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無私照 吟家有諍臣——韓中清《詩詞背後的故事》序言

庚子年關,荊楚疫患,華夏驚天。時至元廿,防疫猶酣。“一餐野味連生死,萬戶孤燈罩古今”之狀,雖抑其勢,仍枕戈待旦,馬不卸鞍。驟然間,中華崛起浪遏飛船。時艱也,患不漏醫,人不漏檢。村鎮亦然,縣市亦然,亡羊補牢,舉國亦然。“數地封城切患路,一綱挈網貫京村”之態,秩序井然。

日月無私照 吟家有諍臣——韓中清《詩詞背後的故事》序言


是日,快遞呼喚,一柬韓中清《詩詞背後的故事》清樣,自青縣疾飛百里,遞送河間,殷殷囑予為序。人雖未曾謀面,而切盼之情意綿綿,沉甸甸。何以哉?蓋謂天緣!韓中清,《滄州晚報》原記者,現為人民日報《民生週刊》外聯主任,人民日報市場報網絡版《時訊中國》編輯部副主任。年逾花甲,文稿齊肩;文壇載譽,洋洋大觀。天下記者何止萬千?以新聞報道乃至通訊見長者屢見不鮮,而兼具詩詞格律者,鳳毛麟角也。蓋“文非一體,鮮能備善”焉。韓中清《詩詞背後的故事》,故事為本,詩詞為眼,七章分述,字逾數萬。小令長調,絕律盈篇。或鄙俗抒憤為民請願,或謳歌時代鞭撻貪官,一團清氣,開卷撲面。記者使命,不廢不偏。通覽本卷,其亮點非唯文才,而在“詩眼”,尤貴“文膽”。詩吟八句,有骨成嶽;文敘千行,無眼為殘。為民請命,他曾豪吟:“宦海朝朝入醉鄉,身邊百姓苦奔忙。諸君酒宴停三日,可買千車救命糧”。他仗義執言:一劍削平千家怨,兩篇告倒半朝官。他戲詠《無題》:“吾詩譏馬亦譏牛,權貴難封李杜喉。手提肝膽對天問,口誦詩詞漫地遊”。他關注民生:“兩篇告倒半朝官,縱酒高歌黎庶歡。獅舞街頭伸正氣,龍騰巷尾吐金丹。魏徵直諫唐皇喜,學子忠言酷吏寒。貶謫回鄉人未倒,騷壇迎我上詩壇”。《出售“人情果”,苦了種果人》《出售“人情磚”,苦了制磚人》)。嗟乎!為民爭利,不懼飛蛾投火!抨擊時弊,敢闖蛛網刀山!這等諍臣文膽,豈是媚柳腰桿?豈是一日之寒?耶!果農之患猶盼“啄木”,民風之患何嘗不把啄木鳥期盼?何嘗不盼陣陣罡風吹徹青天!

日月無私照 吟家有諍臣——韓中清《詩詞背後的故事》序言


予觀夫,本詩,不僅是本卷的“文眼”,更是中清先生於記壇、於文壇、於平生立身之桂冠!讀《出師表》不落淚謂之不忠,讀中清之執言詩不落淚安有情乎?中清兄弟,壯哉!能不與呼?安不與呼!——山川走馬一鴻儒,敢替黎民鼓與呼。三寸丹心千丈膽,兩箱剪報半房書。松無媚骨真君子,士有蓮功大丈夫。渤海流觴星對句,滄州驕子赫江湖。

如果說“文膽”是本集首要亮點的話,那麼,“詩根”,則是其第二特點。中清先生,“莊稼歲月,文字生涯”。熬過了沉浮宦海的嚴冬,終於迎來了錐入囊中,其久必露的春天。終於熬過了伯樂——“相馬須弛千里路,辨才尤待五年期”的考驗。中清應招《滄州晚報》記者,重續文緣、縱馬文壇。先後受到吟壇大家劉桂茂、白煥宗、金子衡、孫軼青、晨崧等前輩的殷殷點化。偉岸豪放的鐵漢,欣然俯身格律詩詞的羊腸曲徑,亦步亦趨,驚驚戰戰;談今啃古、汲露奉川,漸漸醍醐灌頂,走出“廬山”。悟到了“書是天下英雄業,忍是人間富貴根”的真諦,領略了朵朵白雲悠悠釋禪。

白煥宗先生曾贈詩曰:“身事陶朱業,心存雅士風。抽閒頌古句,託管寫豪情。歌頌賢良者,抨擊醜陋行。一腔愛國意,跳躍語言中”。中華詩詞學會原常務副會長晨崧老詠詩贈曰:“詩林逸興唱中清,萬里雲濤大漠風。更待吟壇潮湧日,神州處處競文明”。尤為幸者,中華詩詞學會原會長孫軼青老對中清亦有書贈,一斑窺豹,其“詩根”,深而堅矣!

