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關於文廟的存廢問題,當然不只上海一地,張爾田在《“餘之孔教觀”文後》中寫道:“廣東鍾榮光提議廢孔案;教育部沒收聖廟學田案,華亭議會爭奪灑掃田畝案,沭陽議會搗毀孔廟牌位案,處州拆毀府學聖廟改建習藝所案,黃各建議江西省議會請廢孔教案,香山秦榮章毀聖廟辦初級師專學校案,太倉議會議改學署作義學案,長沙中學校校長縱容學生強佔明倫堂為寄宿舍案。”


這種狀況在政府與民間都引起了很大的爭論,比如1912年上海南洋公學學監唐文治致電北京參議院與教育部,提議儘快恢復全國文廟的春秋丁祭,他在《申請舉行丁祭》中稱:“各省起義後,釋奠孔子禮久廢,文廟殿廡有鞠為茂草者,可為痛哭。竊維變法乃改革粃政,非舉數千年文教禮法而盡廢之。”而上海國民公會會長姚子梁等人也以公函的形式呈給袁世凱,他們認為廢孔之舉令禮教淪亡、人心愈壞。當年10月7日,陳煥章、梁鼎芬等人在上海發起成立孔教會。


袁世凱認為恢復祭孔能夠收復人心,於是他根據四川都督尹昌衡在1913年6月18日“請命全國學校,仍行釋奠之禮”的電請,於22日發佈尊崇孔聖令。同時,嚴復、康有為、梁啟超等人提出以孔教為國教,於是各地成立了不少類似組織,例如有昌明禮教社、孔道社、環球尊孔總教會等等。9月9日,黎元洪電請參眾兩院迅速議定孔教為國教之事,但是以孔教為國教的議案在國會引起激烈爭論,最終未能通過。


然而上海文廟在孔教會的支持下,於1913年9月孔誕日舉行了盛大的祭孔活動,9月28日《申報》刊發了《孔子誕日之慶祝》的報道:“自清晨起至中午止,在滬各團體暨各學校教習及男女學生陸續詣廟行慶祝禮,多至三千餘人,其專以一已名義赴廟慶祝者又不下二百餘人。”


但是當時依然有人認為祭孔活動雖然盛大,但只是在每年的春秋各舉辦一次,而平時文廟並不對外開放,於是有人拿文廟與寺廟和教堂相比較。1925年9月19日的《申報》載:“文廟,我國人崇祀孔子之廟也。顧除春秋二祭之外,常扁其門,偶一入覽,則往往荒草滿地,蛛絲在戶,此何故歟?蓋由國人雖大多數信仰孔子,而其方法則不若釋耶二氏之徒,其僧寺及教堂常取公開主義,使人於不知不覺之中漸入其範圍也。誠使我國人開放各地方之文廟,或如釋教徒膜拜偶像之形式,任人以香花供奉,自來福利,或如耶教徒講演佈道之形式,令人分行列坐,靜聽福音,吾知其感人之深、引人入勝之易,必有什百千萬倍於春秋二祭者,而奈何政府與社會均未注意及此。”


為此有人提議將文廟改建為公園,並且定名為上海文廟園,此事受到不少官員的支持,《工務局關於文廟整理文書》記載了當時規劃的文廟改造方案:“應就原有公共建築而改造之,事半功倍,易於功成。查文廟地處滬南中部,佔地廣闊,建築堅固,有泮水之池,魁星之閣,明倫堂可作公共演講之用,改廢物為利用,又可表孔子之聖賢。群眾得以遊覽,不若只閉之無益。並得加以建設,如通俗演講所、通俗教育館、閱覽書報所、改良茶館等。”


汪龍超主持的改造方案刊發在了《民國日報》上,為此引起了積極的反響,市民尹勇等11人聯名給市政府寫信,表示贊同將文廟改為公園之議案:“我國民革命軍政已將結束,訓政即在開始,所有市政建設,急不容緩,查上海為全國薈萃之所,中外觀瞻之區,故市政設施,當用先知先覺之精神,為全國之先導,故公園之設立,亦為市政之要圖。滬南文廟,地處中心,建築堅固,內有魁星閣、洋水池、明倫堂,可作演講之所,藉此宣傳三民主義,既可將黨義灌輸民眾,又可表示尊孔,供人遊覽,即社會教育,亦可發展,將此廢物,化為有用。且滬南民眾,渴望有年,因前軍閥鐵蹄所壓,雖提議者不乏其人,而未得效果,今既處於為民眾謀幸福之青天白日旗下,可解決一切,故有公園之建議於前,同人等響應於後。”(《呈為響應滬南公園建議將文廟開闢公園請示核准事》)


