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新生代歌手想要出圈,必須具備“雙贏”的思維

眾所周知今年的《歌手2020》放棄以往的補位和踢館賽制,轉而添加了“奇襲歌手”這個一個概念

,雖然與之前的替補嘉賓很相似,但實際上能夠表演途中主動進行奇襲,是整個賽制裡最大的亮點,不得不說節目組真的很聰明,設置這樣的環節不僅讓比賽更加緊張刺激,同時也可以無意中製造出許多話題,比如被奇襲是否就意味著實力較弱等等。

這年頭,新生代歌手想要出圈,必須具備“雙贏”的思維

然而這年頭,新生代歌手想要成功出圈,實力早已經不是唯一硬性標準,你必須具備“雙贏”的思維才有可能被欣賞,比如在《歌手2020》中就出現了最為反差的兩個例子——黃霄雲和劉柏辛。

這年頭,新生代歌手想要出圈,必須具備“雙贏”的思維

從實力上來說這兩位奇襲歌手都無可挑剔,一個高音炫技震驚全場,另一個風格新穎與國際化接軌,拋開個人情商唱商不談,黃霄雲和劉柏辛絕對都是新生代數一數二的實力派,只可惜前者不具備雙贏思維,最終落得贏了比賽輸了口碑的下場。

這年頭,新生代歌手想要出圈,必須具備“雙贏”的思維

反觀劉柏辛就很聰明,放著相對更容易奇襲成功的毛不易、袁婭維、徐佳瑩不選,偏偏挑了華晨宇進行奇襲

,說實話結果我相信很多人包括劉柏辛自己一早就能猜到,但是即便失敗了,劉柏辛挑華晨宇卻依然最大程度上成就了自己的名氣,這就是雙贏思維。

這年頭,新生代歌手想要出圈,必須具備“雙贏”的思維

而除了劉柏辛這一“贏”之外,另外一“贏”則是出在華晨宇或者說毛不易身上,這個概念很複雜需要大家稍微理解一下。

如果劉柏辛奇襲毛不易,按照當時的比賽情況來看,毛不易的娓娓道來很有可能輸給劉柏辛的女王氣場,儘管這種可能性很大,但是劉柏辛卻沒有這麼做,因為如果毛不易輸了他就將成為兩連敗的首發嘉賓,這對於個人名譽而言打擊非常大,劉柏辛沒有必要把事情做絕,所以相對來說毛不易“贏”了。

這年頭,新生代歌手想要出圈,必須具備“雙贏”的思維

而另一方面華晨宇也是“贏”家

,因為他不僅成功守擂捍衛了冠軍的尊嚴,更是與劉柏辛產生了一種同類型歌手的碰撞,包括在賽後採訪等環節,華晨宇都表現出了對於劉柏辛濃厚的興趣,直言會在臺下進行更多交流,所以這場看似結局註定的PK,對於站在新生代頂點的華晨宇又何嘗不是利大於弊呢?

這年頭,新生代歌手想要出圈,必須具備“雙贏”的思維

到了比賽結束,我們再來看綜合結果,劉柏辛名聲鵲起而黃霄雲則是被噴得體無完膚,兩者誰更聰明一目瞭然,誰在賽後得到的關注和資源更多也是顯而易見,所以想要出圈被認可“雙贏”思維很重要。

這年頭,新生代歌手想要出圈,必須具備“雙贏”的思維

當然,這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在綜藝的舞臺上展現“雙贏”了,早在之前《我們的歌》熱播時,肖戰就給我們做出了標準示範,藉助自身頂流的力量推動節目傳播,同時節目給足鏡頭讓肖戰表現,最後完美實現雙贏,肖戰成為了新生代破圈的歌手,而《我們的歌》也成為了音綜裡備受好評的節目。

這年頭,新生代歌手想要出圈,必須具備“雙贏”的思維

雙贏容易嗎?很顯然並不容易甚至可以說困難重重,既考驗一個人的情商又考驗節目組的魄力,一個環節出錯就有可能弄巧成拙,但現如今華語樂壇接近飽和,想要獲得好口碑成功出圈,不做出一點挑戰是不現實的,光有唱功賣力表演還遠遠不夠,體現自身價值同時為其他人創造價值,這樣的歌手想不火都很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