“義重”,是本集第三個特質亮點。“多年記者夢成真,重上文壇倍精神。伯樂鍾情莊稼漢,尋回下野墨池人”。這首《謝恩公劉桂茂》絕句,豪邁中捧出了感恩肝膽。“騷壇怒起卷洪波,翰墨千池化淚河。金老英靈感天地,詩神十萬斬閻羅”。一首《悼念金紫衡老師》,詩人傾訴了恩師如父、忠孝如山的情感,再現了“讀《陳情表》不落淚謂之不孝”的古論俠肝!

“筆勤”,是本《故事》第四亮點。數十年來,中清採訪,稿件頗豐。請看:“《兩報》新聞招手停,隨車採訪筆勤耕。初冬夜半呼機叫,跳下溫床又出征”。又,“眨眼自聞聲,時鐘到五更。一詩網絡上,兩目血絲盈。字字言民意,行行敘友情。吟哦方作罷,雞唱報黎明”。這首《夜作》,不僅是新聞工作者的縮影,更是其責任感和搶奪新聞性、時效性的“催征馬鞭”!故,記者詩詞,既沒條件“為求一字穩,耐得半宵寒”;也沒閒情秀繡腿花拳,更不恥渲洩無病呻吟的、無聊的幽幽怨怨。君不見,天下詩集如丘如山,誰曾把《詩詞背後的故事》刊於封面?學問,欲揚其長,先抑其短。箇中趣味,何須贅言?

本卷,定位“故事”。何其慧眼!大智慧也,信焉!回味,乃人之常情。回味精彩並輯之以卷,則需璞中有玉、筆下湧泉。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朝臣百姓,人生百年不外乎少年立德、青年立業、中年立功、老年立言。斯程斯理,古今皆然。中國文壇,不乏事後諸葛亮,不乏馬謖,卻鮮有馬踏長坂坡的趙子龍!故,“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故,百業謀生,無為則暗,有為則紅。而自身特長能作飯碗者,實乃畢生大幸!山重水複,柳暗花明。中清有幸,千迴百轉,終身與特長為伴,此番恩佑,誰堪?誰堪!社會花絮如長江波瀾,終須有為之士以浩然文膽融鑄燦爛的“文眼、詩眼”。大江東去,車輪向前。文學,尤貴人民性、藝術性;尤貴推動歷史的時代感!詩乃石中玉,詞為沙裡金。豪若傲雪松柏,婉如空谷幽蘭,精到句式錯落,深可覺世明禪。悠悠然風流九派,氣象萬千。記者,長於敘述,慣於“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唯恐不實,唯恐不全。此新聞之長也。而於詩詞,則恰是其短。故,中清詩詞於百尺竿頭,猶有空間。而假以時日,假以角色轉換,大成,不遠。《詩詞背後的故事》,於作者是立身之作。於記壇,是花中牡丹;於文學樣式,於中國文壇,則是領域與思路的拓寬!蓋其淵源,血管流出的是血,山澗流出的是泉。

中清先生花甲晉五,辛丑雙六。謹奉一闋《水調歌頭·中國五零後》,為本集賀!為詩人記者賀!我輩五零後,風雨六十年。千山萬水曾越,家國兩爭先。血濺安邦亮劍,人瘦興農除患,談笑凱歌還。烽火易霜鬢,一念向紅船。人解甲,車到站,樂更弦。遊南訪北,吟山讀海賦江天。活化雷鋒氣場,牢守延安底線,生踐《老三篇》!對飲聽潮訊,夢共月兒圓!謹以此序與中清先生共勉!與五零後共勉!與天下英才共勉!

二零二零年二月十八日、庚子正月二十五。

日月無私照 吟家有諍臣——韓中清《詩詞背後的故事》序言


韓春見簡介:

韓春見,生於1955年2月,河北省河間市人。韓愈公四十一世孫。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文化科技促進委員會顧問、中國書畫家聯誼會副主任、中華當代文學學會副會長、《詩詞世界》特邀編審、中國書家聯誼會藝術交流部副主任;《中國書畫家報》特邀評論員、數屆全國詩詞大賽評委副主任、頒獎人。中華詩詞學會、世界詩人俱樂部資深會員、“中國改革開放詩詞終身成就獎”得主;中國著名詩人、評論家、重大社會活動主持人。已著《汲露奉川》(已收藏於國家圖書館)《雁履詩心》《金書玉律》(已收藏於中國現代文學館)、《韓春見詩詞歌賦序論集》詩集四部。入刊入典、與著名藝術家詩書畫印合璧;央視直播、媒體報道、社會名流、國家領導人收藏作品若干。其《圓夢園賦》《滄海印社賦》《雲嶺書畫賦》《緬頌之魂——周總理百廿祭》名馳海外,聲赫文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