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小花的出走告訴了我們:趁還來得及,不要讓你和媽媽走散了

當《囧媽》裡的徐伊萬吼出那句:“我爸是被你氣死的!”,我彷彿能聽到媽媽盧小花心碎的聲音。他們母子在冰天雪地裡走散的畫面,是一場親子關係遠距離的追逐。

他們之間的故事是親子間矛盾的縮影,也是尋求雙方和解的願望。

盧小花的出走告訴了我們:趁還來得及,不要讓你和媽媽走散了

《囧媽》主演:徐伊萬(徐崢飾)、盧小花(黃梅瑩飾)、張璐(袁泉飾)

1 矛盾的激化,有時候只需要一句刺傷對方的話

男主徐伊萬和妻子張璐正在鬧離婚。為了阻撓妻子的海外創業,徐伊萬想找媽媽盧小花取回護照去美國。結果陰差陽錯跟著媽媽坐上了開往俄羅斯的K3列車。這趟火車全程需要6天5夜才能到達目的地莫斯科。這是徐伊萬長大以後和媽媽獨處最長時間的一次,這次旅程他們展開了互相折磨的拉鋸戰。

母子倆對飲食生活、工作、婚姻、生育的各種看法不同,在列車上不斷反覆爭吵、冷戰、又試圖和好。他們無時無刻都在責怪對方干涉自己,卻同時不認可對方所做的一切。

盧小花的出走告訴了我們:趁還來得及,不要讓你和媽媽走散了

媽媽盧小花在火車上不斷給兒子投餵食物

最終他們迎來了一次矛盾升級的爆發。

盧小花看不慣兒子的種種做法,吼出那句:“你和你爸一個德行。”

徐伊萬說:“我現在知道爸爸為什麼要喝酒了,就是因為你什麼都管著他,你管他吃管他喝,管他調工作的事情,管他怎麼穿衣服,管他怎麼交朋友,管他要不要喝酒……他就是覺得太壓抑,他覺得他不自由不幸福,他根本不是喝酒喝死的,他是被你氣死的!”

那一刻,盧小花沉默了。還沒到終點,她已經提前下了車,獨自走進異國他鄉。徐伊萬後悔了,並開始在冰天雪地裡尋找出走的媽媽。

盧小花的出走告訴了我們:趁還來得及,不要讓你和媽媽走散了

有時候脫口而出的那些話,可能正在深深傷害著自己最親的人。美國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的著作《非暴力溝通》就提到,語言上的怪責、嘲諷、說教、隨意出口的評價都會給我們帶來情感精神上的創傷,它們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令人痛苦。

盧小花的出走告訴了我們:趁還來得及,不要讓你和媽媽走散了

2 我們應該意識到,哪怕是親密的家人,也是獨立的個體

我們那麼親密,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為什麼要互相傷害?

親密本身常常伴隨著無止境的衝突。這種衝突來源於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的經歷、思想都各不相同,而我們往往在長久的相處裡,漸漸讓彼此的需求和期望失衡了。心理諮詢師作家武志紅在其著作《為何家會傷人》中提到:“我們都不可避免地會對對方抱有期待,但是我們始終不能忘記對方是一個獨立的人。他永遠都不可能是誰誰誰。”

盧小花的出走告訴了我們:趁還來得及,不要讓你和媽媽走散了

盧小花對兒子不斷強調:“我知道你嫌我煩,可媽媽無非就是為你好。” 我們往往會用自己認為是好的方式去愛對方,但這不一定是對方想要的方式,因為我們都是不同的個體。

心理專家說:“越有安全感、親子依戀關係越好的孩子,應該是越自由的。”當我們真正明白自己和父母都是獨立的人,才會找到合適的親人相處的界線感。不輕易干涉對方,並用對方想要的方式去彼此關愛時,我們才能避免矛盾激發,並學會和諧相處。

