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信託推出“戰疫”新舉措 開啟信託項目遠程盡調

中證網訊(記者 齊金釗)2月19日,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繼2月3日“遠程復工”首日宣佈推出遠程視頻面籤後,平安信託日前在行業內又推出一項創新舉措,率先推出信託項目遠程盡職調查,通過智能科技手段和全面風險管控,大幅提升特殊時期展業的時效性。

據悉,自疫情發生以來,平安信託主動探索“智能化服務對接、線上化運營作業”新模式,為實體企業提供專業的金融服務和及時的資金支持,以實際行動解決企業燃眉之急,為實體經濟注入源頭活水。公司在行業內率先推出信託項目遠程盡職調查,通過智能科技手段和全面風險管控,在確保員工和客戶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大幅提升特殊時期展業的時效性,日前已成功完成了8個項目的遠程盡調,累計總規模97億元。

平安信託風控部總經理張豔如表示,正常流程下,平安信託要求對客戶和融資項目、抵質押物等進行現場盡調,通過對客戶的面對面訪談,以及實地考察項目和抵押物,對盡調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進行核實,以全面識別潛在風險。疫情發生後,公司內部充分評估、優化特殊時期風險管控手段,推出遠程盡職調查方式,旨在充分利用各類互聯網查詢工具與遠程溝通工具,深化、夯實非現場盡調內容,最大限度替代現場盡調;同時,盡調內容、質量仍應符合公司盡職調查管理辦法及相關業務盡調要求。

平安信託風控部評審總經理唐慧瓊介紹,平安信託通過下發《新冠疫情期間盡職調查工作指引》,明確了疫情期間各類業務可免除現場盡調的內容及相應非現場盡調方法與途徑。同時,為避免非現場盡調可能帶來的風險,平安信託對所有抵押物,均要求交易對手於抵押物現場與公司盡調人員視頻連線,通過視頻對抵押物現狀及周邊環境進行核實。同時,通過微信視頻方式與交易對手進行遠程訪談,並通過公開信息等核實訪談對象身份。

值得關注的是,針對長期合作及高信用交易對手,平安信託表示,本著合作互信基礎,公司原則上可免除現場盡調和訪談。如客戶近期發生重大風險事件及負面輿情等,平安信託評估認為有必要進行訪談了解重要信息的,將通過微信視頻或語音、電話等方式進行非現場訪談。

據介紹,疫情發生以來,平安信託通過智能科技的運用,推出遠程盡調、遠程面籤、在線評審決策、資金資產在線撮合等一系列創新舉措,覆蓋了項目階段、資金資產撮合階段、產品階段,在有效管控風險的前提下,率先在業內實現了業務運營的全線上化、信託計劃的“雲發行”。截至2月17日,遠程面籤模式累計簽約項目8個,涉及22家簽約方,金額約79億,通過遠程面籤實現累計發放貸款22億;在資本市場業務方面,通過交易系統模式的轉變,支持用戶外網登陸進行交易,累計交易金額超475億元;在非資本市場業務方面,累計新增立項申請117個,累計發起立項規模超1218億,累計放款規模超20億元。

平安信託副總經理戴巍表示,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全力保障實體企業的金融服務需求,是金融機構的職責所在;遠程盡調、遠程面籤是考慮疫情的實際情況而推出的創新舉措,在確保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及時滿足實體企業融資需求。未來,平安信託將在平安集團“金融+科技”戰略指引下,進一步加大智能科技在風控領域的利用,建設國內信託業最優的智能化風控管理平臺,為實體企業提供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金融支持與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