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美國又想掐我們國產大飛機的脖子?

​執筆/斬馬刀


當前中國上下正忙著抗疫時,美國卻試圖趁火打劫。


多家美國媒體16日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的話稱,華盛頓考慮阻止通用電氣公司向中國出口用於C919國產客機的LEAP-1C航空發動機,理由是擔心該發動機的技術被中國“逆向仿製”。


這一幕無疑讓中國民眾覺得異常熟悉——美國屢次對中興、華為發起的制裁,就是直接在核心技術領域“卡脖子”,進而打壓中國相關產業升級。


關鍵問題是,這次華盛頓的如意算盤會得逞嗎?

1

根據美國媒體的說法,“禁止通用電氣向中國出口航空發動機”是13日在白宮的一次內部會議中提出的。


通用電氣和其他美國航空企業多年來都被允許向中國出口用於飛機的各類系統,美國政府自2014年以來允許由美國通用電氣與法國賽峰集團合資的CFM國際公司向中國出口飛機發動機,最近一次許可頒發是在2019年3月。


這次,美國又想掐我們國產大飛機的脖子?


原本是否發放該許可一直由美國商務部審議,但現在突然間變成了需要美國政府高層共同決定的大事。


消息人士透露,美國政府官員預計將在20日舉行跨部門會議,商討是否拒絕對CFM國際公司發放針對中國的出口許可。


美國政府內部人員擔心CFM的發動機被中國人“逆向仿製”,從而使中國成為全球飛機發動機市場上的有力競爭者,損害美國企業的利益。


《華爾街日報》稱,通用電氣對此提出反對並表示,發動機的先進製造技術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被模仿的,而且CFM向中國出口發動機已經持續多年,如果真有所謂“逆向仿製”,那應該早就已經開始了。


一位熟悉C919研製進展的業內人士告訴刀哥,單從對國產大飛機研製進度的影響而言,美國選擇在航空發動機領域“卡脖子”的確非常精準。


因為研製一架新型民航客機,在確認其載客人數、續航里程等基本性能指標後,首先就需要確認選擇哪款航空發動機。


這次,美國又想掐我們國產大飛機的脖子?


發動機的推力、尺寸等關鍵技術參數,直接影響到客機的後續總體設計。如果研製中途臨時更換髮動機,不但之前的試飛項目得報廢,而且飛機本身還得重新修改,研製進度將大大推遲。


當然了,更換髮動機後不改飛機設計的偷懶做法也不是沒有,但它們都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


在此方面最新出爐的負面典型,就是事故頻發的美國波音737MAX客機。


當初為了與空客A320NEO和中國商飛C919爭搶市場,匆忙上馬的波音737MAX選擇了同款高性能大直徑發動機(通用電氣的LEAP-1B)。


737系列客機原本是久經考驗的成熟機型,波音方面希望737MAX儘量不修改機體以節省成本和取證時間,但幾十年前定型的737機體設計早已過時,起落架高度過低,機翼下的空間裝不下新型發動機。


最終波音強行修改新發動機以適應老機體的做法,導致737MAX患上了容易失速的毛病,為後來震驚世界的兩起慘禍埋下誘因。

2

發動機對於客機研製既然如此重要,那麼C919選擇LEAP-1C發動機從一開始就是錯誤嗎?


業內人士告訴刀哥,如果從全球民航產業發展的視角看,C919選擇LEAP-1C發動機既有無奈的成分,也是一種必然。


客機在本質上仍是一種商品,必須屈服於市場的要求。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民航產業已經非常成熟,航空公司對成本尤其計較,一款客機只要在油耗等經濟性指標上略為落後,就有可能會被擠出市場。


這次,美國又想掐我們國產大飛機的脖子?


