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戰“疫”當前,農時不誤:日可供應各類蔬菜7000噸,1090萬畝小麥整體好於往年


南陽市戰“疫”當前,農時不誤:日可供應各類蔬菜7000噸,1090萬畝小麥整體好於往年

2月19日下午,南陽市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八場新聞發佈會,南陽市農業農村部門就全力保障農產品穩產保供、畜禽疫情防治、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春耕生產和農業企業復工復產等重點工作,作發佈。


南陽市戰“疫”當前,農時不誤:日可供應各類蔬菜7000噸,1090萬畝小麥整體好於往年

南陽市戰“疫”當前,農時不誤:日可供應各類蔬菜7000噸,1090萬畝小麥整體好於往年

南陽市戰“疫”當前,農時不誤:日可供應各類蔬菜7000噸,1090萬畝小麥整體好於往年

南陽市戰“疫”當前,農時不誤:日可供應各類蔬菜7000噸,1090萬畝小麥整體好於往年

南陽市戰“疫”當前,農時不誤:日可供應各類蔬菜7000噸,1090萬畝小麥整體好於往年

發佈會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武安林主持,發佈人,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宛楠,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玉生,市農業農村局副調研員江新社 ,市農業農村局副調研員王國彬。

南陽市戰“疫”當前,農時不誤:日可供應各類蔬菜7000噸,1090萬畝小麥整體好於往年


保供應,物豐價穩

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式,南陽市農村農業部門積極落實國家、省市確保疫情防控、農業生產“兩不誤”要求,重點突出抓好“菜籃子”生產,確保農產品穩產保供。通過對全市509個蔬菜種植經營主體進行摸底調查統計,組織網上產銷對接,聯合道路運輸部門發放省級B類通行證60個、市內C類證1500餘個,農資、糧油、水果蔬菜、肉蛋等基本物資累計運送15萬噸。

目前南陽市場上菜肉蛋豐富,價格保持穩定。據統計,當前南陽全市蔬菜種植面積達21.7萬噸,日供應量7000噸,可以滿足全市群眾日常所需。此外,南陽積極增加農產品支援外調力度,僅2月6日和7日,該市就向湖北武漢等地馳援蔬菜280噸,目前蔬菜日外調量穩定在100噸左右,主要品種為茄子、黃瓜、辣椒、菠菜、蒜苗等。畜產品總出欄量和外調量也居全省第一,據調查統計,全市存欄生豬480萬頭,蛋雞4500萬隻,肉羊250萬隻,奶牛5萬頭,畜產品總量和外調量均居全省第一。全市已經啟動南陽眾益和西峽發源肉聯場等6家生豬屠宰企業,日可屠宰生豬1000頭左右,可完全滿足市場需求。目前,全市生豬出欄價格36元/公斤左右,豬肉價格在56元-60元/公斤左右,市場供應穩定。

抓生產,科學施策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春耕在即,中原糧倉南陽市多策並舉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產。先後下發《加強春季麥田管理工作的通知》、《關於切實做好小麥條鏽病監測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等,明確了技術路線和技術措施,靠前謀劃,科學指導,積極協調農資供應,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

今年全市小麥種植面積達1090萬畝,立春節氣以來,已集中開展中耕37.1萬畝、追肥43.4萬畝、化除145.2萬畝,目前正全力組織群眾開展春耕備耕,確保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春耕生產有序進行。目前,南陽冬前一、二類苗比例達到87.6%,苗情好於往年。

針對今冬天氣溫暖等因素造成的小麥條鏽病情出現早於往年的情況,南陽市農業農村部門及時開展條鏽病、赤黴病防控、撲殺工作,採取全市1000多名科技人員“千人包千村”開展技術指導的方式,組織群眾開展災害預防和抗災減災。

為切斷疫病源頭,“站好第一道崗”全市農業農村部門狠抓畜禽免疫、檢疫、監測、排查、消毒滅源和防疫監督檢查站等工作。1月下旬以來,全市已組織開展疫病監測854批次,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270批次;全市免疫畜禽271.7萬頭(只),檢疫畜禽267.6萬頭(只、羽),檢疫動物產品1065噸,對養殖場、屠宰場等重點場所消毒面積約146.2萬平方米。同時開展綜合防控。根據免疫程序和免疫監測評價,開展了畜禽的補免補防,並進行了春季集中免疫的謀劃和準備;嚴格了產地檢疫、運輸檢疫、屠宰檢疫,以及對畜禽調運和省境防疫檢查站的檢查監督,加強了養殖場的封閉管理、安全隔離、消毒滅源,依法打擊了逃避檢疫、非法運輸、違規交易加工病死畜禽等。同時推廣了在非洲豬瘟防控上的“五控一隔離”和在屠宰環節上的“兩項制度”等,保證了動物疫病防控的實效。據統計,自1月下旬以來,全市共免疫畜禽 271.7 萬頭只次,檢疫畜禽267.6萬頭只,檢疫畜產品1065噸,檢查畜禽及產品調運車輛 1451臺,查處違法案件5起。

促發展,復工復產

按照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下發的“三有一可”工作機制工作方案要求,市農業農村局高度重視,周密組織,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情況下,有序推進種植養殖企業復工復產,保障農產品有序供給,指導督促企業制定嚴密防控措施,確保防控、生產“兩不誤”。至目前,全市287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中,五大食品行業開工104家,企業開工率達36%,返崗員工比例44%,為打贏疫情防控奠定堅實物質基礎。

通過制定有組織地做好種植養殖業開復工生產措施,保證規模種養業的用工安全、防疫安全、生產安全;通過制定復工開工種植養殖企業職工疫病防控措施,做到防控全覆蓋。

與此同時,做好支持牧原集團發展保障服務。計劃2月下旬籌劃好牧原集團“百場千萬”工程開工儀式,在做好“四清三安全”(即疫情分佈清、基礎情況清、開工手續清、施工方案清、用工安全、施工安全、村民安全)的基礎上,正式啟動一批豬場建設項目,為我市穩定生豬生產,確保居民菜籃子工程供應做出應有的貢獻。

下一步,將重點督促面製品、油脂品等重點農產品生產企業根據當地政府和市場需要,合理確定開工時間;強化調度,加強對生產情況的監控,隨時掌握生產情況及產品調出情況;強化自律,嚴格管控,明確生產經營主體是第一責任人;強化服務,切實把企業復工復產開業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統籌抓好各項工作;要嚴格執行“三有一可”工作機制,精心組織,靠前指揮,指導服務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協調解決好企業復產復工過程中遇到的疫情防控、工人返崗、原料供應、市場銷售等問題。科學指導復工,穩妥有序生產,推進項目建設,加強研判分析,確保企業正常運轉。(文/柏伴雪 楊萌 圖/關政 杜東霖)

初審:周若愚

終審:柏伴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