不是它的全部。圖為宮內的太液池,屬於大明宮的皇家園林區域。昔日富麗堂皇的宮殿早已在戰火中化為灰燼,只留下這水在平靜的太液池中隨風流淌,訴說著往日的滄桑和古老的傳說。

看著這高大的框架和方正的輪廓,不難猜出此處原是一座宮殿。沒錯,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它確實是一座宮殿,而且是一座意義重要的殿宇。它就是大明宮內的第三大殿紫宸殿,在唐朝是群臣朝見皇帝以及外國使臣朝賀的地方。

大明宮中的水域只有太液池?當然不是,圖為龍首渠,也位於大明宮內。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條地下水渠,也是現存保存較好的地下水渠之一。龍首渠的建造在世界水利史上留下了意義重大的一筆,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

著裝是歷史的重要體現,也是我們瞭解一個時代社會風貌的重要角度。而這在大明宮內也有展示。盛唐之後,女服的樣式趨於寬大,到了中唐晚唐更為明顯,這也體現了唐代開放的民風。圖為根據史實仿製的隋唐大袖對襟紗羅衫。

圖為展館內的開元通寶,為唐代的流通貨幣。開元通寶,於唐高祖武德年間被初次鑄造,於宋太祖開寶年間被官方停鑄,其形狀沿襲了秦方孔圓錢,因其做工精美廣受民間百姓歡迎。同時,它也是唐朝時使用時間最長、發行數量最大的貨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