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在疫情期間再次讀起,依然讓人淚流滿面!(英漢雙語)

撰文|王樹振

《我愛這土地》英漢雙語版,疫情期間讓我們再次讀下這首詩歌吧!這首詩,在疫情期間再次讀起,依然讓人淚流滿面!

一、詩人簡介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蔣正涵,字養源,號海澄,出生於浙江金華,現當代文學家、詩人。艾青被認為是中國現代詩的代表詩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詩選》。

艾青1928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國立杭州西湖藝術院。1933年第一次用筆名發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從事革命文藝活動。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大堰河》。1979年,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心副會長等職。1985年獲法國文學藝術最高勳章。1996年5月5日凌晨4時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歲。

這首詩,在疫情期間再次讀起,依然讓人淚流滿面!(英漢雙語)

二、創作背景​

《我愛這土地》是現代詩人艾青的代表作,寫於1938年11月17日,發表於同年12月桂林出版的《十日文萃》。

1938年10月,武漢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鐵蹄猖狂地踐踏中國大地。作者和當時文藝界許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漢,彙集於桂林。作者艾青滿懷對祖國的摯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便寫下了這首詩。

如今,病毒在武漢肆虐,陰霾籠罩華夏大地,但這一次我們不會退縮,不會放棄,面對敵人,面對病毒,我們會毅然決然地選擇奮起,誓死保衛這片土地!成千上萬白衣戰士、醫療勇士從全國各地奔赴武漢抗疫一線,與武漢人民一起,共同對抗這場災疫,更有數以億計的人們克服種種困難,選擇在家防疫,為阻斷病毒傳播做著巨大的犧牲和貢獻,就是因為這是我們的土地,我們共同的土地,我們熱愛這片土地!

這首詩,在疫情期間再次讀起,依然讓人淚流滿面!(英漢雙語)

三、詩歌欣賞

​《我愛這土地》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颳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四、譯文欣賞

I Love This Land

If I were a bird

I would sing with my hoarse voice

Of this land was buffeted by storms

Of this river turbulent with our grief

Of these angry winds ceaselessly blowing

And of the dawn

infinitely gentle over the woods

Then I would die

And even my feathers would rot in the soil

Why are my eyes always brimming with tears

Because I love this land so deepl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