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總和8歲學生一起上廁所,保潔員發現後,忍不住爆出“祕密”

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在很多孩子心中老師都是自己最尊敬的人。除了思想和知識上的引領外,對年齡較小的學生來說老師的照顧還會讓他們在校園的生活變得更順利。


老師總和8歲學生一起上廁所,保潔員發現後,忍不住爆出“秘密”

在看了一篇報道後,我被裡面那位男老師對學生的行為感動了。裡面的小男孩亮亮今年8歲了,正上一年級。

由於先天就患有脊柱裂這項疾病,所以亮亮存在著不能完全自行控制便溺的問題,需要藉助紙尿褲來維持每天的生活。基本每到下課亮亮就需要經常到廁所去換下便溺後弄髒的紙尿褲。

小麥老師是亮亮班上的男體育老師,23歲的他是學校裡的新老師。


老師總和8歲學生一起上廁所,保潔員發現後,忍不住爆出“秘密”

開學初亮亮的班主任就將亮亮的情況和小麥老師說了。一次下課,小麥老師在走廊裡碰到了亮亮,亮亮向他求助希望他能幫自己換下尿不溼。小麥老師並沒有拒絕,直接帶亮亮去廁所裡更換了紙尿褲。

後來小麥老師與亮亮達成了默契,每當亮亮去找小麥老師時只需要一個眼神小麥老師就會默契地帶亮亮去換紙尿褲。有時,小麥老師還需要幫小麥清理身上沾染的排洩物,換上換洗的褲子。

為了不被其他人看見,小麥老師特意帶亮亮去體育館的廁所去處理。


老師總和8歲學生一起上廁所,保潔員發現後,忍不住爆出“秘密”

某天,保潔員發現了小麥老師經常和亮亮一起上廁所的原因後被感動了,忍不住和校長爆出了這個“秘密”,他希望小麥老師的善良行為被更多人知道。

其實,許多幼兒園老師也像小麥老師一樣,照顧和呵護著班上的孩童。當他們在生活上有需要被照料的地方時,他們會不辭辛勞地進行幫助。


老師總和8歲學生一起上廁所,保潔員發現後,忍不住爆出“秘密”

那麼,怎麼才能當好幼兒園老師並更好地完成自身的職責呢?

1. 用心照顧孩子們在園內的生活起居

幼兒園內的孩子普遍年齡很小,他們生活方面都需要幼師的幫助。因此老師們更需要在生活上都關心他們,並及時發現他們遇到的問題。

比如,有的孩子可能不會繫鞋帶,老師們可耐心地教他們繫鞋帶的方法,如果孩子因年齡小還是難以學會的話,老師可主動幫助小朋友把鞋帶繫上。


老師總和8歲學生一起上廁所,保潔員發現後,忍不住爆出“秘密”

2. 拉近和孩子的距離,讓孩子在集體內有歸屬感

在剛上幼兒園時,許多小朋友有不適應的情況。他們會覺得幼兒園的環境較為陌生,從而出現哭鬧和不能融入的問題。

這時就需要教師主動去親近他們,讓他們有更多溫暖和親近的感覺。這樣他們對幼兒園的抗拒感會減少許多。


老師總和8歲學生一起上廁所,保潔員發現後,忍不住爆出“秘密”

並且對於參與集體遊戲不積極的小朋友,老師可來到他們身旁,帶著他們一起參與到遊戲中,慢慢地他們會感受到集體遊戲的樂趣,從而在遊戲中有更積極的表現。

3. 做一個有愛心的老師

愛心對做好老師來說至關重要。尤其是面對小朋友時,更是需要老師拿出更多的愛心。如果一個老師缺少耐心,他則會以不耐煩的態度對待幼兒。

而當一個老師具有愛心時,他自然會更關注孩子的需求和心理,會更主動地去幫助和愛護孩子。這樣,幼兒們在園內會過得更順利,並且在心中得到更多溫暖和力量。


老師總和8歲學生一起上廁所,保潔員發現後,忍不住爆出“秘密”

4.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更多瞭解教育知識

對自己教育能力的提高也是幼兒教師應做到的。只有有了更好的教育能力,更多的教育知識,教師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並處理相應問題。

各位看官,你們覺得什麼樣的幼兒教師是比較負責的呢?要做好幼兒教師有哪些要素呢?歡迎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