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家頭部P2P啟動轉型,2家平臺已拿到牌照

9家頭部P2P啟動轉型,2家平臺已拿到牌照

疫情之下,沉寂了一段時間的網貸行業,因為頭部平臺積木盒子啟動轉型,微貸網暫停發標而再次引起關注。回顧過去一年的監管文件發現,網貸行業的發展方向終於蓋棺論定。

2019年1月21日,一份名為《關於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範工作的意見》(簡稱:175號文)流出。“175號文”指出,堅持以機構退出為主要的工作方向,除部分嚴格合規的機構外,其餘機構能退盡退,應關盡關

2019年7月初,新華社報道稱,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聯合召開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座談會指出,“對於少數在資本金和專業管理能力等方面具備條件的機構,允許並鼓勵其申請改製為網絡小額貸款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

同年11月15日,互金風險專項整治辦、網貸風險專項整治辦聯合印發了《關於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轉型為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下簡稱“83號文”)要求,引導部分符合條件的網貸機構轉型為小貸公司,主動處置和化解網貸機構存量業務風險。

探長讀財注意到,監管發佈“175號文”近一年,包括紅嶺創投、團貸網、網信普惠、網利寶、泰然金融、、麥子金服、懶財網、銅板街等數十家頭部P2P平臺相繼退出或被立案。與此同時,已有至少9家平臺已獲將轉型金融科技或網絡小貸,具體情況如下表:

9家頭部P2P啟動轉型,2家平臺已拿到牌照

其中,監管發佈“83號文”之前,美易理財(國美控股旗下)、掌眾財富(原掌眾金服旗下)已停止運營。

2019年4月15日,美易理財發佈公告稱,平臺已於4月4日24點停止服務,自4月5日起,平臺將分批次退款至出借人綁定銀行卡。國美金融雖主動放棄P2P業務,但其很快就拿到了網絡小貸牌照。2019年7月23日,國美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經營範圍新增 “開展網絡小額貸款業務”。工商資料顯示,國美小貸的由國美電器100%控股。

據探長讀財此前報道,國美金融清退P2P業務之後,業務重心轉向消費金融,尤其國美易卡業務發展迅猛。國美易卡資金方協議顯示,國美小貸資金方包括招聯金融、浦發銀行(天津分行)、南京銀行、中融信託、藍海銀行、眾邦銀行、九江銀行。

10月10日,掌眾財富在官方微信公眾號宣佈清退P2P業務,出借債權已於當日全部提前清償。2月11日,掌眾財富發佈公告稱,平臺第三方債轉的方式將出借人本息全部代償至個人存管賬戶,用戶出借餘額已全清零,P2P業務已全部退出。

掌眾財富清退P2P業務之後,其母公司掌眾金服更名Weshare合生。旗下平臺包括閃電借款、閃電分期,以及海外佈局:印尼(DanaRupiah)、越南(Alotien)、菲律賓(PondoPeso)、俄羅斯(SunriseMoney)、印度(Rupeebus)、肯尼亞(PesaFlash)、尼日利亞(KKMoney)、墨西哥(CaptarCash)。

監管發佈“83號文”之後,達飛宣佈啟動向持牌金融機構轉型,51信用卡、微貸網相繼宣佈申請網絡小貸牌照,並計劃轉型消費金融業務。

另外,拍拍貸宣佈更名信也科技,同時轉型金融科技,旗下P2P平臺停止發標,並逐步清退存量業務。在這之後,信也科技(原拍拍貸)官方宣佈,其已完成對海峽銀行的股權投資,持有該行4.99%股份,並與福建海峽銀行在消費金融等多個方面達成戰略合作。

