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故事藏在這些畫中

近日,日本漢語水平考試事務局在向湖北捐贈的抗疫物資上貼上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標籤,引發熱議。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出自記載唐朝僧人鑑真事蹟的歷史典籍《東征傳》。此句最早源於一個典故——日本相國長屋王贈送中國唐代佛教大德上千件袈裟,袈裟的邊緣都繡著一首偈子:“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據《東征傳》記載,這個典故感動了鑑真,堅定了他接受邀請、東渡日本的決心。

鑑真東渡,對日本文化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他的故事流傳甚廣,人們為他塑像,為他寫下東征傳記、繪出東征畫卷。日本唐招提寺所藏的《東征傳繪卷》創作於13世紀,描繪了鑑真從出家到東渡日本、建立唐招提寺的故事。在繪卷的第一卷中,就有這首偈子。不久前,該繪卷的部分卷集在上海博物館特展“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中展出。雖然上博目前暫時閉館,但人們依然能夠在網上一睹該展覽的精華。

東山魁夷是日本著名風景畫家、散文家。他筆下的風景清晰而飽含深情,因反映日本人的自然觀和情懷而受到各年齡層人士的喜愛。

1970年,東山魁夷接到創作唐招提寺御影堂障壁畫的邀請。御影堂位於唐招提寺的深處,供奉著鑑真和尚的坐像。東山魁夷一共繪製了68面隔扇畫,以及供養佛龕的內門壁畫。

鑑真用了10餘年的時間6次東渡,歷經苦難終於到達日本,卻因為雙目失明而沒能看一眼日本的風景。在創作隔扇畫前,東山魁夷用數月的時間遊覽日本,尋訪寒冬時節至春季海濤狂暴的日本海,以及春天新綠萌發至夏天枝繁葉茂、雲起霧湧的山巒,畫下象徵日本的大海和山巒,這便是宸殿大廳《濤聲》和上段廳堂《山雲》的由來。完成第一階段的創作後,東山魁夷又用了整整4年的時間,用筆下的山和海表達了他對鑑真和尚的景仰。

隔扇畫不是全部放在一個平面呈現的,而是環繞在廳堂四周。東山魁夷在創作的時候進行了立體構思。比如考慮到宸殿左側中央部的兩塊隔扇拉開後即可觀看到上座房裡雲霧繚繞的山巒景象,因此在《濤聲》這一部分採用了淡一些的色調描繪近岸淺海,既能與《山雲》相映襯,又能體現海岸邊的情趣。

在正房和兩側廂房,東山魁夷所畫的是鑑真和尚的故鄉——中國的風景。他認為,獻給鑑真的障壁畫“應將日中兩國的風景作為精神上的體現描繪,方能達意”。他選擇了鑑真的故鄉揚州,以及代表兩種不同山水景趣的黃山和桂林,並特意採用了中國特色的水墨畫風格繪製。(記者 陳俊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