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情商的人,如何在職場裡,給人留下舒適愉快的好印象?


低情商的人,如何在職場裡,給人留下舒適愉快的好印象?


每每談到高情商,我腦子中會出現一個人,他就是演員黃渤。

不管是被刁難被調侃,還是出了失誤,還是日常相處裡,你總能感覺到機智幽默,讓人非常舒適。

在高情商這件事上,我一直知道自己毫無天分。

好在,職場中並不要求我妙語連珠,機智幽默。如果希望給人留下相處舒適,合作愉快的印象,又像我一樣毫無天分,不妨試試高情商中這3條最基本的原則。


【1】積極傾聽,傳達尊重和善意。


傾聽,是唯一快速準確走進對方心靈的途徑。

被傾聽,也是最容易感到被尊重和被重視的一種方式。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高情商的表現在於表達, 但更多時候,高情商恰恰在於傾聽。

去年熱播的律政職場綜藝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中,有一位非常出色的實習生,何運晨,在整個實習結束後憑藉超強的實力和個人魅力,拿到了最終的offer。

不論是第一次實習生會議見面時,在尷尬的氛圍中迅速破冰的感染力,還是在第一次課題中提前一個小時完成課題,並仔細檢查細節添加註釋的細心,又或者在組隊辯論時,主動承擔責任的擔當,以及隨時隨地呈現出的條理清晰,輕鬆溫和的個性,都讓他圈粉無數。

但是他有一個長期形成的溝通小毛病,會在與人談話時插話或者下意識地打斷人。在第一次與委託人約見的過程中,也多次打斷委託人的描述。

低情商的人,如何在職場裡,給人留下舒適愉快的好印象?

而他的帶教律師金勳律師唯一一次嚴肅地指出何運晨的問題,就在“傾聽”這一點上。

金律師說道:

你聽都沒聽過,就做了反應,聽好了,等對方都已經結束了,你再做出反應都不晚的。

職場上需要的是傾聽者。

不管你聽也好,做筆記也好,你都是在表達你在傾聽。我在說什麼,對方聽不聽,我是能感覺到的。

我們接觸的很多案子,是我們第一次聽到的,我們聽都沒聽說過一些事情,你假裝聽得懂,假裝我很明白,是很失禮的一件事情。

低情商的人,如何在職場裡,給人留下舒適愉快的好印象?

即使優秀如何運晨,即使有一顆迫切想要了解案情幫助委託人的心,但是當沒有給到足夠傾聽的時候,還是會給委託人留下專業但是不夠真誠的印象。

而同批中的實習生梅楨,則在一次下鄉進行法律援助的課題裡,遇到了帶著父母離異的孫子前來法律諮詢的老人。

面對隊友關於父母離異,媽媽沒給撫養費,媽媽沒有回來看孩子等諸多問題的連續發問,梅楨憑藉耐心的傾聽和觀察,第一時間捕捉到了小朋友的不安和失落。並主動給孩子拿糖果,帶他暫離現場。

低情商的人,如何在職場裡,給人留下舒適愉快的好印象?

梅楨的傾聽和同理心,受到了節目裡裡外外的一致好評。這樣的人不管是在節目裡還是在我們身邊的職場裡,都沒有理由不受歡迎。

在職場中,不管我們擁有多麼豐富的專業儲備,我們也依然有賴於通過溝通和傾聽來了解正在進行的事,以及正在交流的人。通過傾聽來表達我們的尊重,重視,以及善意。


【2】情緒穩定,是一切溝通的前提條件。

所謂情商,就是我們認識並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正確感知並解讀他人情緒的一種能力。

高情商最重要的表現是,情緒高度一致。這不意味著我們要被對方的情緒牽著走,而是我們總能感知到自己現在有什麼情緒,對方現在處在什麼情緒裡,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管理自己的情緒,避免發生情緒上的爭執,也才可能進一步溝通。

低情商的人,如何在職場裡,給人留下舒適愉快的好印象?


