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筋小麥高產栽培技術,這個方法說到了農民心上,值得一看

強筋小麥的品質是保證小麥籽粒蛋白質含量、溼麵筋含量、容重、出粉率的關鍵。根據小麥品質生態區劃,河南省北緯33°50′以北的地區均可種植強筋麥,但以黃河以北及豫西地區為佳,強筋小麥的主要品質指標由北向南逐漸降低。本文從品種選擇、生育期肥力管理、適量灌水、適期適量播種、適時適量用藥等方面總結了強筋小麥的高產栽培技術。

強筋小麥高產栽培技術,這個方法說到了農民心上,值得一看

1、選擇適宜的品種

選用通過國家或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抗逆、抗病、抗倒伏、穩產、高產的小麥品種。目前,在豫中南種植面積較大的強筋小麥品種有鄭麥7698、鄭麥366、鄭麥101、豐德存麥1號、懷川916、西農979等。

強筋小麥高產栽培技術,這個方法說到了農民心上,值得一看

2、前期肥力管理

與普通小麥一樣,強筋小麥栽培要求增施有機肥料,進行玉米秸稈還田。主要作用在於培肥地力,改善耕層理化特性。強筋小麥要耕層為25~30 cm,同時要用齒耙精細耙地。如果是旋耕打碎坷垃,必須再用釘齒耙耙幾遍,要壓實表土,達到耕層深厚、土塊細碎、地面平整、上虛下實,利於播種,以保證苗全苗勻,幼苗健壯。

強筋小麥高產栽培技術,這個方法說到了農民心上,值得一看

3 中後期肥力管理

由於各地生態條件、小麥品種、產量水平的不同,氮、磷、鉀對產量和品質的作用以及適宜用量、施用技術等亦有所差別。強筋小麥生長後期施用化肥應當掌握以下3點。

3.1 合理配方施肥

任何營養元素的缺失都會影響小麥產量和品質,其中,氮素對產量和品質的影響最大。儘管磷、鉀與強筋麥品質的關係有不同的研究結果,但基本結論是,在土壤速效磷、速效鉀含量達到中上等水平(P2O5 20 mg/kg、K2O 100 mg/kg)時,再施用過量磷、鉀肥對面筋含量、麵糰品質都未顯示有正效應。一般P2O5用量75~90 kg/hm2、K2O 用量75 kg/hm2即可。隨著施氮量增加,強筋麥的產量水平和籽粒蛋白質含量,溼麵筋、麵糰穩定時間等質量指標均有所提高,在速效氮含量中等水平麥田,適宜施氮量為225~300 kg/hm2。在高氮水平麥田,以氮∶磷=3∶1為宜,中等氮水平麥田,以氮∶磷=2∶1為宜。

強筋小麥高產栽培技術,這個方法說到了農民心上,值得一看

3.2 強化中後期追氮

大多數研究證明,小麥拔節至孕穗期追氮肥對產量和品質有良好效果。全生育期總氮量的分配應當是底氮30%、拔節期50%、孕穗期20%,即3∶5∶2,前輕中重後補充。也可以採用底氮50%,拔節後期追氮50%,孕穗期不施,即5∶5∶0。在基礎肥力水平較低的麥田,可以施用底氮60%~70%,拔節追氮30%~40%。在乾旱嚴重年份,抽穗至灌溉初期,結合澆灌漿水可追施適量氮肥,

也可以葉面噴氮(尿素1.5%溶液),增加後期補氮。

強筋小麥高產栽培技術,這個方法說到了農民心上,值得一看

3.3 增施硫肥和其他微量元素

據報道,土壤硫酸根含量與小麥籽粒蛋白質含量呈顯著相關。缺硫小麥的麵粉中二硫鍵減少,麵筋品質變劣,麵包製品品質變差。小麥體內硫和氮代謝有密切關係,氮能促進小麥對硫的吸收。

有研究表明,施純硫67.5~90 kg/hm2,強筋小麥(高優503)增產6.8%~8.2%,溼麵筋增加3.4個百分點,麵糰穩定時間增加1 min。一般認為,土壤有效硫含量低於10 mg/kg時,小麥有可能缺硫。強筋小麥適宜施硫量為67.5 kg/hm2,其他微量元素缺乏也會影響強筋小麥品質,應根據土壤化驗結果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

強筋小麥高產栽培技術,這個方法說到了農民心上,值得一看

4、適當控制灌水,強調水氮配合

大量研究表明,在半乾早灌區,不同灌水對小麥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存在一定差異。適時灌水可以大幅度提高產量。但灌水次數增多,對強筋小麥的加工品質有負面影響,適當的水分脅迫有利於提高強筋小麥品質。同時,灌水必須結合追施氮肥,水氮配合才能促使產量與品質的同步提高。

在河南省中北部地區,正常年份,在充足底墒基礎上,強筋小麥在拔節期灌1 次水並追施氮肥即可達到較高產量和優良品質,實現產量與品質同步增長。如果中後期乾旱嚴重,可於拔節期與揚花期—灌漿初期澆2 次水並追施氮肥。揚花期只灌水不追氮肥,可提高產量,但主要品質指標明顯下降。

強筋小麥高產栽培技術,這個方法說到了農民心上,值得一看

5、適期適量播種,適當控制冬前群體

要根據品種特性和當年的氣候條件適期播種,一般在正常氣候條件下,豫中南地區半冬性品種在10月8—15日播種為宜,弱春性品種在10月15—20日播種為宜。根據近幾年的生產實踐,在精細整地、足墒播種的前提下,半冬性品種基本苗150萬~180萬/hm2,摺合播量75~90 kg/hm2。弱春性品種基本苗195萬~225萬/hm2,摺合播量97.5~112.5 kg/hm2。具體到每塊地,要根據種子的千粒質量、發芽率、整地和墒情等綜合確定播量。冬前群體不要過大,以利於春季追肥澆水,減少化控措施。

強筋小麥高產栽培技術,這個方法說到了農民心上,值得一看

6、適時適量用藥,控制病蟲為害

小麥病蟲害不僅降低籽粒產量,而且嚴重影響小麥品質。紋枯病為害的小麥,籽粒蛋白質含量和麵包烘烤品質明顯下降。白粉病發病率與麵粉蛋白質含量呈負相關,尤其是蚜蟲為害的小麥,籽粒蛋白質含量、溼麵筋含量、麵糰穩定時間都顯著降低。因此,強筋小麥必須從土壤處理、包衣種子到生育中後期及時防治病蟲害,環環扣緊。

對於強筋小麥防治病蟲的用藥種類、用藥時間、用藥次數等技術,初步研究認為,在小麥揚花期噴灑1 次三唑酮、多菌靈、禾果利、施特靈等藥物,對小麥產量、千粒質量、麵糰特性都有較好的作用。如果噴灑藥物3次,對面團特性有一定的不良影響。同時,噴藥時間不宜過晚,應當在揚花初期開始噴藥,混合噴施,同時防治幾種病蟲害,但對灌漿後的蚜蟲要及時防治,不能造成為害。

強筋小麥高產栽培技術,這個方法說到了農民心上,值得一看

綜上訴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