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這些地方“硬核”返崗:開專列、包大巴,還上門接

來源: 廣西頭條NEWS 2020-02-20 09:14:06 我來說說閱讀 次

廣西是中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輸出大省(區),每年僅前往廣東省務工的人口就達逾300萬人,其中包含大批貧困勞動力。受疫情影響,過年後一直不能返崗復工、沒有收入,讓不少農民工壓力倍增、心情焦慮。近日,廣西通過點對點專列、包車等方式有效緩解疫情期間外出務工人員的就業之急。

广西这些地方“硬核”返岗:开专列、包大巴,还上门接

包“動的”返崗!廣西復工專列開往珠三角

2月19日10時40分,廣西首趟定製復工專列D4508/5次列車,從百色站開往廣州南站。百色革命老區共計756名務工人員乘坐該趟專列赴廣東返崗復工。

為避免務工人員乘坐過於集中,該趟定製專列進行重聯開行,增加列車席位,實行分散就坐。定製復工專列到達廣州後,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將派出接駁大巴,接送務工人員至廣東各市企業返崗復工。

广西这些地方“硬核”返岗:开专列、包大巴,还上门接

圖為務工人員登上專列。 蔣雪林 攝

百色市德保縣榮華鄉上河村村民王彩因在深圳一家生產消毒液的企業上班,出於防疫需要,工廠正月初十(2月3日)已復產,工廠人事部門已反覆來電催她返崗復工,由於擔心出行安全等原因,直到19日這趟復工專列開行,王彩因才得以返崗位復工。她說:“開學後,我正在讀大學的兒子就要一筆學雜費,再不能復工,這筆錢都不知道去哪找。”

後續幾天,鐵路部門根據務工人員出行實際,計劃再增開3列“點對點、一站式”定製復工專列,幫助廣西籍務工人員順利抵達珠三角地區,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广西这些地方“硬核”返岗:开专列、包大巴,还上门接

圖為返崗務工人員在工作人員引導下有序進站乘車。 蔣雪林 攝

融安縣57名農民工率先搭上返崗專車

2月18日,柳州市春節過後首批貧困戶農民工坐上了返崗專車。這趟專車在融安縣易地搬遷小區融康社區發車,兩輛大巴載著57名農民工駛向廣東省惠州市某電子加工企業。這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後,廣西首批由市縣聯合組織的粵桂扶貧協作就業專車。

广西这些地方“硬核”返岗:开专列、包大巴,还上门接

圖為融安縣貧困戶坐上農民工返崗專車去廣東惠州務工。 譚凱興 攝

疫情防控期間,融安縣積極收集貧困勞動力就業意願及需求,制定復工復產後勞務輸出就業防控方案,通過與人力資源公司合作,和廣東省各類復工復產企業對接了上萬個就業崗位,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安全措施下,積極對外輸出務工人員。

截止目前,融安縣報名有外出務工意願的群眾達到800餘人,其中80%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預計2月20日後,該縣還將分四到五個批次,輸送後續貧困務工人員。

融水縣也為農民工“包車”返崗

同樣在18日,融水天穹勞務公司也組織多名農民工搭載廣西柳州——廣東惠州農民工返崗專車前往廣東地區務工,這是今年融水縣發出的首趟長途客運班車。

玉林興業跨省護送30名農民工返崗

2月16日上午,中鐵五局南玉高鐵項目平悅隧道出口勞務班組長林君興和他29名福建平潭縣老鄉跨越三省,坐著專門從興業縣出發到福建接他們的三輛大巴車回到了玉林工地。這次迎接30名農民工的旅程來回3200公里,用時4天3夜的路程,跨越了廣西、廣東、福建三個省。

為解決務工人員返崗的難題,玉林興業縣先後派出八輛大巴,帶著口罩和消毒水等物資前往福建、四川、重慶、貴州、湖南、廣東等地,主動上門接回在興業重點企業上班的外地員工。

广西这些地方“硬核”返岗:开专列、包大巴,还上门接

圖為賀州市八步區靈峰鎮G78汕昆高速兩廣交界處的密集車流。 陳展存 攝

網絡線上招聘助農民工就業、返崗

廣西是中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輸出大省(區),每年外出務工人員約700萬人。受疫情影響線下招聘活動難以開展,除了通過包動車、包大巴、上門接等方式幫助農民工返崗,廣西還推出了線上招聘等服務。

廣西人社部門通過與區內外用工企業對接,動態收集各地用工信息,通過微信公眾號、村級社保就業服務平臺及手機短信等精準推送給農民工,組織企業和農民工提前開展線上對接,引導農民工達成就業意向、明確返崗時間後再安全有序出行。

廣西目前共舉辦網絡招聘會111場,累計共有3362家企業參與,提供就業崗位337985個,求職人數43648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