銷售員小T,是個很火爆的人,辦公室的人常常能聽到她失控的吼叫。

有一次,小T和客戶因為產品的定製問題發生了爭執,他們一切談妥,價格也都定了,馬上就要籤合同的時候,客戶突然提出來能不能給他換一種定製的標籤。

小T覺得這次的合作談得週期太長了,好不容易定下來,又要加條件,當下就不悅了,於是開始數落起客戶,經常定價格以後再加條件,讓人很難溝通,時間不夠等等,喋喋不休。

最後兩人直接爭吵了起來,客戶憤然離去,隨後給小T的領導發了郵件,表明合作可以,甚至標籤都可以不改,但是必須給他換一個業務員。

領導找小T談話,小T依然收不住情緒,又在辦公室裡嚷嚷起來。

這樣的事情又過了幾次,有時候是和物流公司吵,有時候是和客戶吵,有時候是和生產車間負責人吵。

不久以後,業務部門進行了一項改革,對業務員和客戶進行區域劃分,大部分客戶被重新分配給所屬區域的業務員。

但是每個業務員手上數一數二的大客戶可以保持在原業務員名下做特殊處理,因為這種大客戶往往已經和特定業務員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溝通模式,轉移的話交接成本太高,而且業務員往往也不同意把自己的客戶轉出去。

但是,小T手上的幾個大客戶卻被安排走了,原本小T也十分抗議,無奈客戶那方都表達了更換業務員的意願。

換到小T手上的都是不大不小的客戶,收入也銳減,再後來,她主動提了離職,以一種非常不愉快的姿態離開了工作四年的公司。

情緒如果運用得當,能夠拉近距離,傳達真誠和善意,但是情緒如果失控,則往往會快速把事情推到非常惡劣的處境裡。

職場中,情緒穩定,是一切談判的前提條件,也是高情商最基本的修養。


低情商的人,如何在職場裡,給人留下舒適愉快的好印象?


【3】建立分寸感與界限感。

朋友小K曾經和我說過一件特別尷尬,至今耿耿於懷的事情。

小組裡來了個96年的小姑娘,她是個熱情,又自來熟的人。

有一次小K一大早不知道什麼原因和老公上班前起了爭執,到了公司的時候,小K還是有點煩躁低落。平時溫和如旭的小K今天這份異常,大家都察覺到了,但是誰也沒有主動表現出來,也沒有詢問。

一個平時交好的老同事送過來兩個桔子,說道:“我老家帶來的桔子,辦公室沉悶,吃點水果總能讓我心情大好。"

小K感激地看了她一眼,眼底閃過一絲溫和,正準備打起精神工作,這時候這個小姑娘來了。

她非常熱情的詢問,K姐你看起來不是很開心,是不是有什麼事呀?

一開始小K淡淡說道沒事,沒想到小姑娘窮追不捨,沒事怎麼就不開心呢?

小K很無奈,只好說了句,就是家裡有點事,也沒說具體什麼事。

於是,小姑娘一頓熱情安慰。

她這一安慰,本來沒什麼大事的小K,在大家眼中反倒成了家中出了大事,需要開導的一副模樣,讓小K非常尷尬。


低情商的人,如何在職場裡,給人留下舒適愉快的好印象?


有時候,不合分寸的熱情,會讓人陷入尷尬,彷彿自己的一段內心被窺探被揣測,卻又不是心甘情願。

三毛曾說過:

朋友還是必須分類的——例如圖書,一架一架混不得。過分混雜,匆忙中去急著去找,往往找錯類別。

朋友再親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為熟,結果反生隔離。

有些人難過了,我們可以給擁抱,而有些人難過了,我們要表達善意,默默地陪伴也許就是更合理的做法,而又有些人難過了,我們不做任何表現,反而更能保顧全對方的面子和感受。

真正高情商的人,其實就是能夠把握分寸,知道什麼該說什麼該做的人,他們也許能看明白許多問題,但是說出來的那部分卻是恰到好處。

職場,是個特殊的圈子,我們因為工作成為了見面最多的人,卻往往不願意過多分享生活和內心,往往分寸感顯得尤其重要。


低情商的人,如何在職場裡,給人留下舒適愉快的好印象?


所有的高情商,都需要伴隨著真誠和善意。

表達能力好的人,帶著真誠和善意,講出來的感受就是機智幽默,若是沒有了真誠和善意,講出來的可能就是嘲諷和貶低。

沒有人生來就是高情商的,想要在職場中留一個好印象,就從積極傾聽,管理自己的情緒,以及建立分寸感開始吧。


低情商的人,如何在職場裡,給人留下舒適愉快的好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