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後餘生,希望你不要輕易說“隨便”

往後餘生,希望你不要輕易說“隨便”

小花、大晨和苗苗是從初中就在一起,今年是三個人認識的第十個春秋。大晨就和兩個人商量,趁三個人十一黃金週都有空,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來紀念三個人相識十週年。

三個人商量好了一起旅行的目的地海南,卻在住宿的問題上碰到了難題,大晨和兩個人商量說住民宿,環境好還可以接觸到很多有趣的驢友,小花覺得應該住連鎖酒店,這樣安全係數會比民宿高一些且比較正規,問及苗苗的意見時,苗苗說都可以。

後來經過一週的商討,大晨和小花決定去住連鎖酒店,因為苗苗突然說覺得住青旅也挺好的。最後少數服從多數去住了連鎖酒店,三個人商討具體的行程計劃,安排好每天要去的景點。

在問及要不要去遊樂園的時候,大晨覺得有些幼稚不太想去遊樂園,小花想去遊樂園因為三個人沒有一起去過,而苗苗的回答一直都是都行,卻在即將拍板的時候準備去遊樂園的時候,提出自己更想去另一個網紅景點打卡拍照的意見。

大晨覺得好不容易放假了,可以坐火車出發,看看沿途的風景不說還經濟實惠。小花覺得可以坐飛機去,省下旅途中的時間可以在海南多走走。苗苗說隨便,因為苗苗的這句“隨便”,導致三個人機票和火車票都沒買上。

因為到了搶票的前一天,苗苗還是定不下來乘坐哪種交通工具出行,就這樣三個人磕磕碰碰的商量了一個月的旅行計劃,最後在究竟要怎樣去海南的問題上,讓三人的計劃全都泡了湯。


往後餘生,希望你不要輕易說“隨便”

為什麼總會有人說“隨便”?

1、是真的對什麼都沒有意見

二瓜是一個大大咧咧的男生,每次宿舍聚餐問他有沒有什麼意見,二瓜都說隨便,去了聚餐的地方也沒有什麼挑剔。讓點菜也是用隨便回答,吃飯的時候也不見挑食,或者提出什麼意見。

像二瓜這樣的人,不是拿隨便敷衍別人,也不是用隨便委屈自己,而是真的覺得懶得思考,而且也是真的吃什麼都可以。

2、總說“隨便”,是因為心思不在這上面

大紅和我抱怨自己的男友,大紅做飯很好吃,那天大紅問男友中午想吃什麼,男友心不在焉的回答“隨便”,大紅說自己是做菜好吃,但是隨便這個菜是真的很難做。

後來大紅才知道,男友那天喜歡的球隊比賽輸了球,根本就沒把心思放在大紅說的問題上,一句順嘴說出來的“隨便”,不過是因為心思不在所給出的敷衍。

大紅的男朋友只是一時的心思不屬,所以才敷衍的大紅。但在生活中,有多少人是因為心思真的不在聊天的內容上,所以才給出敷衍的答案。

3、怕承擔因為自己提出意見帶來的後果

小周和朋友在北京打拼,一次兩人的高中同學路過北京,幾年未見的同學來了自己的地界,總要請吃頓飯表示一下。

小周問朋友一起吃什麼,朋友說隨便,這可難壞了小周,“隨便”二字一出口,這頓飯的難度瞬間就達到了五顆星。最後選擇去吃了老北京的烤鴨,同學吃的很盡興。後來才知道,朋友是怕自己按照自己的意見萬一招待不好同學落下埋怨。

小周朋友的“隨便”,就是一種典型的不想做出頭的椽子,怕承擔因為按照自己提出意見去做之後所帶來的不好的結果。


往後餘生,希望你不要輕易說“隨便”

如何解決這些讓人不舒服的“隨便”

1、明確表達出自己的意願

和朋友商量吃飯或者聚餐的時候,明確的表達出自己的意願,比如問及吃什麼的時候,自己最近正好上火不舒服,可以明確地表達自己不想吃火鍋等麻辣相關的食物。

2、讓多選題變成二選一

聚會等等問題選擇不要提供太多,除了一就是二會讓簡單的吃什麼,玩什麼得到最好的解決。讓選擇簡單明確,而是換成有選擇的問題。

吃什麼?


熱鬧有氣氛的火鍋?還是眾口能調的家常炒菜?


玩什麼?


是棋牌遊戲還是手遊都可以。

其實,隨便二字不一定是隨和,也不是真的沒有想法。都2020年了,希望你能勇敢的做自己,說出自己的選擇,這樣才能和人更好的溝通,沒有什麼問題是溝通解決不了的。

吃什麼和玩什麼都不重要,目的是和朋友一起才重要,但是不要讓簡單的“隨便”敗了興趣,讓自己和朋友更好的相處,多提供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