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婦女最害怕的是什麼?心理學家:三樣東西

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城市化進程速度加快,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開始大規模地向城市流動。

由於社會體制和農民工自身條件,農村男性湧入城市,在男性農民工進城的過程中,他們無法舉家遷移,因此他們的家庭成員留在了家鄉,造就了農村獨特的現象——留守婦女。

其中,農村留守婦女所面臨的家庭壓力最大,她們不僅僅需要照顧家中老人和子女,還要提高自身家庭的生活質量,但是她們受到關注卻最少。

農村留守婦女最害怕的是什麼?心理學家:三樣東西

那麼,農村留守婦女最害怕什麼呢?

夫妻關係不和諧,婚姻糾紛多見

在丈夫缺位的背後,我們能夠看到男性農民工外出打工確實讓家庭收入增加,改善了生活質量,但那些留守婦女的感情生活和經濟生活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她們面臨著親子關係、婆媳關係、夫妻關係,相關研究表明,留守婦女的主觀生活質量和生活滿意度較低

目前,農村留守婦女在中國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有學者指出,留守婦女缺少感情上的關懷,對子女或多或少會存在一定的溺愛情況,將子女看成是自己心理上唯一的依靠和寄託。

農村留守婦女最害怕的是什麼?心理學家:三樣東西

此外,留守婦女對子女只關注智力教育,而非德育教育,部分年齡稍大的留守婦女還存在不孝敬老人,甚至打罵老人的現象,這與過分溺愛子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國自古以來,婆媳問題是一個比較緊張的話題,良好處理婆媳關係更是困難重重,因此婆媳之間的口舌之爭在所難免。

留守婦女單獨持家,承受著精神和人際關係的雙重壓力,即便有子女作為寄託,但常年與丈夫分居兩地,身心健康受損。

而丈夫在城市務工,處於一種開放性、變動幅度大的環境中,妻子相對處於封閉、保守的環境,他們各自受到不同的價值觀、生活方式的薰陶

農村留守婦女最害怕的是什麼?心理學家:三樣東西

長久以往,兩人的觀念會產生衝突,共同話題相應減少,這勢必會嚴重影響夫妻感情和婚姻。

精神世界嚴重匱乏

社會心理學有個詞——從眾心理(conformity behavior),指個體受到外界信息的影響,在自己的認識和判斷上表現出符合大眾的行為方式。

學者阿希曾進行過一次實驗,結果顯示在人群中僅有1/4-1/3的參與者沒有發生過從眾行為。由此可見,從眾性是人們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

農村留守婦女在家主要以照顧老人和子女為主,除了一些基本的農活,她們的閒暇時間較多,但留守婦女普遍文化程度偏低,她們缺乏對事物的正確看法和獨立性的思考能力,喜歡追隨周圍人的腳步。

農村留守婦女最害怕的是什麼?心理學家:三樣東西

在農村,經常能夠看到聚眾賭博,因為大家認為賭博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於是,大多數留守婦女也會投入到賭博中去,她們的精神世界嚴重匱乏,漸漸地,小賭不滿足,大賭才刺激。

長期參與賭博會引發一系列心理問題,最常見的是懶惰、貪婪、虛榮,並讓她們內心愈發空虛。

性騷擾現象

農村留守婦女與一般女性有很大的不同,最為突出的一點是,日常生活中缺乏丈夫的保護,獨居在家,很容易受到性騷擾等不法侵害。

部分人思想保守,在遭遇性騷擾後難以啟齒,認為這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導致長期受辱,而有些婦女則是以暴制暴,引發嚴重的社會後果。

在傳統的鄉村社會,人口幾乎沒有流動性,名聲不佳者也往往不受人待見。但在現在的鄉村中,中青年男女之間的關係已經混亂。

農村留守婦女最害怕的是什麼?心理學家:三樣東西

由於人口流動關係,夫妻長期見不上一面,留守婦女受到這方面的影響更為嚴重。外出務工的男性,自身知識水平有限,在城市也難以跟上科學技術進步的發展,在適應現代化進程中,難免進退兩難。

同時,男性農民工為城市建設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卻未能得到應有的回報,他們的身體健康問題堪憂,打工賺的錢除了保障家庭基本的生活需求外,所剩無幾。

農村婦女自身文化觀念較低,保護意識較弱,並且,落後的農村存在畸形的物質攀比,以強欺弱的現象在農村更加普遍。

總的來說,由於丈夫常年不在身邊,子女教育和贍養老人的重任都落在留守婦女身上,她們的精神世界長期得不到滿足,長久以往將會出現健康問題,並威脅著她們的生活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