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用在最吃勁處的戰鬥隊伍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瀘州軍分區上下聯動,高效指揮各縣(區)人武部組織民兵隊伍以戰鬥的姿態衝鋒,充分發揮民兵基層營連和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主動擔當、奮勇作為,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彰顯了新時代民兵的新形象、新風采。

聞令而動,吹響集結號

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用在最吃勁處的戰鬥隊伍

“疫情面前,我們必須上!現在是檢驗大家的時候,務必全員響應、全力以赴,堅決打好這場疫情阻擊戰!”疫情發生後,江陽區茜草街道黨工委書記、民兵應急連指導員付海兵立即召集收攏民兵隊伍,第一時間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時間投入疫情防控戰鬥。

抗擊疫情,就是一場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的人民戰爭。動員令一發出,一份份按著手印的聯名“請戰書”紛紛遞送到了街道武裝部,一面面鮮紅的民兵分隊旗幟樹立在街頭巷尾,一群群佩戴“瀘州民兵”臂章的“迷彩綠”出現在了群眾最需要的地方。應急連84名基幹民兵迅速集結,劃分成13個網格隊伍,編織起一張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疫情排查防控網。

深入宣傳,築牢防護牆

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用在最吃勁處的戰鬥隊伍

“群眾認識不到位,就不會相信;我們要加大宣傳力度,說明嚴重性,真正提高群眾的主動防範意識,才能掌握工作主動性……”茜草街道轄區面積26平方公里,轄13個社區,總人口4.3萬人,指導員付海兵要求民兵隊伍在開展巡邏管控的同時,也要成為疫情防控宣傳“小喇叭”,讓疫情防控知識傳播到每家每戶。

街道專武幹部、民兵立即投入到社區“網格化”排查防控中去,同社區幹部群眾一起開展“家家到、門門清”排查,做到區不漏戶、戶不漏人,嚴格推進“外防輸入、內防擴散、聯防聯控、群防群治”落實落地。同時利用微信群、宣傳車、小喇叭等多種宣傳工具,走街串巷廣泛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幫助群眾瞭解掌握疫情防控常識,宣傳黨委政府採取的有力舉措,提高防範意識和防護能力,增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決心,構建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守土盡責,打好阻擊戰

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用在最吃勁處的戰鬥隊伍

“我們的民兵隊伍關鍵時刻要靠得住、頂得上,越是急難險重的任務,越要往前衝!”這是民兵連指導員付海兵對民兵隊伍的日常要求,大家也堅定不移地以行動回應。

1月25日,茜草街道確診了瀘州市城區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病例。面對轄區感染疫情,茜草街道民兵隊伍在付海兵帶領下,立即進入“臨戰”狀態,啟動應急預案,協助搶運防疫封控物資,第一時間對涉及小區採取區域隔離措施,對各進出口道路實行封閉式管理,嚴防死守小區進出口、農貿市場進出口、交通道路卡口,對進出人員進行體溫監測,對各小區車輛進行全面排查,排查中發現的武漢或湖北籍、重慶籍等疫區返瀘車輛實行集中停放管理,有效控制疫情蔓延。此外,積極響應江陽區武裝部調遣,紛紛參與到高速公路收費站、車站以及進出城市政道路路口設置的臨時檢查站守卡,參與24小時疫情防控檢查工作,對過往車輛進行防護知識宣傳、檢查和消毒,協助做好過往人員體溫檢測、疏導勸返戶外流動人員等工作,確保做到不讓疫情擴散和輸出。針對居家觀察的居民,民兵們主動為居民提供物資代購、送貨上門服務,讓他們足不出戶就能解決生活需求。

戰鬥中也湧現出了不少先進典型。茜草街道民兵陳良海就是其中一個縮影。自農曆臘月廿九以來,一直堅守在執勤巡邏崗位上,年夜飯就是一桶方便麵。疫情防控工作開始後,徹底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新春佳節,轉身投入到攻堅戰,“白加黑”“連軸轉”了26天,沒有見過家人,沒有抱過孩子,起早貪黑、忍飢挨餓、克服恐懼、堅守崗位。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平時是民,戰時是兵”的錚錚誓言。

截至目前,茜草街道武裝部先後組織民兵1000餘人次,配合做好道路封控、消毒殺菌、秩序維護等工作,為打贏瀘州城區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通聯:國防時報新媒體[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