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製造業復工普遍早於全國 佛山規上工業企業復工近4000家

珠三角製造業復工普遍早於全國 佛山規上工業企業復工近4000家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張智 北京報道

2月14日,當很多人還在感慨“情人節經濟停擺”的時候,廣東首趟中歐班列已經滿載著載通信設備、電路板等“珠三角製造”產品,從東莞開出,駛向俄羅斯。

事實上,珠三角密集的工廠內,機械轟鳴聲響起的比別處更早。早在2月10日,珠三角的大部分企業就已經開始開工了。來自廣州開發區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10日,廣州開發區已復工企業1224家,復工人員總數11.7萬餘人,10日當天便有719家企業復工;截至2月14日,佛山已累計復工工業和商貿流通領域企業1.2萬家,累計復工人數62.6萬人,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3940家。

“目前東莞大部分的企業應該都已經恢復基本生產。”易事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易事特”)一位負責人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為了保證企業儘快復工復產,廣東政策頻出。2月6日,廣東印發《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若干政策措施》,被稱為“復工復產20條”;2月16日的相關會議上,精準施策、全力支持和推動企業復工復產被確定為廣東省各級政府當前的重要行動目標。

不過,對企業來說,距離全面復工還有些距離。

日立電梯(中國)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目前企業只是部分復工,非必要崗位和一線人員的,比如管理人員,大多仍是遠程辦公,如果工作積壓,可以自願復工。目前全面復工日期仍待定。

口罩是復工硬通貨

按照廣東當地慣例,擂鼓舞獅、派“開門利是”迎接員工返崗,是多數工廠企業節後開工的必備節目。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當下,這些活動都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嚴密的防控手段。

在易事特廠區進門處的閘機外,帶著口罩的門衛拿著體溫槍測量每個進出廠區的人員體溫。

“體溫不合格、沒戴口罩的,均不能進入廠區。”上述易事特負責人表示。

為了最大限度保證員工安全,廠區內,無論是生產車間還是辦公室、食堂、宿舍,都經過全面消毒,同時,上下班、就餐均實行錯峰制度,儘可能將員工拉開距離。此外,讓已經安全度過隔離期的廠內員工儘可能少接觸外界人員,也是防患未然的舉措之一。

事實上,在珠三角,這樣的防護已經成為常態。

17日,江門廣悅電化有限公司董事長容少沃介紹,為順利復產,公司實行分類上崗,並對生產流程進行再改造,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

“開工的企業都是做好了充分的復工準備的,包括自行購入紅外線體溫測量儀、口罩等醫療防護用品,做好員工健康跟蹤等。”上述易事特負責人說。

事實上,口罩供應已經成為企業能否正常開工的重要條件之一。

據瞭解,為了順利開工,企業均在籌措大量防護用品,但用量需要多少,庫存能支持多久,都得看具體復工復產後員工人數而定。

這也成了企業復工復產的制約因素之一。為此,廣東在“復工復產20條”明確提到,要指派專人指導企業完成復工復產準備工作,一企一策幫助協調解決職工返崗,特別是專業技術人員返崗、以及口罩等防控物資購置等現實問題。

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也先後出臺“暖企八條”,搭建應急物資生產供應與需求採購對接平臺,保障復工企業優先採購急需的口罩、測溫儀等防疫物資,全力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區內企業可通過“疫情物資申購”申報需求,相關部門調度供應。

“物資短缺情況下,不一定能滿足全部企業需求,但會盡力滿足,同時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復工生產口罩等保障物資。”廣州市黃埔區復工復產工作組副組長谷林表示。

“當前的疫情形勢仍然是複雜嚴峻的,我們不能鬆懈。就當前面臨的壓力來講,我們只能說做好相應的準備和防控措施落實。” 上述易事特負責人表示。

政策護航

事實上,珠三角已經是全國開工最早的地區之一,同時,也是相關政策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2月6日,廣東印發“復產復工20條”,隨後,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肇慶、茂名、河源等城市也隨即出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政策,從減稅費、穩信貸、免租金、穩隊伍等多方面,全力保障有關企業復工復產。

到2月10日,珠三角各地符合復工復產條件的製造業企業已經陸續進入運營狀態。

“企業員工社保允許疫情解除後3月內補辦補繳,少裁員企業將被返還失業保險費,生產配送防疫物資企業新招員工每人最高1000元補貼。”2月14日,惠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出臺落實若干措施,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位於珠三角西岸的江門,降租、減稅、貼息等支持企業的措施也在快速落地。日前,當地就對租賃公房管理單位轄管的經營用房(商鋪)、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實行租金減免,2月免收,3月、4月減半,還對2、3、4月租約期滿的商鋪,順延三個月的租期。

據統計,截至16日,珠三角已有8市市政府發佈了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政策措施。其中,佛山、珠海率先發布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政策,隨後,廣州、深圳、東莞又相繼出臺撐企政策,接著,中山、江門發佈措施支持復工復產,肇慶也發佈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政策意見。

除了市級層面,珠三角各地市的區、縣也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比如,深圳各區均出臺各種扶持和紓困舉措幫助企業渡難關,羅湖區發放5億元專項資金扶持企業,福田區對單個企業給予的支持最高達200萬元;再比如,東莞虎門鎮推出十條助企撐企措施,多方多渠道籌措1.5億元幫助企業發展。

“只要能開工,企業就能活下來,加上政策扶持,相信很多企業都能抵抗風險,慢慢走回正軌。”上述易事特的負責人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