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為民解難 :變的是疫情 不變的是服務

疫情發生以來,咸寧市各級各部門、廣大黨員幹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無論疫情如何變化,服務群眾的宗旨始終不變,注重用部門工作力度提升民生溫度。

444名滯留外省咸寧老鄉順利回家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很多咸寧老鄉滯留外地,無法回家。根據指揮部統一安排,我市開通愛心專線,幫助滯留在外的咸寧市民順利回家。

2月8日下午,市指揮部發布《省外咸寧人回鄉公告》,通過網上報名、工作人員甄別身份信息後,市指揮部在做好省際通行協調的同時,派出車輛趕赴高鐵岳陽東站接回首批25名符合條件的滯留在外的咸寧市民。

咸寧為民解難 :變的是疫情 不變的是服務


2月13日,市指揮部安排8臺車輛趕赴岳陽,將248名符合條件的咸寧市民接回。當晚,一家五口人得以平安歸家,李女士對工作人員連聲道謝。1月20日,李女士一家人到深圳親戚家過年,一直被困未歸。直到2月9日看到咸寧媒體平臺發佈的接老鄉回家新聞後,她馬上按要求填寫網上報名,並於次日接到確認信息電話。“那時候我還不敢相信是真的,我們全家終於可以回家了,最讓我們沒想到的是這是一趟免費接我們回家的專車,特別感謝黨委政府牽掛著我們,一定按要求做好隔離,早日能為咸寧防疫多出一份力。”

據悉,愛心專線開通以來,咸寧共分4批次接回滯留外省咸寧老鄉444名。

24萬羽雞苗運輸難 部門開闢綠色通道解難題

受疫情影響,咸寧市部分養殖企業出現雞苗運輸難等問題,得知這一情況,市農業農村部門迅速向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請示報告,請求開闢綠色通道,為養殖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咸寧為民解難 :變的是疫情 不變的是服務


咸寧市賀勝溫氏禽畜有限公司年出欄肉雞1500萬羽左右,我市與溫氏集團合作養殖戶在325家(目前在養203家),主要分佈在鹹安和通山等地。為保障畜禽產品日後有效持續供給,公司產出的雛苗需發放給我市合作農戶飼養。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運送雛苗的車輛無法進入通山,雛苗更到不了農戶手中。“如果這些雞苗不能及時送到農戶手中,這些雞苗將被被直接撲殺掩埋,不僅會給企業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而且等到四五月公司沒有肉雞上市,將會直接影響市民的菜籃子供應”,公司總經理侯海松告訴記者。

2月7日,市農業農村局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刻向市指揮部請示,請求開通咸寧市賀勝溫氏禽畜有限公司雛苗運輸點對點綠色通道,成功為企業申請到兩張車輛通行證。侯海松說,目前公司已分三批順利向通山52戶養殖戶運送雞苗55000羽。兩個月內,公司還將分多次陸續向通山合作養殖戶運送雞苗24萬羽。

崇陽全城為貧困戶緊急尋購“稀有藥”

貧困戶徐亞光老家在崇陽縣港口鄉大東港村,其愛人是一個抑鬱症患者,每天需要服用委託親戚代購的進口的藥物才能穩住病情。平時,徐亞光在縣城工業園一家工廠打工,今年春節期間,全家在白霓鎮金龍山一處住所過年,只准備了半個月的藥片。但始料不及的是,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發展,全縣所有村組小區一律實行封閉式管理,並實行了嚴格的臨時交通管控,快遞公司停止了運營。

“藥片只剩下3天的量了。人出不去,藥進不來,該怎麼辦?”徐亞光一連幾日憂心忡忡。他清晰地記得醫生的叮囑:藥一天都不能斷,斷了就會加重病情。看著所剩無幾的藥,徐亞光一時慌了神,就在他最無助的時候,他想到了自已的聯繫扶貧單位——崇陽縣移動公司,撥通了扶貧幹部徐峰的電話。

咸寧為民解難 :變的是疫情 不變的是服務


作為移動公司的包保貧困戶,崇陽移動黨支部掌握情況後,不敢耽誤,馬上動員公司黨員幹部尋找解決辦法的渠道。支部委員徐峰同志尋找了6家藥店才打聽到一家藥店出售一種療效相當的中外合資片劑。徐峰當即趕往該處藥店登記了自已的身份證、手機號碼等資料和證明後,自掏腰包購買了幾盒。第二天一大早,徐峰把2盒抗抑鬱症片劑送到了貧困戶徐亞光手中。徐亞光這才鬆了口氣,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

40名“外鄉人”在通城感受到特別的愛

“到這裡18天了,生活得很好,住得很好,你看,鋪的蓋的都是新的,服務人員很熱情”。2月17日,安徽劉如山老人高興地告訴記者。劉如山老人今年已過七旬,安徽蚌埠人,有一手舞獅的好手藝,春節前夕他約搭檔同齡老人張公為及其他老鄉一行15人,一路遠行來到通城,走村串巷舞獅拜年,賺取薪酬。

咸寧為民解難 :變的是疫情 不變的是服務


誰知湖北新冠肺炎疫情日趨嚴峻,管控接連升級,大小旅店將他們拒之門外,無奈一行人只能露宿街頭挨餓受凍。通城縣防控指揮部得知這一情況以後,迅速採取應急措施,迅速設立“外鄉人”救助站,為散落在街頭,無家可歸人員提供免費食宿。

救助站站長萬國勝說:救助站可同時容納70多人,站裡將不同時間批次的人員分住到不同樓層進行隔離觀察,防止被救助者相互感染。工作人員每天為站內人員送兩次口罩,量兩次體溫,送兩次開水。

咸寧為民解難 :變的是疫情 不變的是服務


為了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滿足救助人員的生活需求,通城縣民政局抽調了10多名工作人員前來服務,還為救助站配備了廚師、保潔和消毒人員等。併為每個房間配備了空調、電視、洗漱用品和其他生活日用品。對高血壓、腸胃、鼻炎不好的特別人員購買了相應的藥品。

在疫情期間,救助站為了給被救助人員提供貼心的服務,站長萬國勝和同事們取消了春節休假,從大年三十起,他們就堅守在救助站。截止目前,救助站已接受來自安徽、河南、湖南及湖北荊州等地的無家可歸人員40人。

記者手記:助力滯留外省咸寧老鄉順利回家,幫助養殖企業解決雞苗運輸難題,全城為貧困戶緊急尋購“稀有藥”,為滯留“外鄉人”設立臨時救助服務站…...這些看起來稀疏平常的“小事”,對老百姓來講,確是他們所思、所想、所盼的民生“大事”。一個黨員、一個幹部、一個政黨,必須永遠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時刻把老百姓的冷暖掛在心頭,切切實實為人民辦事,為老百姓排憂解難。無論何時何地,時代如何發展,情況如何變化,我們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不變,無條件地、具體地、徹底地服務而不是喊口號不變。


(記者 羅世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