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明白"三知"方能修剪好盆景


——山泉濃茶

盆景的修剪是盆景整個造型過程中的重要一環。修剪的目的是對盆景進行修飾,使其達到預想的造型狀態。修剪的前提是修剪者必須對實施的盆景做到心中有數,除了掌握盆景修剪的基本技巧,最重要的是要熟知盆景造型的基本理論,對盆景的樁材特性,造型意圖,表現的意境有充分的瞭解和認知,有的放矢才能得心應手。

弄明白

一、知樹性

樹性即樹的本身特質,是盆景樹樁品種的區別標誌,在盆景造型製作中必須要了解的根系、枝杆、葉及花果等生長習性、特質和生長所需的環境。熟悉樹性才能知道什麼樣的樹樁品種適合塑造什麼樣的盆景,針對不同樹樁品種的盆景採用不同的修剪方法。如榆樹和三角楓盆景,在修剪過程中榆樹可按長短修剪,而三角楓只能按芽節來修剪,因榆樹可萌發不定芽,三角楓只能節生芽,兩者修剪方式迥然不同。每種樹樁所需生長環境,生長速度,萌發能力,耐修剪程度等都是有差異的,修剪中必須針對這些差異區別對待,遵循樹樁的生長規律進行修剪才會心中有數。

弄明白

二、知樹型

樹型即盆景的造型,任一盆景都有其外在表現型式,這種型式是從最初審樁、裁樁、培植時就己經確立了,修剪是為了按照既定的造型設想,加速盆景生長、保持盆景的造型而進行的人為干預。如對懸崖、臨水、叢林等盆景的修剪,因不同的外在表現型式,除修剪的基本技巧相同外,都有其特定的修剪方法,按照盆景的造型趨勢通過修剪調節枝託間養份的供需平衡,協調枝杆間呼應、對比的關係等。修剪不是單純的剪掉徒長技、交叉、平行枝等不需要的忌枝,而是要從盆景造型整體上把握,什麼枝該蓄,什麼枝要控制生長,分階段、時間進行修剪,切莫急功近利,只求一時的好看而大動干戈,其結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大傷盆景的元氣。缺乏盆景的造型認識,是修剪中不知如何下手的根本原因,盆景修剪知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得心應手。如懸崖式與大樹型的修剪對比,大樹型的修剪著重控制頂端優勢,讓更多的養份供給下部枝;而懸崖式正好相反,樹樁的頂端因倒置於盆中,項端的優勢呈現在盆的上部,修剪中對樹樁末端要控制修剪,上部則要多剪,甚至是強剪。熟悉了盆景的造型,方能準確的把握枝杆的走勢,修剪中在才會做到心中有數,剪而不亂。

弄明白

三、知樹意

知意即盆景的意境。談盆景意境一些盆友總認為很深奧,其實不然,任何一盆盆景的存在都是有其意境的,有大自然賦予的,也有人們在加工盆景過程中特意施加的,簡單點講,意境就是你在盆景製作造型中的想法,並把這種想法通過盆景造型表現出來,當然,表達的盆景意境有高低,這種相差由你學習、實踐中的修養所決定。盆景修剪中,造什麼型只是個一個整體框架,型的樹勢,型的意境才是盆景的靈魂,是你的思想表達,也是你盆景的特色。盆景修剪不是簡單的技術運用,而是融入了你的思想的作為,同樣的盆景造型,可塑造出不同內涵意境的表達,這種不同就是創作者的風格形式,因此,在修剪中必須有明確的思想,有所要達到的目標,修剪中表達了你意願,你的情感,才能創作出一盆有鮮明的個性,有深邃意境的盆景。

弄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