盧小花的出走告訴了我們:趁還來得及,不要讓你和媽媽走散了

3 適時的溝通是一段關係能否延續的關鍵

比起“囧”這個字,我更喜歡這部電影的英語名《Lost in Russia》,因為這對本以為吵不散的母子差一些就在俄羅斯走散了。

他們能冰釋前嫌是源於走散後又重新找回來的那次用心溝通。安靜地聽完媽媽的傾訴,徐伊萬終於明白媽媽過往對爸爸嚴加管束是因為他酗酒、家暴、疾病纏身。而媽媽讓人厭煩的“控制”也源於她把一切希望和愛全投射到兒子身上。而盧小花也終於明白兒子並不是她眼中的事業有成、家庭幸福,他正在面臨著事業的打擊以及婚姻的破敗。

而他們真正做到彼此諒解是在遭遇黑熊攻擊死裡逃生後。當時媽媽決定放棄去莫斯科的演出計劃,她認為兒子正面臨著婚姻的痛苦,她想陪伴和支持他。而徐伊萬卻堅持要幫媽媽實現多年的願望,千難萬難他們最終趕到了莫斯科。在這一場觸及內心的交流裡,他們懂得了彼此並學會去表達愛。

盧小花的出走告訴了我們:趁還來得及,不要讓你和媽媽走散了

徐伊萬在雪地和盧小花溝通後,終於理解了自己的母親

心理學家說:“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加上匱乏的共情能力,基本上是各種惡化的親子關係中最重要的因素。”親子間缺乏溝通,只會讓關係更緊張。徐伊萬和媽媽的溝通來得及挽救這段關係,但他和妻子張璐的溝通卻來得太晚。徐伊萬後來對妻子說:“這六天的旅行,讓我明白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可惜我明白的太晚了。”這對夫妻再也回不到相愛的曾經,最終走向離婚。

假如出現問題的時候,他能正視自己,與妻子適時溝通,瞭解相互之間的真正需求,或許這段關係不會惡化並走向破裂。馬歇爾·盧森堡說:“我們應該學會用不帶傷害的方式化解人際間的衝突,學會建立和諧的生命體驗。” 而適時的溝通,成為了一段關係能否更好延續的關鍵。

盧小花的出走告訴了我們:趁還來得及,不要讓你和媽媽走散了

有些關係,處理的太晚,就再也回不去了

4 為人子女為人父母,我們都要常常問自己:你愛自己嗎

“你說,媽媽,等我長大了,我來保護你。你說完這句話,我就想,我這一輩子,就是為你而活著。”這是盧小花對兒子的訴說,也是當初她在失敗婚姻中開始放棄自主選擇的開始。從此她失去了獨立的自我,也失去了自己的靈魂。

有位網友提到:“我經常問兒子,這個世界上你最愛誰,誰最愛你。自從上初中後,兒子每次都是指著自己說,我自己。兒女總有一天會長大,他對父母的愛,從小是依賴的愛,父母也是無私的愛。但當兒女長大後,這種愛如果不慢慢剝離,兒女會喪失很多自我獨立的思維。愛自己的人,才會愛別人。”只有自己深愛過自己,才能真正設身處地去愛別人。

盧小花的出走告訴了我們:趁還來得及,不要讓你和媽媽走散了

徐伊萬堅持要帶媽媽去莫斯科實現夢想

我們應該常常問自己:你愛自己嗎?愛的源頭應該是接納自己、愛自己,先學會和自己和解,你才懂得如何去愛別人。被生活瑣碎折磨的盧小花最終站在莫斯科紅星大劇院的舞臺上唱起了歌曲《紅莓花兒開》,她贏得了觀眾的掌聲,彌補了當年的遺憾。當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自己身上並找到自身價值時,她的人生才真正開始。

在這段旅程裡,徐伊萬成長了,媽媽盧小花也成長了。希望我們和父母、子女間永遠都不會像電影裡的母子那樣差一點彼此走散,希望我們都還來得及,認清自我,擁抱家人,讓彼此有力量活出更好更快樂的自己!

盧小花的出走告訴了我們:趁還來得及,不要讓你和媽媽走散了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