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火箭炮襲擊,是誰在放“冷箭”?

據多家外媒報道,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附近遭到多枚火箭彈襲擊,巨大的爆炸聲瞬間引發警報。此後,更有外媒披露,現場的爆炸至少存在此起彼伏的四次聲響,威力巨大。現場視頻顯示,爆炸區域冒起了滾滾濃煙,一片混亂。

真美國 | 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火箭炮襲擊,是誰在放“冷箭”?

這裡可是美國駐伊拉克的大使館啊,沒想到也有“被轟炸”的時刻。正所謂“天道好輪迴”,想當初,耀武揚威的美國“誤擊”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後,頻頻以“錯誤定位目標”加以搪塞,現如今自家大使館也被“誤擊”了,不知道美國會作何感想?又能不能“寬宏大量”?

真美國 | 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火箭炮襲擊,是誰在放“冷箭”?

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炮轟”已經是既定的事實,但這次轟炸迄今為止都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組織出面承認——到底是此前美國和伊朗之間的軍事衝突“更上一層樓”引發的暴力升級?還是基地組織藉機向美國“秀肌肉”?亦或是美國謀劃攪局中東的又一次“自導自演”?無論如何,襲擊者迄今為止尚未現身,也讓這次轟炸事件變得耐人尋味。

真美國 | 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火箭炮襲擊,是誰在放“冷箭”?

到底是誰在背後“放冷箭”呢?

這個問題沒有答案,也無從得知始作俑者究竟是何方神聖。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誰在背後放出了這支“暗箭”,怕是中東諸國都會拍手稱快,甚至奔走相告。為何?原因很簡單,因為美國在中東作惡太多,樹敵頻頻,遭到如此“暗算”也是意料之中。

真美國 | 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火箭炮襲擊,是誰在放“冷箭”?

美國覬覦中東諸國的石油資源已久,而如何控制中東、扶植美國親西代言人就成為美國關注的重點。二戰後,曾經一望無際的貧瘠沙漠突然發現了石油資源,令美國眼紅不已,便開始謀劃如何將“觸手”延伸至此,先是掀起了內亂和戰爭,讓中東諸國陷入常年的混戰狀態,而後以溫情脈脈的“調停者”姿態出現,假惺惺地表示願意幫助內亂國建立新的政治秩序。

其實,這幅“好心腸”之下,藏著美國的“大禍心”——所謂的“幫助建章立制”,就是建立以西方政治體制為核心的政治秩序,而所謂的“促進民主進程”,則是扶植和美國關係密切的政治代理人,藉機進行滲透和控制。說到底,這只不過是美國進行“顏色革命”的又一招“狠棋”。

真美國 | 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火箭炮襲擊,是誰在放“冷箭”?

美國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無論是60年間斷斷續續的阿以問題(巴以問題),還是死灰復燃的伊斯蘭國勢力,無論是海灣戰爭還是伊拉克戰爭,無論是以色列的核威懾還是伊朗核問題,背後全部充斥著美國的“鬼影”。現如今,戰火紛飛的中東“舊疤未愈”,在美國的強勢介入之下“又添新傷”,席捲中東的“茉莉花革命”造成了諸國長期的混戰狀態,而且還讓大批難民湧向歐洲,使得整個中亞和西歐都陷入了長期的“拉鋸戰”之中,這一切都要拜美國所賜。

真美國 | 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火箭炮襲擊,是誰在放“冷箭”?

自從結束美蘇爭霸之後,美國成為了“一超多強”世界格局的實質掌權者和主導者,也滋生了愈演愈烈的霸權崇拜,其將權力之手擴張至世界各地,而中東只是其中的一個縮影——你看,昔日孕育出古巴比倫文明的文明古國伊拉克,在美國2003年悍然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後,文明的痕跡消失殆盡,淪為了人間煉獄;美國在背後不斷為敘利亞反對派出錢出槍,謀求推翻巴沙爾政權,才使穩定的綠洲淪為恐怖盛行、難民外逃、經濟瀕臨崩潰的半失敗國家;正是美國一意孤行的軍事打擊,導致“後卡扎菲時代”的利比亞變成連總理都會被綁架的無政府狀態,非洲第一富國墜入缺衣少吃的物資匱乏狀態;正是由於美國對鐵桿盟友以色列擁有核武器緘默不語,卻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計劃大舉討伐,才使“中東無核化”難以推進。因此,毫不誇張地說,美國所信奉和貫徹的霸權主義,是對中東穩定與發展的最大威脅。

如今的中東,在美國的干涉之下,已經不復昔日兩河流域的文明盛況。相反,在美國的“操弄”之下,整個中東變成了四分五裂的鬆散部落狀態,各自為政,彼此分裂,內訌頻發,在21世紀仍然走向了動盪和奴役之路。當然,也正所謂“亂世出梟雄”,在一片狼藉之中,也湧現了諸多反對美國干預的政治勢力和強權人物,正試圖對美國所構建的中東政治秩序提出挑戰,而公開和美國“叫板”,製造政治事端和軍事衝突,即為“報復美國”的第一步。

真美國 | 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火箭炮襲擊,是誰在放“冷箭”?

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被轟炸了,雖然不知道到底是誰在背後放的“冷箭”,但我們都知道,泛著寒光和冷意的箭簇,箭頭正指向著狂妄自大的美國。

來,美國,看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