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莊鄉:90後“防疫戰士”C位出戰!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縣委黨委、縣政府的號召下,盧龍縣印莊鄉無論是黨員、幹部、群眾紛紛化身“防疫戰士”加入戰鬥,在這些人中,每村都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跳出舒適圈,戴上口罩,出征主戰場。截止目前,全鄉共有114名“90”後、“00”後志願者,他們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的作用。

在印莊鄉馬家窪村有這樣一個群體——“90後抗疫突擊隊”。他們不做旁觀者,他們有熱情、有擔當,主動衝鋒陷陣,力所能及地付出,他們主動參與了村內檢測站點體溫測量、出入登記、衛生清理等多項工作。風雨無阻,村裡群眾對這群“防疫新兵”連連豎起大拇指,這支隊伍成了當地最亮麗的青春的風景線。

印莊鄉:90後“防疫戰士”C位出戰!

印莊鄉:90後“防疫戰士”C位出戰!

全家總動員,防疫志願兵

疫情防控工作開始,馬家窪村劉明、劉亮兩兄弟主動請纓,加入“防疫大軍”,在防疫檢查點他們輪流上崗,對於檢查點佈置的任務,他們也從不推脫。在值班的過程中,他們還主動向群眾宣傳不串門、不打牌、不聚會、不扎堆,認真勸返外來車輛以及人員。在全鄉全面實行“代買”、“代辦”前,他們主動幫助群眾代辦、代買,跑上跑下,直接送在群眾的手中,減少人員流動。有的時候,兄弟倆從卡點換班回到村裡,還沒換衣服就累得坐在凳子上睡著了。

印莊鄉:90後“防疫戰士”C位出戰!

和大哥劉明一起奮戰在防疫一線的還有他的妻子工作於縣醫院內二的護士盧翠紅,在疫情面前,她主動請纓到發熱門診,連日來的忙碌夫妻二人只能通過微信互相加油打氣。村裡的人笑著說,他們一個“紅馬甲”、一個“護士服”也是最美“情侶裝”。

印莊鄉:90後“防疫戰士”C位出戰!

“白+黑”模式 堅守崗位防控疫情

畢家窩鋪村“90後”年輕黨員邱楊、畢佔峰、趙陽、劉穎,從大年初二就已經上崗,協助村裡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由於畢家窩鋪村處於盧陳線沿線,車流人流量較大,他們每天早早就在入村路口疫情檢查點值班,排查外來返村車輛及人員。由於工作地點離家較近,在企業復工後,他們白天在單位工作,到了晚上也主動要求到卡點值夜班,有的時候一值就是連續一個星期,每逢問他們累不累?他們總是答道:“不累,可以的,我們小年輕吃得消。”然而沙啞的嗓子,熬紅的雙眼記錄著他們為疫情防控工作辛苦付出。


印莊鄉:90後“防疫戰士”C位出戰!

印莊鄉:90後“防疫戰士”C位出戰!

變身“快遞小哥” 幫助村民採購物資

“二嬸,還需要買降壓藥嗎?家裡缺啥少啥一併告訴我,一次多買些,等東西來了給您送到門口,您別外出了。”王鐵莊村“90後”志願者劉丹、高佳媛挨家挨戶將需要採購的物資詳細記錄。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在鄉黨委、政府號召下,全鄉採取“代買”、“代辦”制,像他們一樣的“90後”青年化身“快遞小哥”,幫助外出不便的村民採購藥品和物資,減少村民出行,最大限度地守護村民生命安全。

印莊鄉:90後“防疫戰士”C位出戰!

“家底掏空”無怨無悔

防控工作剛開始時口罩緊缺,付各莊村“90後”姑娘楊歡在家裡口罩也只能維持自用的情況下,叮囑家人不要出門,把家裡所有的口罩“囤貨”,送給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我的家人響應國家號召,不走親戚不串門,待在家裡,而卡點黨員、志願者每天都處於防疫一線,口罩就是盔甲,他們更需要。”在她的帶動下,付各莊村年輕人或想方設法採購口罩或將家中口罩拿出來,為付各莊村疫情防控工作解決了大難題。

印莊鄉:90後“防疫戰士”C位出戰!

最初的幾天,這些“90後”由於缺乏群眾工作經驗,他們的工作方式方法比較生澀,難免會受到一些委屈,但他們沒有氣餒,並逐漸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這些新鮮血液的加入給了群眾很大的鼓舞,成為溫暖又堅實的年輕力量。

印莊鄉:90後“防疫戰士”C位出戰!

印莊鄉:90後“防疫戰士”C位出戰!

“17年前的非典,90後都還是孩子,被全世界保護,這次,換我們來保護全世界。”戰“疫”的一線,他們是誰的兒子女兒,只不過是一群孩子學著前輩的模樣,用責任和擔當披荊斬棘,褪去稚嫩,走向成熟,披上白衣,放下了曾經的興趣與愛好,他們就是捍衛群眾生命健康的白衣天使;穿上警服,褪去了曾經的個性與張揚,他們就是守護城市安全防線的鋼鐵戰士;戴上袖章,隱藏起曾經的自由與不羈,他們就是保護一方平安的“守村人”。既然選擇逆風前行,就必須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加油,奮戰在一線的90後!(魏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