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不放鬆農業生產不耽誤 遂寧下好春播“先手棋”

疫情防控不放鬆農業生產不耽誤 遂寧下好春播“先手棋”

連日來,射洪市美青化工有限公司將生產的3萬噸化肥運往川渝各地。

疫情防控不放鬆 農業生產不耽誤

遂寧:下好春播“先手棋”

“雨水”節氣已至,下田種地不能歇。

2月17日,蓬溪縣紅江鎮步營村,成片的玉米地裡,一條條一尺寬的塑料薄膜整齊地覆蓋在田壟上,薄膜下是綠油油的秧苗。霞光綠園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郭長兵說,這批菜玉米是上個月種下去的,現在長勢良好,計劃6月初銷往北京、西安等地。

就在幾天前,省委書記彭清華蒞遂調研農村地區疫情防控時指出,一年之計在於春,切實抓好春耕生產對於實現全年豐產豐收意義重大。農時不等人,要在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的同時,及時推進春季農業生產和生豬恢復生產,因地制宜調整種養業結構,確保穩產保供和農民持續增收。

不忘省委書記囑託,我市把抓好春管備耕,確保糧食安全和蔬菜等農產品穩產保供作為當前農業農村工作的頭等大事,狠抓小春作物田間管理和大春備耕,向全年糧食和農業豐收發力。

人勤春來早 農資充足農民備耕忙

“大家播種時把口罩戴嚴實囉,注意保持距離。”在一片新翻整出來的地裡,郭長兵一邊指揮村民播種,一邊提醒大家防控疫情。自臘月初十頭一批菜玉米播種後,合作社先後組織村民播種了三四次,目前種植面積已達200多畝。“栽種還在繼續,總體規模在300畝左右。”郭長兵說。

因為北方群眾有吃嫩玉米的習慣,老郭的產品壓根不愁銷路,來自北京、西安等地的訂單早早握在他手中,只等6月上市。

昨天才向村裡交了購買明細,今天種子就到手了。”2月16日,蓬溪縣鳴鳳鎮,新一批農資運抵天門村,村支部組織黨員突擊隊充當“配送員”,按照村民採購清單將農資逐戶配送上門。

不只是蓬溪,全市其他各地均發放“綠色通行證”,採取每個鄉鎮特許少量門店經營或“點對點”送貨到村、到基地,動員農資經營企業提前備足貨源。

與此同時,我市加大農資市場監管力度,積極協調農資儲備和調運。目前已備水稻種117.2萬公斤、玉米種234.5萬公斤,肥料已備20.4萬噸,農藥已備280.4噸,農膜已備1113.3噸。

田間防病蟲 小春生產“成色”足

2月17日,市農業農村局植保站站長謝英俊剛下鄉回來,就忙著整理全市當前小春病蟲防控工作情況。

截至目前,全市小春病蟲發生62.3萬畝、同比增長39.7%,防治67.6萬畝次、同比增長31.2%。農情調度顯示,今年全市小春糧食播種面積99.1萬畝,在這個關鍵時期,小春病蟲防控是抓好小春生產的關鍵。

“全市小麥條鏽病處於發病中心至全田發病階段,油菜菌核病已由下部葉片發展到中上部葉片,均需開展大面積普遍防治。”謝英俊介紹,早在春節前夕,我市立足“防好鏽病再過年”,組織開展春前防治,通過廣播電視宣傳,發動農戶下田帶藥偵查,發現一點防治一點,2月又發文通知各地加強春管春耕工作。

在船山區保升鎮劉板橋村,益民農世植保專業合作社出動3架無人機,開展小麥條鏽病統防統治。我市在發動農戶自防的同時,對連片種植且病蟲發生重的區域,利用相關項目購買病蟲防治服務,動用機動噴霧器120臺套,開展小麥條鏽病和油菜菌核病專業化統防3.4萬畝次。

目前,全市小麥一、二類苗面積82萬畝,在田蔬菜面積15.4萬畝,蔬菜上市量充足。

多措齊發力 護好“米袋子”“菜籃子”

“這臺旋耕機沒得問題,平時注意保養。”2月18日,射洪市大榆鎮古井口村,大橋農事服務超市負責人文正清拿著工具檢修農機設備,一旦訂單過來,就讓“鐵牛”開足馬力下田幹活。

我市各地對各類農用機具陸續進行維修、調試,水利工程蓄水3.12億方,保障春耕用水和機械作業。組織農機具維修小分隊11個,出動技術人員430人次,檢修提灌站1200餘座,改造提灌站12座,檢修農機具5000餘臺,讓農機具以最佳性能、最好狀態投入春耕生產。

永河現代農業園區內,四川菌綠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已於2月10日復工,82名工人順利上崗,企業日產海鮮菇10噸。船山區出臺《關於農業生產基地(主體)復工復產工作的意見》,簡化申請審查批准工作流程,確保符合條件的復工復產申請批准在2個工作日內完成;實行復工復產企業每日“零報告”制度,指導企業開展務工人員全程排查管控,建立用工、體溫監測臺賬,規範開展全覆蓋消殺滅,優化生產流程和作業分區,避免人員密集扎堆作業。

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也被提上行動日程。我市將於2月下旬開展2020年第一季度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風險監測)抽樣工作,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守護好“米袋子”“菜籃子”。指導農產品生產基地和企業規範運用食用農產品合格證,保證食用農產品“帶證出行”。 全媒體記者 侯躍/文 劉昌松/圖

新聞及時評

“雨水”已至,農時不等人。當前,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經進入了最吃勁的關鍵時期。防疫不能鬆勁,春耕同樣不能耽誤。

做好春耕備耕不僅直接關係百姓的“米袋子”“菜籃子”和農民收入,更關係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穩定農業生產,對於發揮好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作用至關重要。

搶農時,促生產。當前,各地要及時把農資產品送到農民手頭,把技術指導送到田間地頭,有力有序推進春耕生產各項工作,確保全年糧食和農業生產開好頭、起好步。要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作用,引導農民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有序下田、分時下地、分散幹活,避免人員集聚。任何人不得以防疫為由阻攔農民正常的農事活動。要密切關注重大天氣變化,大力開展病蟲害統防統治和聯防聯控。

下好先手棋,掌握主動權,只有切實抓好春耕生產各項工作,才能為全年糧食和農業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吳莉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