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苗子葉有圓形黑色病斑,這是得了什麼病害

炭疽病是西瓜種植過程中常見的病害,很多種植戶發現,在種植西瓜的時候,無論哪個生長期間都可能發生炭疽病。

12月18日來自雲南普洱市的農管家用戶小雨發來圖片向農管家的專家諮詢:“西瓜苗子葉有圓形黑色病斑,這是什麼病啊?”下面一起來看看專家是如何解答的。

西瓜苗子葉有圓形黑色病斑,這是得了什麼病害

西瓜苗子葉有圓形黑色病斑,這是得了什麼病害

農管家專家解答:

夏英三(山東省臨沂市——擅長西瓜、桃樹、甜瓜等作物)

炭疽病,用咪鮮胺錳鹽,苯甲溴菌腈,腐黴利,炭疽福美,溴菌腈,啶氧菌酯,吡唑醚菌酯噴霧防治。

衛志斌(山西臨汾市——縣植保站站長、農藝師)

西瓜-炭疽病-專用藥劑25個,包括單劑9個:嘧菌酯、代森鋅、丙硫唑,代森錳鋅、啶氧菌脂、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甲基硫菌靈,多粘類芽孢杆。混劑16種:苯甲·醚菌酯,苯甲·吡唑酯,苯甲·嘧菌酯,苯甲·咪鮮胺,苯甲·溴菌腈,苯醚·咪鮮胺,肟菌·戊唑醇,唑醚·代森聯,福·福鋅,甲硫·錳鋅、噁銅·錳鋅、嘧菌·百菌清,咪鮮·多菌靈,己唑·嘧菌酯、雙弧·己唑醇,溴菌·咪鮮胺。

毛維山(雲南,賓川,擅長植保技術)

炭疽病;防治方法:用溴菌腈,咪鮮胺,氟環唑,四氟醚唑,啶氧菌酯,苯甲·溴菌腈,苯醚甲環唑,醚菌酯,苯甲·醚菌酯防治。

呂蘭華(山東省聊城市——擅長西瓜、黃瓜、芹菜等作物)

炭疽病危害。建議選用苯醚甲環唑、溴菌腈、咪鮮胺、啶氧菌酯等噴施防治。

盧芃源(河南省鄭州市——擅長西瓜、葡萄、草莓等作物)

注意炭疽病,可用42.8%氟菌肟菌酯1500倍液、10%苯醚甲環唑1500倍液 、25%吡唑醚菌酯1500倍液、75%肟菌戊唑醇4000/6000倍液、45%咪鮮胺750/1000倍液、22.5%啶氧菌酯, 也可以用咪鮮胺丙森鋅,咪鮮胺異菌脲,吡唑醚菌酯。結合二氫鉀或者氨基酸葉面肥交替用藥。

農管家農技課堂——西瓜炭疽病

危害症狀

主要危害葉片,也可危害莖蔓、葉柄和果實。

苗期發病,子葉上出現圓形褐色病斑,邊緣有淺綠色暈環。

嫩莖染病,病部黑褐色,且至半圓形縊縮,致幼苗猝倒。

真葉發病,葉片上初為圓形或紡錘形水漬狀斑,後乾枯成黑色,邊緣有紫黑色暈圈,有時有輪紋,乾燥時葉片易穿孔。空氣潮溼,病斑表面生出粉紅色小點。

葉柄或莖蔓發病,病斑水漬狀,淡黃色長圓形,稍凹陷,後變黑色,環繞莖蔓一週全株即枯死。

瓜果染病,初呈水漬狀暗綠色凹陷斑,凹陷處常龜裂,潮溼時在病斑中部產生粉紅色黏稠物。幼瓜被害,果實變黑,腐爛。

發病規律

氣候因素。溼度較大的連陰雨天氣十分有利該病發生。氣溫20~24℃,相對溼度90%~95%適其發病。氣溫高於28℃,溼度低於54%,發病輕或不發病。

栽培因素。地勢低窪、排水不良,或氮肥過多、通風不良、重茬地發病重。重病田或雨後收穫的西瓜在貯運過程中也發病。

越冬與初侵染源。病原以菌絲體或擬菌核在土壤中的病殘體或種子上越冬。越冬後的病原能很快發育,產生分生孢子,成為初侵染源。種子帶菌可存活2年,播種帶菌種子,出苗後子葉受侵染。西瓜染病後病部又產出大量分生孢子,借風雨及灌溉水傳播,重複侵染。

傳播特點。病原主要依靠雨水的飛濺和流動傳播。

防治方法

種子消毒。用50~55℃溫水燙種10min。播前用福爾馬林100倍液浸種30min。或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1h,清水沖洗乾淨後催芽播種。

農業防治。與非瓜類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施用腐熟的堆肥。保證排灌通暢、防止積水、雨後及時排水。培育壯苗,栽植後及時理蔓整枝,果實下墊麥秸避免直接接觸土壤。拉秧後及時銷燬病殘體。夏季高溫期深翻土壤25cm,然後鋪地膜,持續10~15d,地溫可達50℃以上,可較好地殺死土壤中的炭疽病原。

參考防治藥劑

40% 苯甲·肟菌酯 懸浮劑(低毒) 使用20-30毫升/畝 噴霧

23% 己唑·嘧菌酯 懸浮劑(低毒) 使用39-65毫升/畝 噴霧

60% 甲硫·異菌脲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40-60克/畝 噴霧

70% 咪鮮·丙森鋅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90-120克/畝 噴霧

42.8% 氟菌·肟菌酯 懸浮劑(低毒) 使用20-30毫升/畝 噴霧

400克/升 克菌·戊唑醇 懸浮劑(低毒) 使用1000-1500倍液 噴霧

35% 氟菌·戊唑醇 懸浮劑(低毒) 使用25-30毫升/畝 噴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