從這些提議可以看出有一部分人對傳統的看法,而這種思潮乃是當時社會之主流,隨著北伐戰爭的順利進行,有一部分人的傳統觀念迅速改變,魯漢在《廢祀孔與復祀孔》一文中寫道:“革命軍打到長江流域,主張‘思想徹底’,以剷除‘封建餘孽’為口號,而孔子為造封建勢力的總髮動機,乃首當其衝,不獨春秋祀典廢除,即大成至聖先師的牌位,亦已‘委而棄之’。並聞兩湖有些地方,已將所謂聖廟拆毀。”


但也有人誓死捍衛尊孔傳統,韓達所編《評孔紀年》中記載浙江上虞人俞偉臣在1928年9月13日於文廟中取孔子牌位,而後負此牌位投海自盡,留下絕筆書稱:“中國幾如五代十六國之惡象!何也?皆經書不考據,孔教不振奮,人心無所則,風習莫之正故耳!”而該書中還記載河北南宮人韓真英“因廢祀,氣憤填胸,投井而死。”


但是這些個人的舉措阻止不了社會思潮的迅速變革,仍有人提議將上海文廟改建為民眾教育館。1929年4月,張群任上海市長,他準備進行這樣的改造,然因財政問題,改造計劃擱置。1931年,改造計劃終於得以實施,上海文廟的大成門改為了事實展覽室、兒童閱書室及娛樂室,崇聖祠改為了“一·二八”戰績展覽室、生計展覽室,明倫堂改為了演講廳和閱報處,藏經閣改為了市立圖書館等等。


改造後的上海文廟於1932年10月10日正式開放,對於當時上海文廟內的狀況,有人將其編為了彈詞,1935年10月31日的《申報》上刊載《彈詞》中寫道:“唱罷一段重開場,文廟公園名久揚。白衣人也可游泮水,科舉早廢已無妨。進門先見魁星閣,大門口三架石牌坊。小假山,小池塘,小涼亭,小橋樑,小小景緻小地方。鐘鼓高架多威顯,大成殿閣居中央。先師神位高高供,名賢排列在兩旁。圖書館內陳書報,音樂室裡品笙簧。各種展覽室,許多新花樣,健康衛生大改良。演講廳,說書場,趙稼秋,朱耀祥,啼笑因緣鳳姑娘。園林雖小甚雅緻,空氣還好曬太陽。入園須守新生活,切不可坦胸脫衣裳。”


經過這樣的改造,文廟更像是娛樂場所,而有識之士對此也提出了疑義,後來祭孔活動又得以恢復。在文革時期,上海文廟再次遭到毀壞,1997年到1999年間,當地有關部門對文廟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上海市黃浦區《南市區續志》編纂委員會所編的《南市區續志1993年至2000年6月》中詳細列舉了修復後的文廟的具體狀況,同時又談到裡面的陳列:


在修復文廟建築群的同時,增添了殿、閣、樓、堂等的陳列內容。大成殿東、西、北三面壁間,安置了全本《論語》碑刻,正中設置了香樟木雕刻的孔子、顏子、曾子“三聖像”;其東側置有文廟出土的清同治年鑄的編鐘;西側置有大鼓一隻;上面梁間懸置“聖集大成”、“聖協時中”、“德齊幬載”等匾額;大成殿前梁坊上置有“萬世師表”匾額;其下前方石露臺上置有“孔子佩劍銅像”一尊;其東南角置有“大成鍾”一口。在東、西廡殿壁間置有明清文人自撰自書的對聯碑刻300副。在尊經閣二樓正中置有著名畫家戴敦邦創作的巨幅“孔子問道圖”,以及明、清紅木傢俱;樓下置有巨型老紅木大理石圖案屏風及陳列“名石、奇石、賞石”展;閣前院中置靈壁巨石“玉麒麟”。宣廊內壁問置有《上海縣籍進士名錄碑刻》。明倫堂內置有動物造型根雕展。堂前置有“大青銅方鼎”。杏廊壁間置有《上海縣學記碑》等10餘塊元、明、清記載文廟和縣學歷史的碑刻。天光雲影池中置有靈壁巨石“龍吟虎嘯”,池岸邊置有9條噴水龍頭。儒學署底樓陳列有“堯締茶壺博物館”等。文廟恢復進入“文博單位”行列。1999年5月上海文廟掛牌對外開放。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文廟街入口處的牌坊


