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風雪越大,村書記就更得守在防控一線”

朱林,江蘇省第十二屆、十三屆人大代表,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劉老莊鎮劉老莊村黨總支書記。中國新農村建設先進工作者、全國農業勞動模範、江蘇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突出貢獻、全省脫貧致富獎、全省首屆最美退役軍人,淮安市勞動模範、道德模範。

走近代表委員 | 朱林:“風雪越大,村書記就更得守在防控一線”

2月15日,伴著獵獵寒風、瑟瑟細雨,大雪紛紛揚揚,從下午直到晚上,越下越大。

在革命老區、淮安市淮陰區劉老莊村的疫情防控檢查卡口,江蘇省第十二屆、十三屆人大代表,年逾花甲的村黨總支書記朱林,正在和其他村幹部、黨員和退伍軍人志願者一起,冒著紛飛大雪,對進出的村民認真做好排查登記工作,查問事由、測量體溫、勸返人員、登記過往車輛,並耐心提醒過往群眾雪天路滑、注意安全。


走近代表委員 | 朱林:“風雪越大,村書記就更得守在防控一線”

走近代表委員 | 朱林:“風雪越大,村書記就更得守在防控一線”

一波檢查結束,夜色漸濃,大雪絲毫沒有停止的跡象。同在值守的退伍軍人志願者小李看到老書記年歲已高,便勸朱林先回家裡休息。朱林卻擺擺手說道,“現在疫情防控已進入關鍵期。這個時候,風雪越大,我這個村書記就更得和大家一起,守在防控一線!”

1月26日上午,大年初二,疫情防控形勢愈發嚴峻。朱林召集村“兩委”成員、老黨員開會,第一時間傳達上級有關防控措施要求,研究部署全村的防控措施,要求黨員幹部必須帶頭站出來,宣傳動員、做好防控,守住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劉老莊村是有著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82烈士為了為守護老百姓浴血殺敵,壯烈犧牲。進入新時代,作為全村的帶頭人,朱林帶領村民通過土地流轉、招商引資、發展高效農業,辛苦操勞,終於徹底甩掉了“窮帽子”,過上了幸福好日子,劉老莊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富裕村。

“向疫情抗爭、與病毒較量,雖然我們不是醫生護士、不是解放軍,但守護一個村的安全,就是為國家的全面防控工作出一份力、盡一份責。”

村黨總支就是戰鬥堡壘,黨員幹部就是戰鬥旗幟。1月26人下午,劉老莊村第一時間成立了以黨總支書記朱林同志為組長,“兩委”幹部、老幹部、黨小組為成員的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並抽調黨員、退伍軍人、青壯年,組建了71名防控志願者隊伍。


走近代表委員 | 朱林:“風雪越大,村書記就更得守在防控一線”

面對突發的疫情形勢、緊迫的防控壓力,朱林安排在全村主要道口和“紅色家園”小區主幹道張貼疫情防控標語,在村部大樓頂部安裝宣傳大喇叭,專門安排一輛流動宣傳車,每隔1小時不間斷廣播;每天安排專人對小區內樓梯扶手、村部、活動場所、物管人員車輛設施等消毒二次;教育全村人人懂得防護措施,懂得應對方法,清楚上級黨和政府的部署要求。建立“1+1+10”防控模式,全村每名黨員負責一個小區單元,掛鉤10戶村民,開展防護知識宣傳,對身體健康狀況每日“零報告”,逐人排查有無疫情重點區域接觸情況,督促村民落實好各項防護要求。動員村內所有人員少外出、不聚集。


走近代表委員 | 朱林:“風雪越大,村書記就更得守在防控一線”

生命重於泰山,防控就是責任。朱林要求,特殊時期,必須嚴格落實國家有關網格化防控要求。在進出村的各個道口設立疫情防控卡口,防控志願者24小時輪流值班,外來人員車輛禁止進村。對少量確需進出的本村人員,實行“四個一律”:一律持證進出、一律測量體溫、一律做好防護、一律上報去向。對4人從疫情重點區域回村過春節的情況,實行“5+1”模式,專門由幹部、黨員、醫生、民警、網格員聯合負責一個家庭,進行徹底隔離,每天測量體溫兩次,並負責幫助該戶購買生活用品。目前4人隔離期滿14天,均無異常。


走近代表委員 | 朱林:“風雪越大,村書記就更得守在防控一線”

走近代表委員 | 朱林:“風雪越大,村書記就更得守在防控一線”

疫情防控就是一場與病毒的無聲戰鬥。抗疫期間,已近65歲的朱林,堅持戰鬥在抗“疫”一線,天亮前到小區各單元查看是否防疫措施到位,到隔離人員家中詢問情況,到各卡口進行檢查,哪裡有問題,哪裡有情況,就及時安排處理。

人民群眾信任我,選我當人大代表,讓我做劉老莊的帶頭人。我就是再苦再累,都要把這副擔子挑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