11月6日,達飛宣佈自2019年11月6日起,正式啟動向持牌金融機構轉型的工作,平臺將於11月6日起關閉線上充值通道,並停止債權轉讓功能,出借人資金將全額兌付。

12月9日,51信用卡發佈公告稱,集團正積極爭取申請第83號文所述的互聯網小貸牌照。同時決定對其信貸撮合業務採取更加審慎的策略,具體措施包括:大幅降低撮合信貸的規模,更謹慎及保守地評估客戶違約及逾期風險;加大與金融機構在信貸合作中的科技輸出佔比,以減少集團的信貸風險承擔。

12月17日,美股上市的微貸網發佈公告,正在努力申請網絡小貸牌照,以進一步擴大業務範圍。公告提及,中國監管機構鼓勵P2P平臺轉型網絡小貸,此前發佈的“83號文” 為平臺轉型網絡小貸提供了詳細指導方針。

2月15日,積木盒子在官網發佈公告稱,公司決定即日起開啟戰略轉型,申請轉型為小額貸款公司。同時,平臺將按照83號文的規定,穩步退出網貸業務。2020年1月,華文產業集團完成了與平臺母公司積木拼圖的戰略整合,兩集團整合後將為平臺轉型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積木盒子宣佈清退P2P業務之後,微貸網被爆受疫情影響不再發布新標,按照到期日正常歸還本金,收益部分暫不兌付。

探長讀財注意到,截至發稿前,只有陸金服(中國平安集團旗下)和金投行(杭州金投集團旗下)成功轉型,並分別取得消費金融牌照和網絡小貸牌照。

2019年7月18日下午,路透社發佈獨家報道稱,來自三個直接信源的消息顯示,中國最大的在線財富管理平臺陸金所計劃退出P2P業務。根據報道,陸金所已開始申請消費金融牌照,並打算專注於這一業務。10月24日,中國平安宣佈董事會決議通過,擬合資設立全國性的科技型消費金融公司,目前相關事項尚待履行監管審批程序。

11月27日,銀保監會發布公告稱,同意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市籌建平安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自批覆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籌建工作。財新報道稱,平安消費金融公司的批准和設立,與與陸金所的P2P業務整體轉型有關,平安產險將承接1400億(陸金所+前金所)P2P存量業務。

2019年12月20日,金投行發佈提前集中兌付公告顯示,在各級政府和杭州金融投資集團的大力支持下,金投行現擬用自有資金收購平臺出借人持有的全部債權,提前集中兌付出借人的全額本息,實現出借人的全部良性退出。

1月8日,杭州金投行金融資產服務有限公司名稱變更為杭州金投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同時經營範圍也由由委託資產管理、投資諮詢等變更為發放網絡小額貸款、與貸款業務有關的融資諮詢、財務顧問等中介服務。

金投行官網披露,杭州市金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杭州市政府直屬國有獨資企業,旗下成員包括杭州聯合銀行、杭州市民卡、杭州銀行、蕭山國際機場、新世紀期貨、杭州工商信託等。金投行是杭州市金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不難發現,陸金服、金投行之所以能成功轉型並拿到牌照,不僅在於兩家平臺背景強大,最關鍵的是前者P2P存量業務由平安產險承接,而後者提前集中兌付出借人的全額本息。這也意味著,想要拿到網絡小貸牌照,至少要全額兌付出借人本金。

事實上,除以上平臺之外,開鑫貸、金開貸、廣州e貸等多家平臺早已停止發標,P2P存量業務也已基本完成兌付。這也意味著,待疫情過去之後,2020年將有更多P2P平臺宣佈轉型網絡小貸。

探長讀財認為,表面上看,P2P平臺轉型網絡小貸業務模式似乎發生了變化,但事實上,監管最終讓P2P平臺徹底清退理財業務之後,做了其擅長的消費金融業務。一方面,P2P平臺產品收益高但風險大,但銀行、信託等卻能用極低的成本獲取資金。另一方面,銀行、信託等沒有覆蓋到或沒有服務好的客戶,P2P平臺卻能為其提供高效的信貸服務。

從這個意義上說,P2P轉型網絡小貸,更像是“浴火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