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班會課」沒有一個人的理想是通過空想祈禱來實現的

【空中班會課】沒有一個人的理想是通過空想祈禱來實現的

「空中班會課」沒有一個人的理想是通過空想祈禱來實現的

「空中班會課」沒有一個人的理想是通過空想祈禱來實現的


沒有一個人的理想是通過空想祈禱來實現的


親愛的同學們,好久不見。幸好現代信息工具發達,每天還是可以通過微信、釘釘等各類渠道看到同學們的影像,心生天涯比鄰之感。

假期的熱點,自然是新冠肺炎疫情。這是嚴老師親歷的第五次大型天災了,前面分別是九八年抗洪,零三年非典,零八年汶川地震,一零年玉樹地震,和這次的新冠肺炎。每天在同學們的爸爸媽媽們填寫的健康信息中,看到同學們都是健康正常,心裡最高興了。一是鬆一口氣,二是為你們感到驕傲。這一定和同學們,家長們認真學習防疫知識,積極配合社區、學校的工作,積極鍛鍊身體,進行家務勞動等到一系列活動是分不開的。而每天看到同學們在群中進行的三項任務打卡,一來可以起到督促作用,二來可以加深認識。去看一看你是否有堅持的品質,是否有早起的習慣,是否有任務意識,是否有時間意識,是否昨天的和今天的照片完全一樣,當然老師也通過圖片繼續認人。

以免在經過這個漫長的假期之後,只記得你的名字,卻忘了你的模樣。

這些天,一直在思考第一次線上班會課和同學們說些什麼,是檢查作業進行反饋批評和表揚,還是佈置更多新的任務,提出更細的要求。思來想去,我發現這些都不想說。最終還是決定,利用這寶貴的第一次班會課和同學們分享一下我近期的思考。我也取了個題目《學會思考,勇於選擇》。

「空中班會課」沒有一個人的理想是通過空想祈禱來實現的

每臨大事有靜氣。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次的疫情就是大事,在延長的假期中通過釘釘來進行網絡課堂對於我們來說也是大事。小說《三體》中有一句話: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在這次疫情中,專家、社會、社區、學校、老師、網絡等各方的渠道都在強調戴口罩、勤通風、勤洗手,不外出,主動隔離14天,小區報備等等各種措施。以此來切斷交叉感染路徑,控制感染的人群面積。但是,我們很遺憾地看到湖北武漢在整個春節前後,離開的人數,根據官方發佈的數字是500萬人。而2019年,整個衢州的常駐人口是221.8萬,也就相當於兩個衢州市還多的人口。當然,我們不是要進行批評和指責。換成是我們自己,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會做出一樣的選擇。但是,我們要學會思考。身在衢州,非嚴重疫情區,請同學們從以下角度進行冷靜思考:

(一)

1.我有為抗疫做貢獻的想法嗎?

2.如果有,我能為抗疫做什麼?

3.那這些能做的,我做到了嗎?

4.如果沒有,為什麼沒有做到?這反映出我個人哪些情況?

(二)

1.如果我現在處於嚴重疫情區,我會恐慌嗎?

2.我應該做什麼?

3.我能做到嗎?

(三)

1.如何看待生命的存在和消失?

2.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

3.接受了義務就是放棄了個人的自由嗎?

4.慾望是人類的缺陷嗎?

5.只有遭遇過不公,才能知道什麼是公平嗎?

6.經驗會誤導我們的判斷嗎?

7.有權做的,都是對的嗎?

8.如何看待“動物權利”?

9.人活著只為了追求個體的幸福嗎?

10.如何探索事實真相?

11.過程重要還是結果重要?

12.沒有答案的問題有意義和價值嗎?

……

「空中班會課」沒有一個人的理想是通過空想祈禱來實現的

以上的問題,都是老師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有一些是很久之前就開始思考的問題。許多問題本身很難有答案,可能一段時間是這麼想的,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完全偏向於另一個方向了。經過這段時間的思考,對於“沒有答案的問題有意義和價值嗎?”這一問題,有了比較清晰的思考。我認為是有意義有價值的。它的價值就是啟發我去不斷思考。只有不斷去思考,思考問題本身,思考思維邏輯,才能讓我們對自己、對外界有更深刻的認知。而所謂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就是指這個道理。

這是和同學們交流的第一個話題:學會思考。學會思考才有思維活力,有了思維活力才能提出新的問題,而提出新的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它背後反映的是一種創新思維。

