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景騰雖然沒有追到沈佳宜,但沈佳宜的青春裡全是他


柯景騰雖然沒有追到沈佳宜,但沈佳宜的青春裡全是他

經常上頭條,知乎,總能看到這樣一個問題:哪一部電影最讓你印象深刻讓你看反反覆覆看了最多遍?點開網友們的回答,清一色的答案,像上學時抄的作業,大同小異,無非是像《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霸王別姬》等等國際知名機構權威排名大家都看過的經典電影。

有的人是真的一部影片看了很多遍,每次都能從中找到與現實共鳴的元素;有的人是盲從,人云亦云,大家都說這電影經典,我也覺得經典,別人說這電影值得反覆觀看也照做,看完後也沒有新的體驗和感想,純粹是再一次地浪費電和流量。也有的人覺得自己說的影片不夠高端大氣上檔次,怕別人吐槽自己的品味低下也迎合大眾說了一部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我留下了一個孤獨少讚的答案:《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趙薇說,有一種電影永遠不會過時,那就是青春片。近些年,像《左耳》《誰的青春不迷茫》《七月與安生》《梔子花開》等國產青春片的爆紅高票房向大眾媒體宣告著青春片的市場活力與年輕人的電影口味偏好。

關於電影,關於看得最多遍,關於經典,我的回答都是它。這部電影有多經典?《愛情公寓》裡講有一個梗:中國男生的初戀都叫沈佳宜。這是一句玩笑話,也說明這部電影火得多麼一塌糊塗。校園青春片每年都上映,都夠經受時間檢驗的經典,寥寥無幾,它就是其中一部。

至今,這部電影我看了有八九遍,也許次數還會增長,它現在仍然安靜地躺在我的U盤裡,像裁下的一段舊時光,供我頻頻回首,像一位老朋友,陪我度過漫長歲月。

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是在初中,老師帶著我們去了多媒體教室,陪著我們歡聲笑語。那天是週五下午最後一節課,電影看到一半就下了,大家依依不捨地離開教室揹著書包回家。那時候手機還未人人隨身,電腦也是少數家庭才有,這部影片在我的頭腦裡如皇宮裡尚未出生就被人迫害的皇子,無疾而終。

初中暑假,家裡的電視機收不到頻道,只好上街買了幾塊碟片,掏出家裡有些年代的VCD,消磨時光。在一塊碟片裡發現了那些年,欣喜若狂,興高采烈地打開了它,安安靜靜,任窗外蟬鳴聒噪,暑氣滾滾。

看了一遍,陪著幾個堂弟們又看了一遍,看了一遍他們也覺得不過癮,那個暑假,我們隔三岔五就重看這部電影。說著柯景騰氏的機車話,模仿著他自戀摸頭的動作,心裡也默默裝著自己的那個沈佳宜。那時,同學到處旅遊,海邊吹風衝浪吃著冰鎮西瓜。我們心中有足樂者,不覺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這些年,學業,愛情一事無成,人變得憂愁善感,不斷懷舊,嘆息感慨於那些未發生的如果。有人說現在過得不如意的人從會不斷地懷念以前,也許吧,有事沒事,我又看起了《那些年》,彷彿在回看我自己的這些年,好多故事,好多無奈,好多遺憾。

這部電影最大的遺憾就是柯景騰和沈佳宜最後沒能走在一起,因為辦打架比賽而爭吵,分手彷彿偶然又是必然。青春的主題曲是遺憾,最後走到一起是愛情,沒在一起是青春。最初看,覺得男女主沒在一起好遺憾啊,後面幾遍,好吧,錯過了就往前走吧。

所謂成長,就是能夠心平氣和地坦然接受那些不能挽回的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