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震:不能讓脫貧戶因疫情再返貧

他這幾天犯了痛風,走路有點跛,頭髮也有些凌亂。近日,見到內蒙古赤峰市林西縣統部鎮水頭村黨支部書記姜震時,他正在組織召開包括企業在內的聯合黨支部會議。和其他村黨支部書記不同的是,姜震原來是縣委接待辦的副主任,他是在2018年縣裡整頓軟弱渙散村黨支部時,臨危受命下派到村裡,選為村黨支部書記的。

林西縣金源礦業開發有限公司,是坐落在水頭村的一個生產螢石的企業。這座礦山在全村的脫貧攻堅中舉足輕重,村民的土地流轉到礦山後有地租收入,勞動力到礦山幹活還變成了產業工人。這次聯合黨支部會議的主題就一個事,研究礦山何時復工復產。“復工後,外邊的返崗工人給本村的工人傳染上疫病咋辦?要是把他們隔離上14天,礦上的宿舍有限,他們在哪吃住呀?”個別村幹部有些擔心,一時間會場的空氣有些凝重。“咱們現在面臨的是兩個戰役,一個是疫情阻擊戰,一個是脫貧攻堅戰,這兩個戰役一個也不能耽誤!”姜震當場表態,一定要想辦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讓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姜震和企業商議,把全礦的76名外返工人先進行隔離,礦裡隔離的房間不夠用,就把村委會的辦公室騰出來,把村部暫時搬到村頭檢測點的帳篷裡;不需要隔離的工人,先在礦上檢修設備,排查安全隱患,等隔離期一過,馬上全面復工復產。

“現在村裡的脫貧戶在礦上幹活,一個月就能掙4000多元,少幹1個月,就少得1個月的工資,我們不能讓脫貧戶因為疫情再返貧!”姜震認為企業復工復產的前提是,疫情防控不能出一絲一毫的差池。如何科學防控疫情?姜震把村企雙方放到統一防控的一盤棋中,組織村兩委成員、企業負責人、各村民組網格員和黨員,組建了“疫情防控網格戰鬥隊”。網格戰鬥隊下設3個工作部和25個作戰組,戰鬥隊、工作部、作戰組都分級組建了微信群,形成上下貫通的疫情防控快速反應體系。

在村頭檢測卡口搭的帳篷,成了村委會和黨支部臨時辦公地方。家在林西縣城的姜震,讓家在本村的村幹部晚上都回去休息,他一個人在帳篷裡值夜班。他說:“晚上挺冷的,凍得不行的時候就在帳篷裡來回走走,我也不太敢睡,主要怕有情況發生!”

為了方便夜間值守,姜震還冒著風雪,蹬上4米多高的杆子安上了攝像頭,晚上在帳篷裡就能觀察到外面的情況。“姜書記為了咱們村,真是拼了,從初二到現在還沒回去一趟,撇家舍業服務大夥,咱得佩服!”返鄉村民王立志、郭晶晶等在姜震的感召下,加入了村裡的暖心服務隊,如今隊裡的成員發展到了20名。誰家沒菜了,沒鹽了,服務隊會把這些日用品從鎮上代買回來,一戶戶送上門。

2019年,姜震開發了消費扶貧產品“草原風味大煎餅”,並創立了村辦企業——水頭眾鑫食品有限公司。一年下來,企業完成了9萬元的訂單,壯大了村集體收入。眼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企業暫時停產了。在冰冷帳篷裡,他一邊用熱水泡著方便麵,一邊給記者說出新年的新打算。他想借助消費扶貧的政策東風,創新“直播+電商”的模式,把煎餅從原料加工、上料、攤制等環節在網上直播,讓人們在體驗美食文化的同時,使“扶貧煎餅”的品牌深入人心。(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徐永升 實習生 於鳳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