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控疫情抓生產 打贏“戰疫”戰貧攻堅戰

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農戶田間管理不放鬆,將疫情對農民增收的影響降到最低,使農民不因疫致貧、因疫返貧,鄧州市堅持“防疫春耕兩手抓”,及時深入實地查看,適時指導田間管理。

今年,鄧州全市的冬小麥和油菜種植面積達到200多萬畝,初春正是對這些作物的弱苗管理、小麥紋枯病、油菜菌核病以及蚜蟲等病蟲害防治關鍵期,一旦因疫情放鬆管理,將嚴重影響夏糧、油的產量和質量。近段時間墒情比較好,氣溫回升,小麥、油菜長勢很好,同時,這些病蟲害也正在慢慢出現,必須提醒廣大農戶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不要放鬆田間管理,做好防護措施及時到田間進行管理適治。 “子瑜同志,今天組織中心技術人員查看部分鄉鎮的冬作物春管情況,咱們鎮的油菜種植面積較大,特別是部分晚油菜的弱苗現象比較嚴重,現在儘管疫情期,但我們在做好防護的同時,要加強田間管理。幾個群裡已經發了適治方法,你儘快通知下去,別誤了農時。”2月17日,鄧州市農技中心技術人員在張村鎮的晚油菜田間,發現弱苗現象,農技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推廣研究員冀洪策電話交代該鎮農業中心負責同志。當前小麥田管理主要工作一是進行化學除草,化學除草需根據田間雜草類型,選擇對路農藥,按說明書準確使用。同時,對小麥、油菜的弱苗管理,適合追施配方肥和噴施含硼微肥,能很好地促進春苗生長。今春,該市的春耕地面積有20多萬畝,春辣椒、西紅柿、春紅薯以及菸葉、玉米,高粱等,春季備播刻不容緩,要求廣大農戶,防疫情不忘春播,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基礎上,及時趁墒情好耕整土地,整理苗床,做好種子消毒、配方施肥、催芽、播種等管理工作,確保適期適齡移栽。“孫站長,我打算種100畝的春辣椒,但是品種太多,又因土質不同,真不知選哪個品種合適,還有苗床的下種量與溫度要求,請您指導一下。”2月13日,在小楊營鎮的堂河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村民郭某見到技術指導組到來,前來詢問。


鄧州:控疫情抓生產 打贏“戰疫”戰貧攻堅戰


“現在的‘新一代三櫻椒’豐產抗逆性強,通過這兩年椒農的種植,從產量到管理,普遍反映很好。苗床的下種量控制在每平方米50克,浸種的水以60度左右的溫水為宜,有24到48小時就可以下床蓋膜了。”農技中心農作站站長、高級農藝師孫立黎耐心的進行了指導。“特殊時期,我們將利用信息化手段為農戶提供科學精準的農業技術服務,確保疫情防控期間農戶田間管理不放鬆,菜糧品質不降,產量不減,群眾穩定增產增效,我們有信心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技術人員李符說。據瞭解,該市現有從事蔬菜種植農業專業合作社20多個,在田蔬菜2萬多畝,主要有苔菜、蘿蔔、芹菜、上海青、白菜等品種,能持續有效的保障全市人民的菜籃子供給,為全市的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春季氣溫提升,正是這些蔬菜根腐病的高發期,搞好防治,保證產量尤為關鍵。2月7日,農技中心農情調查組來到龍堰鄉北店村的眾哈哈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對該合作社種植的蔬菜,一塊一塊的詳細查看,發現不同程度的根腐病發生。“抓緊時間,不能再耽誤了,一旦大面積爆發,將嚴重影響產量和質量,更重要影響疫情防控階段為廣大市民,特別是隔離戶的蔬菜供應。”冀洪策對合作社負責同志段海霞說,“咱們在農技指導員群裡已發佈瞭如何早預防的方法,抓緊告知合作社成員,對照配方科學施治,以達到優質高產增效的目的。”

在技術推廣上,該市農技中心及時把技術、信息傳達給廣大農戶,建立了“鄧州農業群”“農業技術指導員群”“百站包萬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群”等微信群,這些群都與各鄉鎮的農業中心、大部分村、社區負責人相聯繫,新的信息和技術,第一時間通過群傳達到廣大農戶。農戶有疑問、要求,也通過群及時得到農技中心的解答釋惑,這種措施在今年防疫期間發揮了更好的作用。

“我們合作社有50戶農戶,平時的新技術、新品種,以及自己在種植上的困惑、想法,都通過群得到了解決,方便得很。”段海霞說。至目前,該市組織專家組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實地查看農情,進行及時指導,已達 60餘人次,遍及24個鄉鎮,同時,通過網絡平臺對農戶生產管理進行及時指導,有效解決了春季農田管理問題,達到“防疫春管兩不誤”。(鄧州市扶貧辦鄧波 李中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