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園前父母做好這4件事,寶寶能少受些委屈,別一點準備都沒有

每年的入園開學季,都能看到很多寶寶在幼兒園的門口哭的撕心裂肺,怎麼也不想和媽媽離開。

有的家長們更是不捨得寶寶在進入幼兒園之後,因為照顧不好自己受了委屈或是生病,在幼兒園的門口偷偷抹眼淚。的確很多寶寶在上幼兒園後,由於沒有足夠的獨立生活能力,在幼兒園很容易吃飽穿不暖。

所以在寶寶上幼兒園之前,家長們要提前做好這4件事,寶寶入園後能少受些委屈。


入園前父母做好這4件事,寶寶能少受些委屈,別一點準備都沒有


讓寶寶學會獨立吃飯

很多寶寶在3歲左右還沒有獨立吃飯的能力,在家裡時不是父母喂,就是爺爺奶奶跟著喂,有家長們的細心關照,孩子總不會被餓到。

但是到了幼兒園之後,一個老師要同時照顧好幾個孩子,不可能像家長那樣細緻的去喂,寶寶很容易吃不飽,自然就無法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入園前父母做好這4件事,寶寶能少受些委屈,別一點準備都沒有


讓寶寶掌握獨立吃飯的能力,不僅能讓寶寶的<strong>手眼協調能力得到鍛鍊,也能<strong>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在幼兒園吃飯時更容易掌握自己的飢飽,提高寶寶的生存能力。

入園前父母做好這4件事,寶寶能少受些委屈,別一點準備都沒有


基礎的語言表達能力

寶寶進入幼兒園之後,<strong>就意味著開啟了第1個集體生活。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老師可能不會及時的發現。如果寶寶擁有足夠的表達能力,就能向老師說清楚自己的意思。

比如當寶寶與其他的小朋友發生爭執時,就可以將事情的原委講給老師聽,不至於因為只會哭而受委屈。在寶寶感受到餓了或是想上廁所時,也能及時向老師表達,而不會委屈自己。

入園前父母做好這4件事,寶寶能少受些委屈,別一點準備都沒有


學會獨立上廁所

學會獨立上廁所時,寶寶擁有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能。在入園後,寶寶不會因為頻繁尿褲子而讓自己著涼。更不用擔心會被小朋友嘲笑而傷到自尊心。

其實在上幼兒園後,很多家長就能發現因為寶寶不會獨立上廁所,所以<strong>在幼兒園時會經常憋著,到家之後才會上廁所,長此以往很容易讓寶寶的身體健康受到影響。

因此,在上幼兒園之前,寶媽要培養好寶寶獨立上廁所的能力,<strong>知道想上廁所時要主動提出、自己會脫褲子,這樣也方便幼兒園的老師照顧。

入園前父母做好這4件事,寶寶能少受些委屈,別一點準備都沒有


提前緩解寶寶“分離焦慮”

在上幼兒園之前,寶寶們一直處於家長們的保護之下,並沒有自己去接觸一個陌生的環境。

這時對於寶寶來說,難免會產生<strong>分離焦慮。還有的寶寶會產生離開媽媽去上幼兒園,是因為媽媽不愛他了,很容易讓寶寶<strong>失去安全感。


入園前父母做好這4件事,寶寶能少受些委屈,別一點準備都沒有


因此寶媽們學會緩解寶寶的分離焦慮是很重要的,在準備讓寶寶上幼兒園時,要提前帶寶寶瞭解幼兒園的生活。可以藉助一些與幼兒園生活有關的故事繪本,提前培養寶寶的<strong>習慣以及社交能力,讓寶寶對幼兒園有足夠的瞭解。


入園前父母做好這4件事,寶寶能少受些委屈,別一點準備都沒有


這樣寶寶在上幼兒園時就不會因為陌生而產生排斥心理,對環境的焦慮也會減少。青青推薦兩本有關幼兒園生活的繪本——<strong>《我愛幼兒園》與《陪你長大》系列。通過小主人公米勒的故事,讓孩子瞭解到幼兒園的環境,以及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並給出解決方法。


入園前父母做好這4件事,寶寶能少受些委屈,別一點準備都沒有


《陪你長大》則是從健康、藝術、科學、語言以及社會等5個方面,教會孩子獨立自理能力以及社交能力,讓孩子在幼兒園中學會更好地照顧自己,避免孩子受委屈。


入園前父母做好這4件事,寶寶能少受些委屈,別一點準備都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