第二個話題,是勇於選擇。

哈迷們應該對這個場面非常熟悉:小哈里第一次進入霍格沃茲參加分院儀式,當分院帽被放到他的頭頂時,分院帽馬上就判斷出小哈里才華橫溢,最適合的學院是蛇院。之所以糾結那麼久,正是因為哈里自己不斷在說不去蛇院,不去蛇院,不去蛇院……最後分院帽將他分到了獅院。而正是哈里的選擇,為他以後的人生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對比哈里和伏地魔的學生時代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他們都是孤兒出身,他們都把學校當作家,他們的魔杖是用同一只鳳凰的羽毛做杖芯,他們都會說蛇佬腔,他們都才華橫溢,他們都毫無猶豫跳出規則。唯一的不同,一個在蛇院,一個在獅院。可以說是選擇的不同,使得二人走上完全相反的道路。

起初,哈里完全不能理解,經常會自己懷疑。好在老鄧頭經常和他說:

你想成為哪類人,並不取決於你的能力,而是取決於你的選擇。小天狼星也告訴他:世界不是分為好人和壞人的,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光明和黑暗。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選擇,知道我們究竟是什麼人。

「空中班會課」沒有一個人的理想是通過空想祈禱來實現的

坐在家中的你,是否也和小哈里一樣,經常自我懷疑:我是該努力還是該享樂?你的大腦告訴你,應該好好學習、用功努力、珍惜時間、堅持到底,可是你的身體又彷彿有另一個人在控制:繼續坐著、躺著,看電視、刷手機、玩遊戲、刷B站、刷抖音等等各種娛樂的消遣方式。前一天晚上入睡的時候,會想著,明天應該要做什麼做什麼,要提高學習效率,彷佛安排得妥妥當當。可是到了第二天,一切照舊。爸爸媽媽催你學習了,你的回答是等一下。催你該運動了,你的回答是再晚點。可是,這一切明明都應該是你自己要做的事,都應該是你自己計劃好的事。為什麼要拖延呢?為什麼拖延了,卻要爸媽來催呢?甚至還要和他們鬧彆扭呢?為什麼要把自己的悶氣撒在他們身上?承認吧,這實際上是你自己無能、不自律的惡果。

醒醒吧,沒有一個人的理想是通過空想、祈禱來實現的。如果你想要新年新氣象,根本沒必要等到新年的第一天,你想要新學期,新氣象,根本沒必要等到開學的第一天,今天就開始吧,從這節班會開始。

成長的過程中有兩種痛苦,一種是自律的痛苦,一種是放縱的痛苦。自律的痛苦換來理想的實現,引來別人的羨慕;放縱的痛苦換來後悔的淚水和對別人的羨慕。當你開始有自制能力之後,你的各方面都會變好。所有的計劃,除非付諸行動,否則安排的再好也只是廢紙一張。現在,問一問你自己,想改變什麼,喜歡什麼,到底想要什麼?並思考,如何才能達成自己的目標,並勇敢地選擇付諸行動。

「空中班會課」沒有一個人的理想是通過空想祈禱來實現的

請把握今天,完成今天的任務,別想著還有時間先玩一下,別想著明天和昨天。別當嘴強王者,拿出行動來。很多同學在和我交流中,和我說:老師,我想做一些事,只是……

這個萬惡的轉折,把你前面所有的鋪墊都付諸東流。為什麼不去做呢?別找藉口。比如我原本不想寫這個說話稿的,一直在想,到了11點,還是決定寫,一想到要寫,於是就坐著寫了。這一坐就是3個小時了,現在是02點07分。所以想到要做的事,就馬上動手,勇於實踐。如果以後的每一天,你都能勇於選擇立刻付諸行動,三年後,高中任你選。再三年後,大學任你選。等到你老了,回首自己的生命歷程,你可以驕傲的對自己說:沒有白活。寫到這,好像回答了上面思考的一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不白活,嗯,是一個不錯的回答。

現在的你,是過去的你經過思考和選擇之後行動的結果,你滿意嗎?

現在的你,會把怎樣的自己送給未來呢?

我想,對未來真正的慷慨就是把一切都獻給現在。

「空中班會課」沒有一個人的理想是通過空想祈禱來實現的

(而嚴老師,一想到能和52顆努力發光的星星一起成長,興奮地不是很想睡覺了。晚睡是個很不好的習慣,這一點請同學們別向我學習,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因為晚上工作熬夜,這兩天長痘痘了,所以就不開攝像頭了。)

「空中班會課」沒有一個人的理想是通過空想祈禱來實現的


作者系衢州華茂外國語學校七年級班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