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漳州市已為湖北省輸送蔬菜1730噸

漳州是農業大市,被稱為“福建的烏克蘭”,在農業產業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疫情發生以來,漳州市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優勢,全力保障防控工作大局。積極組織農業龍頭企業、重點農副產品生產基地,源源不斷向湖北地區運送新鮮蔬菜,目前已運送1730噸。

大愛!漳州市已為湖北省輸送蔬菜1730噸

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吳衛紅

同時,漳州市民間力量也紛紛響應黨中央的號召,他們自發為湖北地區捐贈農副產品,目前已達261噸。特別是東山縣企業把59噸的海鮮產品直接送達武漢、宜昌4家醫院,得到當地醫護人員的點贊。

2月19日,在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第八場新聞發佈會上,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吳衛紅介紹了漳州市做好“菜籃子”工作的一系列舉措。

一是備足“菜籃子”。市委市政府專門成立了市場供應保障領導小組,並且制定出臺農副產品市場供應保障9條措施,全市已經開展春播春種糧油蔬菜70萬畝,鼓勵飼料企業復工復產,新增生豬存欄26萬頭、家禽100萬隻。在保障本地市場供應的基礎上,漳州市每日可向外地輸送蔬菜、食用菌2100噸、肉類1000噸、禽蛋100噸。

是暢通“物流線”。實行“三不”措施,也就是:全市農產品線上線下交易不斷檔,綠色通道不梗阻,道路卡口不禁行。目前,全市累計開出“綠色通道”通行證3.3萬張,運輸各類農產品及農資11.8萬噸。

做好菜籃子工作是漳州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一手抓疫情科學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具體工作還有:

一、聯防聯控全覆蓋

為守好“三道防線”、把牢“四道關口”,漳州市突出抓好“車車檢、戶戶過、人人防”三個關鍵環節。一是車車檢。設立57個交通查驗站,24小時開展現場查驗,全面檢查重點疫區到漳車輛和人員,全面落地核實外地返漳人員,確保不漏一車、不漏一人。截至2月18日,全市累計檢查車輛105萬餘輛,檢查人員203萬餘人。二是戶戶過。在充分運用“大數據+網格化”做好人員排查的同時,堅持線上線下結合、逐樓逐層篩查、挨家挨戶過濾,做到全覆蓋、零遺漏,確保情況明、底數清。共入戶摸排152.1萬戶。三是人人防。建立健全“群防群控、人人有責”工作機制,在全市2052個村(居)廣泛動員村居幹部、片警、農村“六大員”、物業管理人員、志願者等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切實把好社區村(居)第一道防線。

二、快診快治防擴散

嚴格落實“四早”“四集中”要求,確保提高收治率、治癒率,降低感染率,努力確保零死亡。一是快診。快速確定並對外公佈16家定點醫院和132家發熱門診,1月20日至2月18日共接診發熱病人29187人次,累計留觀人數383人次。市疾控中心10名檢測人員實行24小時輪班,全天候進行送檢樣本檢測。截至2月18日累計檢測1524例。二是快治。集中全市最好醫療專家和醫療資源,突出中西醫結合,實行“一患一團隊”“一患一方案”科學精準施治。截至目前,共確診20例、疑似1例,已經治癒出院11例。三是快隔離。為快速阻斷傳染源,漳州市第一時間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全力查找密切接觸者和一般接觸者,做到快隔離、真隔離、硬隔離。截至2月18日,共開展流行病學個案調查774例,對385名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醫學觀察,對809名一般接觸者實行居家醫學觀察。

三、復工復產促“六穩”

針對企業復工復產難的問題,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千方百計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努力降低疫情對生產經營影響,穩定經濟運行。截至2月18日,全市規模工業企業已復工1395家,復工率60.6%。

一是成立服務專班。成立6個復工復產工作服務小組,由分管副市長分別擔任組長,在壓緊壓實企業防控主體責任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全產業鏈協調運行力度。是加大政策扶持。出臺促進“六穩”工作18條措施、加快疫情防控物資生產5條措施,用真情實意和真金白銀支持企業。比如,對防控物資企業,只要在2月29日前購置設備安裝到位,並出產符合用途產品,即給予實際新增固投100%補助。三是強化要素保障。重點在融資貸款、減稅降費、穩崗就業、物流運輸等方面予以保障。堅持“一企一策”,因地因時、因業因企精準施策,點對點協調解決具體問題,不斷擴大復工復產面。已協調幫助70多家企業提前開工復產和跨省跨市運輸通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