在強調動力性能和自主可控的軍用航空發動機領域,美英法俄中等多國各有所長,還可以“群雄逐鹿”。


相比之下,“唯經濟論”的全球新一代民用航空發動機幾乎沒有選擇的餘地——CFM推出的LEAP-1系列發動機幾乎壟斷了市場。


全球新一代幹線客機中,波音737MAX與中國C919分別選擇LEAP-1B和LEAP-1C作為唯一動力,超過一半的空客A320NEO也在使用LEAP-1A。


有人問,不是還有一半的空客A320NEO在選擇其他發動機嗎?沒錯,它們使用的是普惠PW1100G-JM發動機,這更是一家純正美國公司的產品。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不少人還擔心,C919的研製生產採用“主製造商-供應商”模式,由16家跨國公司與中方組建的16家合資企業成為客機機載系統供應商,覆蓋航電、飛控、電源、燃油和起落架等多個重要子系統。


這16家跨國公司中就包括霍尼韋爾、通用電氣、派克宇航、聯合技術公司等多家美國航空巨頭。


可以想象,未來若它們也受到美國政府的要求而被迫中斷與C919的合作, C919的研製將遭遇更多阻礙。


如果將眼光下放到更細的零件供應鏈,似乎還可以發現更可怕的事情——例如C919採用的高強度螺栓等緊固件,大部分也都是進口貨,主要供應商同樣也包括美國公司!

3

從發動機到航電系統再到不起眼的緊固件,C919當真免不了被美國卡脖子麼?


答案當然是,不。


航空問題專家王亞男表示,如果美國當真拒絕向中國出售該發動機,中國大飛機的發展進程將會放緩,但不會因此停滯。


中國會尋求代替品,比如英國、法國以及俄羅斯都有相應的技術儲備,同時加速國產民用發動機的研製。


更重要的是,中國已經是當前最有活力的航空市場,美國這道禁令無法徹底斷絕中國大飛機之路,反而讓美國企業丟掉中國市場,可謂“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這次,美國又想掐我們國產大飛機的脖子?


業內人士表示,在當前波音公司陷入重重危機後,依附於航空產業鏈上的諸多美國企業都對C919順利投產充滿期望。


以通用電氣為例,2018年航空部門對通用電氣營業利潤貢獻佔比超過60%,波音737MAX停飛停產後,該公司2019年已經減少約14億美元的現金流。


如果再因美國政府的禁令而丟掉中國市場,不但通用電氣為C919準備的LEAP-1C發動機研發費用、擴充的生產線都將打水漂,原本觸手可及的大訂單也泡了湯。


這也難怪該公司17日在發給《環球時報》記者的回應中特別強調,“目前我們正積極與美國政府溝通,以獲取C919發動機的出口許可證”。


看得出來,通用電氣的求生欲很強。


業內人士強調說,仔細查看C919的供應商清單可以發現,其中美國企業扮演的角色的確很重要,但並非絕對不可替代。


在航電、飛控等關鍵子系統,中國已有相應的技術積累。


中國衛星所屬子公司“鈦金科技”研製的鈦合金緊固件也大量用於C919上。


之前更多是考慮滿足適航要求的成熟貨架產品有助於減少C919的研製風險,保證如期交付和取得適航證,但如果C919當真遭遇美國卡脖子,依靠這些備份方案,即使研製進度推遲,但國產大飛機的藍天之旅不會停滯。


王亞男認為,如果美國這樣做,那麼這種行事邏輯就變成——不管這種做法對美國有利沒利,只要對中國沒利就斷然採納。


這樣做會給中國造成不小的麻煩,但如果以為封鎖就能斷送中國研製大飛機的決心,那麼就有點天真了。


封鎖只會讓美國技術企業遠離中國市場,中國自主發展關鍵技術的決心越大,進步越快,這種遠離給美國造成的戰略損失就越大。


因為還有一種可能:要是美國沒參加,中國更火了,咋辦???


刀哥想起來了,當初美國不讓中國參與國際空間站,結果眼看中國的空間站在2022年建成後,將成為全球唯一在軌的空間站……


這塊砸了自己腳的石頭,華盛頓還要搬起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