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在家陪娃,父母只需3招,輕鬆讓孩子從“難學”到“樂學”

疫情期,很多崽把課堂搬到了家裡,具體是怎麼上課的呢?

掐點起床 → 打開手機或電腦 → 進入直播間 → 隨便記點筆記 → 聽課間歇才去洗漱 → 邊聽邊低頭摸魚 → 繼續邊聽邊低頭摸魚 → 一天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實際上疫情當前,每個人都忍耐著不出門,但是媽媽們在朋友圈,辣媽群,學習打卡群,發現自己娃和別人家娃天上地下的區別:學霸們每天合理的規劃時間,而自己的娃卻寧願啥也不幹,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發呆,就是不想打開自己塵封已久的寒假作業!

有些家長只好把鍋甩給智商,甩給天賦。覺得自己家的孩子就不是學習的料。

有些對孩子還抱有希望的家長,便天天追在孩子後面“追狼型”教育。

何為“追狼型”教育?就是無效的提醒、催促、嘮叨和警告。而孩子呢?最後寫作業越來越慢,越來越不愛思考,越來越偏離了父母的理想目標。

父母的理想大多是:孩子如飢似渴地學習,比喝奶茶還上頭的場面!

總想給孩子強烈的心理暗示:只要你努力就可以成為學霸。

疫情期在家陪娃,父母只需3招,輕鬆讓孩子從“難學”到“樂學”


於是父母自己做夢都夢見孩子成了學霸,但是夢醒後發現赤裸裸的現實。

而孩子們仍然心安理得的看電視、玩電腦、看手機,就是不多看一眼書。


父母實在忍無可忍,各種諷刺、打壓:開學了你要被同學甩八丈遠。馬上中考了你還不著急嗎?你考不上我看你怎麼辦?高考還有一百多天了,我看你考不上大學,就去搬磚吧。

疫情期在家陪娃,父母只需3招,輕鬆讓孩子從“難學”到“樂學”


有些孩子迫於家長的權威、威脅,還能寫一會,但字跡潦草,應付差事。有些孩子自暴自棄自我放棄。家長的指責只是加重了孩子的挫敗感,並沒有解決孩子學習習慣的問題。

家長得到的結果是:孩子沒有學習興趣。

01

濃厚的學習興趣,源於學習成就感

我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位媽媽,她是一個急性子,孩子卻跟她截然相反,慢得不能再慢。

本來一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他非要拖三、四個小時還沒有完成。

媽媽一再催,他仍舊無動於衷。

這位媽媽怒了,甚至出手打了孩子。

她不能理解,自己的孩子為什麼會磨磨蹭蹭,經常因打了孩子而後悔啜泣。


美國心理學家格維爾茨針對於孩子的這一問題做了一個”成敗實驗“,從而得出了”成敗效應“,也就是”成功效應“和”失敗效應“。

格維爾茨在實驗中發現: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跟任務是否容易成功完成有關,更重要的是,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才會使他們內心愉悅,有成就感。這就是努力後的”成功效應“。


疫情期在家陪娃,父母只需3招,輕鬆讓孩子從“難學”到“樂學”


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如果在解決簡單問題上獲得了成功,他就想進一步挑戰有難度的問題。這就是努力後的“成功效應”。

◆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如果經過極大的努力,仍不能成功,失敗的經驗累積次數過多後,就會感到失望灰心,甚至厭棄學習。這就是努力後的”失敗效應“。

疫情期在家陪娃,父母只需3招,輕鬆讓孩子從“難學”到“樂學”


而此時我們的重點關注對象就學習能力差的這一部分學生。

追根溯源,這一部分學生在父母眼裡往往是:為什麼半小時的作業,孩子要寫三、四個小時,還不能完成?為什麼孩子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不催不動?為什麼幾分鐘的起床穿衣,孩子需要半小時的催促下才能完成?為什麼孩子翻開書總是漫無目標?


