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懷疑自己生病了怎麼辦?專家來支招!

李雲歌給大家講解了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同人群

心理調節科普知識


現在疫情尚未結束,

一些人陸續返崗復工,

部分人員(包括學生)依然在家,

面對當前的疫情形勢,

我主要講一講

不同的正常人群

如何來做好心理方面的調適


對於普通上班族


普通上班族返崗復工,在心理上,既有對開工的嚮往,也有擔憂,可能受疫情的影響,工作形式、工作內容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如何進行心理調適呢?


第一,可以嘗試接納目前的暫時的困難,接受現實,做好防護措施,也可以和單位協商,採取錯時上班、輪崗上班、在家辦公,錯峰出行等等措施來保護自己,減輕外出擔憂,減輕疫情所帶來的心理焦慮和恐懼;當然,在這種非常時期,保持適度的焦慮水平,也可以讓自己對病毒感染保有必要的警惕。


第二,可以採取不同以往的更加靈活的策略,找到替代的方式解決工作上的阻礙和不便。網絡上,有很多人在疫情期間,非常有創造性地利用身邊的有限資源,進行了各類的令人目不暇接,非常有新意的創造,去解決工作生活的困難,大家可以去搜尋一下。


總是懷疑自己生病了怎麼辦?專家來支招!


第三,在閒暇時間,進行各類有放鬆作用的休閒娛樂,儘管短時期,我們不能面對面的相聚,但是很多市民朋友做了富有新意的創造,網絡上有許多人極具創新的精神,創造了很多令人捧腹的視頻,看看這些,笑一笑,也可以讓自己在工作之餘放鬆心情、減輕壓力。


第四,積極學習新的技術,比如,在網絡,雲端學習與工作相關的新工具、新技能、新模式。也許,公司、單位配合疫情,可能開展了新的業務,也要參加新的培訓,以積極的心態,參加新的項目。比起抱怨,學習自己還沒有掌握和熟悉的新業務,更能緩解你的焦慮。


總是懷疑自己生病了怎麼辦?專家來支招!


第五,在疫情時刻,每個人做好自己工作的時候,關心家人、同事、朋友,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對於那些疫情防控人員的辛勤勞動表示一聲感謝。即使戴著口罩,也不能阻斷我們給他們一個微笑,一句鼓勵,給他們一張卡片,給家人一個擁抱,這樣相互幫助的行為,也會減少焦慮,帶來安全感。


第六,可以期望未來。疫情過後,對於開展新的更加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有何願望?此時給自己許下一個心願,在疫情之後去完成,可以增加自己對生活的掌控感。


總是懷疑自己生病了怎麼辦?專家來支招!


第七,如果你做了種種防護措施,仍然很緊張,總是關注那些負面的信息,想停下來,也無法停止,而且你的這種焦慮、恐懼嚴重到完全無法出門上班,自我調整無效,此時應該求助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或心理門診,也可以求助各類網絡公益熱線,如果嚴重影響到睡眠,伴發軀體不適,可以合併使用藥物。如果你的家人,陷入到此類的嚴重恐懼中,也要重視,小心防護,避免意外發生,儘快求助專業人士進行心理評估。


對於個體經營戶


因疫情防控,目前很多商戶都不能常態營業,內心難免焦慮,這是個比較現實的問題,因為疫情,損失不可避免,造成經營的困難,是客觀存在的,不是心理層面的調整可以完全獲得補償的,但是我們可以從心理層面儘量減少損失。


給大家建議幾種心理止損的方式:


一是接納現實,客觀看待大環境下,必然的損失,非個人之力可以改變經營環境,可以積極地和上下游的客戶做好聯絡,大家一起看看,在現有條件下,能做些什麼合作,盡力減輕損失。


總是懷疑自己生病了怎麼辦?專家來支招!


二是換個思維方式,例如可以利用這個歇業的間歇,思考企業的升級、管理提升等計劃,可以在家利用網絡對員工開展新技術、新項目、新流程等管理規範的相關培訓;可以和管理決策團隊開網絡會議,制定更好的管理制度、考核標準,完善成本分析,改善優化不合理的流程;也可以發動全體員工,進行頭腦風暴,收集大家的意見,抓緊歇業時間,改進經營方式,減少成本。


三是主動出擊,看到疫情帶來的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創造出的大量的商機,積極關注成都市政府出臺《有效應對疫情穩定經濟運行20條政策措施》,哪些行業是目前減稅、扶持的新產業,抓住時間,產業轉型,看看能不能做些相關的行業規劃,做好市場調研,開發出新的經營領域,擴大經營範圍。比如,餐飲店在無法現場營業的情況下,利用微信號,開展廣泛和優質的外賣服務,同樣創造了價值。


對於即將開學的學生


對於即將開學的學生,尤其是即將進入高考的高三學子及他們的父母而言,突發的疫情對於孩子們的學業產生了一定影響,可能會導致原本就處於高度學習壓力之下的學生孩子,在這個時候產生更多的焦慮,作為父母肯定也會比較緊張。


總是懷疑自己生病了怎麼辦?專家來支招!


針對高三學子,就是家長不去添亂,避免自己的焦慮情緒傳遞給孩子們,鼓勵和允許孩子以自己的節奏跟著老師的引導進行系統的複習,被隔離在家,其實對他們的影響本來不大。家長也可以利用隔離在家的機會,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傾聽孩子的心理需求,適當引導,多鼓勵,多表揚,看到孩子的主動學習的願望,能有效幫助孩子減輕面對考試的焦慮和緊張。


但是,如果在現實生活中,親子關係的確是長期不佳,無法進行有效溝通,這種情況下也需要積極鼓勵孩子們通過網絡,和外界、朋友、同學們保持一定的聯繫,避免完全的封閉的狀態。有些家長可能認為,一心一意的自己學習,和外界隔絕多好呀,可以全身心投入學習。但是青少年的自我意識還不是很穩定,還是需要外界的反應,來逐步的形成穩定的自我,如果缺乏溝通的渠道,長期和外界隔離,很容易喪失意義感,感到失去目標和迷茫,造成情緒困擾,影響複習和心理健康。


最後,給各位朋友推薦幾個心理疏導熱線:


一是全省心理援助專用熱線“96111”,可以直接撥打,24小時專業人員值守;


二是可以通過每天下午17:00-18:00收聽四川交通廣播《1017防疫“心”主張》心理援助專題節目;


三是還可以通過“四川群防快線”平臺與在線醫生進行視頻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