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2020年山東考生為何要重視綜合評價招生


一文讀懂:2020年山東考生為何要重視綜合評價招生

因為存在著種種亂象,經過2019年"史上最嚴自招"之後,1月15日,教育部宣佈"2020年起,不再組織開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自招被叫停之後,綜合評價招生的走向引起許多人的關注,在這裡跟大家探討一下。


山東省在2016年3月出臺《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提出"2017年啟動高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試點,2020年全面推進,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並在當年6月出臺了《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作為配套,從2017年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實施。在2018年3月《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試點方案》中,再次提出"2020年整體實施,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校考試招生模式"。2019年12月,省招考院發佈了2020年夏季高考考試和錄取實施方案,明確了在提前批包含有綜合評價招生。可以看到,山東省保持了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綜合評價招生依舊會是2020年實施的"新高考"的有機組成部分。


在山東,廣義的綜合評價招生分兩種,一種是在全國實行綜招的高校在我省招生,包括清華(領軍計劃)、北大(博雅計劃)、北外(小語種)、國科大、上科大、南科大、上紐、昆杜、深北莫斯科、港中深。其中,南科大、上紐、昆杜、深北莫、港中深只採用綜合評價方式招生。另一種是由山東教育部門組織的專門針對山東考生進行的綜招,目前也有10所高校參加,分別是山大、中海洋、中石油(華東)、哈工大(威海)、青大、山師、山財、山科、青科、浙大。在這裡我們只關注僅針對山東考生的綜招。


在評估2020年山東綜招的走勢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高考改革先行省浙江的"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的發展路徑。浙江省從2011年開始推行"三位一體"招生,從最初2所省屬院校260個招生計劃,招生院校、招生計劃逐年增加,清北復交、浙大、中科大等高水平大學也陸續加入,發展到2019年有49所省屬院校、9所高水平大學參加,招生計劃過萬。實踐表明,這一招生模式得到了招生院校、考生及家長的廣泛認可。


一文讀懂:2020年山東考生為何要重視綜合評價招生

再來看一下山東省,在發佈招考改革方案的2016年,山東就進行了綜招試點。第一年有9所高校參加,有部委屬也有省屬院校,都是山東省內辦學水平較高的幾所高校;次年,浙大加入綜評招生。整個招生計劃也從最初的754人增加到了2019年的1575人,人數翻了一番。綜合兩省的實踐,綜評的招生規模都呈現出了一個逐步擴大的趨勢。


為何要在這裡提醒大家重視這一升學通道呢?


一、根據前文對政策的梳理、浙魯兩省實踐的分析,對於作為2020年整體實施的"新高考"組成部分的綜合評價招生,我們有理由對其擴大招生規模報有合理預期。值得注意的一點,在歷年關於做好綜評招生的工作通知以及對2020年高考方案的官方解讀中,都有規定各校綜招計劃"不能超過在山東省統招計劃的20%"。然而參考下圖,2019年的合計綜招計劃只有不到7%,即便是保持原有高校數不變,招生數量仍然還有很大的政策空間。

一文讀懂:2020年山東考生為何要重視綜合評價招生


二、跟自主招生和"強基計劃"不同,綜合評價招生有著更為廣泛的群眾基礎。自招、強基分別主要針對的是有"學科特長、創新潛質"和"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這就決定了只有金字塔尖上的少數人才適合走這條路。觀察四年來山東綜招的具體操作,綜招的參與門檻相對較低,大部分學校憑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全A就可以報名,對學生十分友好。因為從2017級開始學考變為合格考,2020年綜招報名條件會出現調整,但預計2020年擴大綜招規模的話,相信報名門檻也不會變得太高。


三、之所以強調要重視綜招,是因為參與綜招的"性價比"更高。因為2020年的招生簡章還沒有出來,我們先參考2019年之前的模式。在以往,只要按照學校的教學計劃搞好平時的學習,在每個學期末和學考時取得較高的成績,大概率是可以符合綜招的報名條件和通過學校初審的,即按部就班每一步,水到渠成走綜招。不必像自招一樣,或者抽出時間專門學習五大聯賽,或者浪費錢財水一些比賽,或者費勁心機搞一些所謂的論文或專利,最後一無所獲,肥了機構,苦了自己。


四、參加綜招,可以給自己爭取多一次的錄取機會。高分考生可以考慮用綜招來保底,中分考生可以爭取進入更好的高校或更好的專業。因為綜招是在提前批報志願,不錄取不影響後續志願的填報和錄取。一般情況下,綜招初審會在高考前出結果,如果通過,可以給考生提供一個寬鬆的考試心態,有助於正常發揮。


那麼,如何參加2020年山東省綜招呢?


在學校的招生簡章出來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些2020年綜招的原則性規定。

1、綜招考生綜合成績確定方法:由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3門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科目成績、高校考核成績(含筆試、面試)和考生綜合素質評價成績按一定比例計算形成。初步設想是綜合素質評價成績佔比不低於5%。

2、綜招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不得低於普通類一段線。

3、綜招志願安排在提前批填報,可填報2次。第一次填報1個院校志願,若招生計劃未完成,第二次可填報4個順序院校志願。

4、招生專業原則上安排在優勢突出、目標定位較高的專業。

5、引導高校考核更加突出專業招生特色,更好體現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要求,重在考核學生的專業匹配度和適應性。


好了,在簡章出來之前,我們需要做哪些準備呢?


參考往年,或許需要準備考生的電子版證件照、證明專業匹配度和適應性材料的掃描件、或許還需要一份個人陳述……最關鍵的是,保持平常心態去積極關注簡章的發佈(往年在4-5月份之間發佈),符合條件可以積極參與,條件不夠不必強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