02

適度的施壓,學習效率更高

我一個朋友家的孩子,特別怕數學老師,以致於上數學課他的精神高度緊張,但是數學成績在所有成績中最差的。

有一次孩子數學課和同桌說了一句話,老師把孩子叫起來,抽了一個耳光。

從此這個孩子每逢上數學課,就會尿褲子。

不是所有的壓力就是動力,壓死一隻駱駝的往往是最後一根稻草。

美國心理學家耶克斯-多德森提出了一個定律,也叫”焦慮曲線“,證實了一個人動機強度(焦慮水平)與工作效率(績效)之間不是線性關係,而是呈倒U型的線性關係。

疫情期在家陪娃,父母只需3招,輕鬆讓孩子從“難學”到“樂學”


即,

動機處於適宜強度時,工作效率最佳;

◆動機強度過低時,缺乏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

◆動機強度超過頂峰時,工作效率會隨強度增加而不斷下降,人會因過強的動機使機體處於過度焦慮和緊張的民理狀態,從而干擾記憶、思維等心理過程的正常活動。焦慮曲線反映了一個人承受的壓力與壓力效應之間的規律性關係,呈現出乏力區、舒適區、發展區、潛能區、破壞區。

隨著壓力的變化,人們的心理焦慮程度也會變化。

在乏力區,壓力效應就很小,基本無壓力可言,績效也會低;


◆在舒適區,壓力效應雖有,不太明顯,孩子”站著就能摘到果食“,不需要花費很大力氣,只是一般應付;

◆發展區,壓力會增大,為了減輕壓力,回到舒適區,做各種努力,從而產生”跳一跳摘到果食“的高績效;

◆在潛能區,績效達到了極致的水平,通常人一旦遇到這一區域的壓力無法應付,就會動用潛意識中的潛能,以致產生“應激性”的壓力效應;

疫情期在家陪娃,父母只需3招,輕鬆讓孩子從“難學”到“樂學”


世界著名潛能大師伯恩·催西等人研究: 人在”應激性“的壓力效能下,產生的效應比平常高達三萬倍以上。

◆在破壞區,壓力效應迅速降低,產生零效應。面對強大的壓力,人無能為力,表現在行動上,自我放棄、沮喪、心理受挫。

因此,要給孩子學習壓力,但是壓力不要過重。比如過分的指責和暴力,都會讓學習效率進入破壞區。要讓壓力處於發舒適區和發展區,效率更高。


03

每天完成一個小目標,變“難學”為“樂學”

有一類孩子,不會主動去學習,在父母的催促下才去學習。

而這種學習因為非主動自願,所以要麼應付差事的把書攤到桌上,搖頭晃腦,一篇《馬說》背三四天,一直在背同一句”世上有千里馬,後有伯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要麼混水摸魚,玩玩手機,逗逗魚,一天時間就浪費了。

於是乎,媽媽或爸爸急了,責罵幾句,更不願意學習了。開始磨蹭、各種小動作。

孩子的心理壓力在中等焦慮水平之間,即從乏力區到潛能區之間,父母”追狼型“的催促、提醒會加大孩子的緊張程度,孩子的學習效率會越來越高。

一旦超過中等水平,孩子立即會進入破壞區,學習效率會下降。

在這個期間孩子經歷了乏力區、舒適區、發展區,雖然孩子不情願,但是還能聽得進父母的話。

直到父母生氣發脾氣,指責、打擊、批評、打罵,就會進入破壞區,半個小時的作業,三個小時也沒寫完,父母常苦惱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從美國心理學家耶克斯-多德森的焦慮曲線我們知道,讓孩子的精神狀態處於舒適區和發展區,學習效率是最高的。

可是作為父母我們要怎麼做呢?

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提出“最近發展區”。他認為孩子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孩子的現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孩子可能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或引導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幫孩子做到任務分解。當孩子完成了以後,可以通過獎勵、表揚、肯定的方式,讓孩子看到成功的希望,明確努力的目標,獲得前進的動力,一步一步地發展自己,一點一滴地完善自己。

比如,

◆一本厚厚的寒假作業,每天規定孩子做幾頁;

◆幾千個單詞,每天規定孩子背10個;

◆幾百首古詩詞,每天規定孩子背1首;

這樣的任務就比較容易完成,完成給予肯定和鼓勵,這就是“最近發展區”。

疫情期在家陪娃,父母只需3招,輕鬆讓孩子從“難學”到“樂學”


讓孩子從“難學”到“樂學“的狀態。

比如我們孩子快6歲,馬上一年級,每天10以內的加減做一頁。認讀和書寫3個拼音字母。寫3個字,看10分鐘貓博士英語,就可以了。我給她做了一個表,每天完成一給孩子獎勵一個Sticker。


疫情期在家陪娃,父母只需3招,輕鬆讓孩子從“難學”到“樂學”


剩餘的時間留給孩子自由支配,去玩去看動畫片或者看繪本。剛開始做這些事,她配合度不是很高,但是堅持下來就成為了一種習慣。她每天會主動提醒我,她該寫作業了。

第一,協助孩子去規劃自己的時間,養成自律的學習習慣;

第二,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讓孩子學會任務分解;


疫情期,讓我們做自律的父母,陪孩子一起自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