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30年時間將千畝荒山變青山,最苦時穿的衣服都是別人給的


#自拍我的故事#大家好,我叫王業方,今年66歲,是安徽省嶽西縣菖蒲鎮港河村人,30年前,我承包了近千畝的荒山禿嶺,用自己的雙手一點一滴的在這片荒山上種下數十萬棵樹,如今30年過去了,曾經的荒山如今已然變成了青山。望著綠鬱蔥蔥的大山,感慨自己30年的汗水沒有白流,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1984年山林分到戶,當時的千畝山場被我所在村港河村王屋組18戶村民分得經營,由於遠離村莊,地處偏僻,管護難度大,原有樹木幾乎被盜伐殆盡,出現大片荒山。1989年,適逢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五年消滅荒山,八年綠化安徽”的計劃,早就想在這片荒山做點文章的我看到機會來了,在不顧別人的反對和懷疑下,我毅然決定承包這片山場,將這片荒山承包下來了。

建場初期,從家到山場有10公里長的路程,上山一次都要走兩個多小時,等氣喘吁吁到達目的地時已是半晌了,一天干不了幾個小時。我每天還要從家中帶著糧食和钁頭、彎刀、斧子等工具上山墾荒。頭幾天還行,時間長了,我認為天天這樣跑來跑去不是辦法,既浪費時間,又消耗體力。得找個地方安頓下來,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效率。


於是,我決定在山上尋找 一個可以住人的地方,最後找來找去就在半山腰的一個石洞裡用樹枝搭了一個簡易床鋪,再在洞口用石塊支起一口鍋。就這樣 ,我帶著老婆和年幼的孩子們過起了穴居生活,開始了艱苦創業的生涯,而這一住就是3年。

而在這最艱難的1000多個日日夜夜裡,我一個人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還好說,關鍵還帶著妻兒跟著受苦受累,想想那時吃的苦,現在簡直不敢想,有時一個月要穿破幾雙鞋,夏季天天都要忍受蚊蟲叮咬。正是有了妻子的全力支持,我終於在這片荒山坡上栽下了一株株幼小的樹苗,消滅了近千畝的荒山。

由於我承包的山林所處位置是當地三縣交界的地方,且遠離村莊,盜樹者經常出沒,這對護林來說帶來嚴峻考驗。為了不能讓自己親手栽的樹木長大後被人盜伐。如今,我仍每天都要堅持巡查山林一次。


記得十幾年前,我巡山時發現山上少了5棵杉樹後,我便跑到周邊逐村逐戶查訪,功夫不負苦心人,兩個多月後,終於在太湖縣的一個農家小院裡認出了自已的樹,我當即舉報給兩縣的森林公安要求調查處理,當我有根有據地把樹木的特徵一一描述出來時,盜樹人不得不乖乖地在事實面前屈服。30年來,我所承包林場裡的樹再也沒人敢碰。

30年來,我在近千畝的山場上親手栽下了10多萬株杉樹和2萬多棵杜仲,開闢出570畝荒地,種植茶葉、獼猴桃和各類中藥材。如今山場林木鬱鬱蔥蔥,鬱閉度達0.9%,杉木平均樹高8米、胸徑12釐米以上,經濟總值達200多萬元。繁茂的群山還為下游易旱農田提供了足夠水源保障,創造的生態效益是用錢難以衡量的。

為了支持我將山場經營好,當地林業部門先後安排速生豐產林、森林提質增效和公益林補助等項目,並給予林區道路建設經費支持。2009年,當地林業站將林場的200畝山場劃分為公益林,並聘任我為公益林護林員。於是,在這片近千畝的山林裡,每天都留下了我的足跡與身影。


30年的開荒種樹和護林,也讓我的付出得到了回報。我先後多次獲得安慶市綠化獎章、優秀共產黨員、嶽西縣綠化先進個人、雙培雙帶先進、全民創業先進等榮譽稱號。雖然取得了一些榮譽和成績,但我仍不忘當初立下的誓言,那就是振興林業,造福後代。

雖然吃了不少苦,遭過不少罪,甚至在最窮的時候,連衣服都是別人送的,但我都堅持下來了。如今當初25年的承包時間早已過,我又重新和村民們簽訂承包山村合同,我不想讓自己一手打造的山林被別人接手,我更想讓自己親手種植下的樹木將來發揮出更大的經濟效益同時,也為後代留下青山綠水的美好生態環境。

如何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窮了一輩子的我其實早就有了新的打算,準備在林場辦一個生態茶廠,生產加工杜仲藥茶和高山野茶;再在林下辦一個能養殖5000只土雞的生態養雞場;嘗試培植城市綠化樹種和花卉。吸納周邊農戶入股參與,以公司化模式運作,逐步將“三十六灣”林場轉化為生態園區,讓林場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範培真攝影報道,更多精彩圖片故事,請關注頭條號:八百里皖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