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各經濟主管部門圍繞“六穩”出臺系列舉措

新疆日報訊 當前,新疆各經濟主管部門在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的同時,圍繞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出臺系列舉措,加強經濟運行調度,安全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提升重點醫療防控物資供應,努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


新疆各經濟主管部門圍繞“六穩”出臺系列舉措

  宏觀調控有力度

  自治區財政廳出臺系列舉措,不斷完善保障政策,確保群眾不因擔心費用問題而不敢就診,確保各地不因資金問題而影響醫療救治和疫情防控。明確了確診患者醫療救治費用,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按規定支付後,個人負擔部分全部由財政兜底;對參加防治工作的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發放臨時性工作補助;將國家衛健委關於新冠肺炎治療方案覆蓋的藥品和醫療服務項目全部臨時性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統一按醫保甲類支付;將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冠肺炎的醫護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認定為工傷,按工傷保險政策支付待遇。

  中國人民銀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已專門安排50億元再貸款、20億元再貼現額度,全力支持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實現實體經濟特別是疫情防控相關領域企業融資成本有所下降。明確各金融機構全力為疫情防控應急物資生產及採購、生活必需品供應和企業恢復生產等方面提供資金、服務保障。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特別是民營、小微企業加大支持力度。2020年1月23日至2月16日,已有20家銀行機構對165家企業累計授信102.26億元,累計發放貸款46.86億元。

  為保障農業生產等重點領域金融服務延續性,中國人民銀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還根據各地防疫和春耕備耕需求,增加了對阿克蘇地區、哈密市等6個地州市的再貸款再貼現資金額度18億元,確保防疫生產兩不誤。

  市場保障行動

  為幫助企業解決生產困難,經過溝通協調,截至2月16日,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已幫助5家企業解決其反映的運輸人員不足、原料及銷售運輸受阻等問題。為保障疫情防控應急物資生產企業加快生產,在工信廳的幫助下,新疆天山毛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口罩廠建設進展順利,口罩生產配套設備及部分原料已到位,計劃2月底投產。截至2月16日,全疆220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不含兵團)已復工復產881家。

  截至2月15日,新疆登記在冊口罩防護服生產企業3家,已累計生產一次性醫用口罩(非滅菌)153萬隻,日均產量9萬隻,生產醫用簡易隔離服(非滅菌)5.9萬件,日均產量0.3萬件。

  疫情防控期間,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加大價格監督力度,嚴肅查處趁機漲價、囤積居奇、哄抬價格、散佈虛假信息等違法行為,並聯合有關單位制定了“哄抬價格違法行為”處罰依據。依託12315投訴舉報平臺,對消費者和中小企業維權申訴及時受理、快速處理。

  對涉及疫情防控醫療用品和群眾生活物資供給等重點企業,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供全過程指導服務,以信用建設助推企業生產經營。還加大了對重點生活必需品的檢查、抽查力度,嚴厲打擊生產銷售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違法行為,保障重點生活必需品的質量安全。

  服務企業有溫度

  自治區稅務局立足稅務部門職責,全面梳理、研究實施有利於疫情防控的稅費優惠政策,助力幫扶中小企業,促進穩崗就業,優化營商環境。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本數)或季度銷售額3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同時減按50%徵收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耕地佔用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稅率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對企業吸納重點群體人員就業的,自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當月起,在3年內按照實際招用人數每人每年定額7800元依次扣減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業所得稅。

  自治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召開監管企業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要求國資國企要進一步有針對性加強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做好恢復生產保障供應工作。加強形勢研判,聚焦疫情帶來的衝擊和影響,分析評估第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做好應對各種困難問題的充分準備,正在建設的重點項目要確保不停工,已停工的要有序開工。國資委機關充分發揮國資委領導聯繫重點企業制度作用,督促企業開足馬力生產,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問題,全力以赴保持企業生產經營穩定運行。

  (記者陳薔薇、米日古力 · 納斯爾、王永飛、馬伊寧、任華、石鑫採寫)


新疆各經濟主管部門圍繞“六穩”出臺系列舉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