2016年3月9日,我再一次前往上海文廟,以往前來此地主要是看舊書市場之盛況,當時印象中文廟街的兩側在黎明時分即擺滿了舊書攤。今日非週末,站在文廟街的牌坊前,眼前看到的是空空蕩蕩的街面,這樣的冷清反而讓我多少有些落寞。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牌坊背面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文廟街業態


這座牌坊乃是現代建築,我感覺是鋼筋水泥結構。以往前來此地未曾端詳過它,今日穿過牌坊方看到背面有“文昌物華”字樣。街的兩邊全是小門面房,業態比較複雜,我印象最深的是這裡有一家寵物店,那個店主曾經熱情地向我推薦一種品種貓。今日再來到此街時,該店已不見了蹤影,而街面上唯一的一家書店其營業面積一大半也都變成承辦公用品和電腦耗材。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文保牌上的介紹文字看不清楚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這一塊清晰明瞭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門牌號


文廟處在文廟街的中段,門前的空地上立著兩塊文保牌,其中一塊乃是上海文廟的簡介,但字跡刻得太淺,而欞星門上掛著中英文簡介牌則能讓人看得清晰明瞭。介紹牌旁的門牌號寫明這裡是“文廟路215”號,門牌號旁懸掛著一塊閃閃發光的圓鏡狀物,細看上面字跡,原來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尊經閣前的廣場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尊經閣內景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尊經閣內的書櫥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尊經閣內展覽的書1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尊經閣內展覽的書2


進入文廟後,我先去參觀了尊經閣,如今這裡是藏書之處,恰好今天這裡正在舉辦四書五經展,這個題目與文廟的身份頗為符合。接下來去參觀大成殿,於殿門口看到銅鼎和孔子銅像。大成殿內的格局頗像佛寺,金壁輝煌的孔子端坐於神龕之內,與他處所見很是不同。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大成殿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大成殿前孔子像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大成殿內景


關於大成殿的格局極具體數據,《上海名建築志》中稱:“大成殿是文廟的主體建築,面積260平方米,高14米。歇山重簷,雕樑畫棟,莊嚴肅穆,是祭孔的主殿,也是學子和讀書人心中嚮往的聖地。屋脊正中‘海濱鄒魯’磚刻字為林則徐手跡。殿前,兀立著孔子、顏子、曾子的香樟木全身雕像。右側為清同治年間鑄造的文廟出土的全套青銅編鐘;左側為用於祭祀的樂鼓,特別是三面壁間的全本《論語》正楷青石碑刻,是先賢經典與精湛藝術的結合,更為世所罕見。”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戴敦邦繪七十二賢像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澹臺滅明像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曾參像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子夏像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子貢像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宰予像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子路像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冉求像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顏回像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孔子行教圖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展廳全貌


參觀完大成殿,接著去參觀兩廡,右側的一排房間內懸掛著許多立軸人物畫,這就是戴敦邦所繪的孔子七十二賢像。而後我又去參觀了魁星閣,《上海名建築志》中稱:“魁星閣建築系全木結構,閂縫對榫,結構穩重嚴謹。平面呈六角形,臺基約1米有餘。3層十八飛簷,逐層縮小。斗拱承託簷角,曲線青瓦屋面,屋頂置蓮花座葫蘆,造型細膩,各層四周有簷柱6根,廳柱6根,均為楠木圓柱立於鼓形基礎之上。閣內置有樓梯上下。樓上四周設有環廊,雕花門扇,工藝精湛,高約20米,登閣全廟一覽無餘。”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魁星閣入口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孔子像前的功德箱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明倫堂內景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明倫堂外觀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碑廊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放在玻璃櫃內的古碑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碑廊內景

上海文廟:曾為兵所,終恢舊觀(下)韋力撰

康莊大道


該閣的一樓內也供奉著一尊孔子木雕像,只是像前擺放的功德箱總讓我覺得不舒服。魁星閣前的池塘倒是靜水流碧,尤其那塊碩大的太湖石有著別樣的霸氣。明倫堂內擺放的桌椅似乎讓我聽到了莘莘學子們高聲的朗誦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